到清中期道光年间,地方官员意识到蟠龙集将面临黄河的威胁,便召集百姓在蟠龙集河段的上游,修筑了两条呈南北走向的人工拦河大坝,西面的一坝与东面的二坝相距约六里,大坝南北长三百五十丈,宽三十三丈。
载入中...
蟠龙集是安徽省砀山县黄河岸边的一个历史文化古镇,距离砀山县城东北约三十公里。现在的蟠龙集是1851年后人们在原址重建的,现在已于砀山葛集镇高寨行政村连为一体。蟠龙湖就坐落在现高寨村南,被人们誉为镶嵌在黄河故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既光彩夺目又鲜为人知。这波光粼粼的蟠龙湖位于皖苏边境砀山和丰县交界处,距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约六十公里。为清咸丰元年黄河决口时,漩涡暗流冲刷坝底而形成,是黄河与清咸丰五年(1855)改道后为砀、丰两县人民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该湖东西长约十二华里,南北宽约五里,与丰县的大沙河相连,东北与山东微山湖遥遥相望,水域面积近五万亩,虽历经大旱而不枯。目前,湖面大部分养鱼和种植莲藕,与众不同的是,其莲荷多开红花。盛夏时节,湖面碧波荡漾,荷花映日,莲叶接天,渔舟唱晚,是人们观光旅游、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现在的砀山县高寨行政村东,有一历史重镇蟠龙集,那时的蟠龙集规模很大,传说有三十二座衙门八十一道街。这里长年车水马龙,商贾云集,昼夜灯火辉煌,生意兴隆。素有“南有金陵城,北有蟠龙集”之说。据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有次计划走陆路,朝廷拨大量专款,准备在蟠龙集修建一座豪华行宫。当时大量的精石料已经运抵蟠龙集,准备破土动工时,正赶上黄河决口,砀山境内饥民遍野,匪患猖獗,加上地方官吏贪污银两,朝廷所拨专款被挥霍一空,修造行宫的计划只得泡汤。后来,当地百姓便将大量石料趁黑夜偷偷拉走建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