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难得满庭芳--厉公良玉金石人生的夕阳剪影_北京时间

世上难得满庭芳--厉公良玉金石人生的夕阳剪影

厉良玉先生是清末的一位重要的金石学家和篆刻大师。厉良玉先生因为数代家传的书画珍品和集聚自己毕生心血的金石篆刻作品在战乱中被抢掠殆尽,锥心刺骨,悲愤至极,于1940年春季的一天,突发脑溢血,在上海法租界内的茂名南路寓所溘然长逝,享年七十六岁。

世上难得满庭芳--厉公良玉金石人生的夕阳剪影

厉良玉先生肖像

文/史诗云

厉良玉先生是清末的一位重要的金石学家和篆刻大师。据《广印人传》、《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美术》杂志等载,厉良玉先生是清代文豪厉鹗的后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被业界誉为"融合皖浙两派的大师级人物"。他性耿直和易,风度潇洒,追摹秦、汉,兼擅南北两派,章法匀正,刀法峭拔,尤喜刻楷书长跋,所作百寿图享誉海内外。

据《浙江书画名家录》等载,厉良玉先生生平所拓印存甚富,作品流传颇多,但却因遭逢战乱,大多散佚海外,在国内仅有零星孤品偶见于拍卖会上,令大众难于一睹那些凝聚了其厚重涵养和精妙技艺的大量优秀金石作品。或许正是因为其低调的治学态度和遭遇战争离丧的特殊境遇,导致除正史记载以外,厉良玉先生其人其事,有不少鲜为人知的部分。

良辰美景浑如梦,

玉碎徒留鬓满霜。

金阙荒凉空余恨,

石殷碧血渡扶桑。

留燕青青箭道桑,

贻书脉脉古香堂。

后园曲径听松回,

世上难得满庭芳。

厉良玉先生曾孙、文化学者厉振羽的这两首藏头七绝,也算是概括了先生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晚年的不幸遭遇。在此提笔略表厉良玉先生晚年的轶闻旧事,也可令有缘人得以重温历史,由此一窥他含英咀华的金石人生。

满庭芳菲

据载,厉良玉出身于杭州厉家,其家族一直沿袭着严格正统的辈字传统,清代立有"得申自齐良,家声振景阳"十个字辈。其中"景阳"二字,一说是厉氏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封郡名;"申"字,一说是舒伸之意,即要求子孙自我约束,谨慎处世。厉良玉先生即是"良"字辈,字韫山,别署樊榭后人(厉鹗号樊榭)。自清代至今,杭州厉家一直作为樊榭后人,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在保存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厉良玉的祖父厉自治(即梅生公)是杭州厉家文化的重要奠基者,对厉良玉有着很深的影响。梅生公因在雨中走上箭道附近当年中河上的上仓桥跌伤而逝,享年九十六岁。据载,梅生公平生收藏书画十分丰富,其中不仅有历代状元书写的对联和文幅,还有明代画家仇英的山水作品等珍品。厉良玉每年春夏之交,都要率家人晾晒家中所藏的这些书画文物。

世代书香的学问浸淫和善本珍藏的品味陶养,令厉良玉年纪轻轻即已先成为了一名浩博渊雅的鉴赏家。也正是因为家庭文化熏陶的影响,这个家族才得以家门兴盛,人才辈出:厉绥之、厉尔康、厉麟似、施承志……这些中国近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均是厉良玉先生的后人。更为难得的是,在厉良玉先生有生之年,他的四个儿子便已如春日桃李,芳菲满庭。他的长子厉家福(字绥之),是中国第一代西医,曾为慈禧诊病,名噪一时;次子厉尔康(字佛磬),为抗日爱国将领,官至民国军事参议院院长,授中将衔;三子厉家祯(字瀛程)是民国警政教育家,浙江省高等警监学校创始人;四子厉家祥(字麟似)是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和外交家,抗日名士。

厉良玉先生晚年,他的长子必每日定省,次子则定期将他接至青岛疗养,顺便治疗其高血压,在外为官的三子和四子一有余暇,也必回杭尽孝,共叙天伦之乐。父慈子孝,人生乐事,莫过于此。

箭道桑园

在厉良玉这一代,经三代人购置废地,陆续营建,位于杭州横箭道巷(今已不存,惟余原址侧面的直箭道巷是其遗迹)的厉家老宅,已颇具规模。老宅分内园,庭园与外园。面积较广的外园,大门正对横箭道巷,西眺可望及吴山中段的紫阳山一带。园中植有巨桑数十本,因此也被称为桑园,中有花地,东部是可供家人自给自足的菜地,最东端是竹园,地近古萧王庙外墙。厉良玉及其夫人的房间分别安置在内庭敬修堂的左右两厢房内,中间是全家人相聚用餐的大堂,上悬镌有"存义堂"三字的大匾。堂后是一个被称为"祖宗堂"的后厅,内奉有以樊榭公厉鹗为高高祖开始排列下来的历代先人的神主。

贻书听松

据载,晚年的厉良玉在家中素日寂静无声,生活中家人很少听见他讲话。厉良玉生活十分规律有序。每日,他黎明即起,穿着竹布长衫,经外园小径,越过万松岭的山道,直走到长桥柳浪闻莺一带的西湖边上,再走回来。这样一段长距离的晨间散步之后,他往往独自在"敬修堂"用早粥,用毕就走到遍地成排放满一行行印石的"古香堂"左翼,即他的书房,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

他或是坐在周围摆满印石的书桌旁,静心读书;或是潜心设计他的印章篆刻稿样,反复篆写;或是伫立在青石砌成的前庭边的立几旁,打磨印石或刀具;有时还用他购来的朱砂和夫人自制的丝绵棉絮等材料亲自配制他理想的印泥。他认为自制的印泥更为鲜艳持久。如今备受藏家宝爱的一幅幅百寿图,便都是如此这般,由厉良玉先生独自一人在古香堂内裁纸、排印、沾印泥、施印,最后再审定而完成的,是他深厚修养,精湛技艺和严谨态度的珍贵结晶。

除了终日孜孜不倦于学问和篆刻,偶尔,厉良玉也会到园内一角,给他手植的牡丹和金橘浇水施肥,享受片刻闲暇。

良辰如梦

据载,晚年的厉良玉先生平时生活十分俭朴。他很少参与全家的用膳,饮食相当简单,常亲自用一个小小的瓦罐来烧煮。每逢傍晚时分,他便到自家菜园里挖两棵翠绿的嫩油菜,自己洗切后,放入用他在家中收藏起来的火腿皮煨制的汤,作为一道唯一的菜肴,独自下饭吃。食物如此简素,他却每每还在餐后自赞好吃,真是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实际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前,厉良玉先生收入尚可,但他生活却十分简朴,穿的袜子都是夫人亲手用白布缝制的,日常衣物不过是一双布鞋或套鞋,几件长衫而已。他自己节俭,待人却十分大方。他给自己订立标准,每月自己个人的开销不得超过四个银元,给家里的佣人都是每月两个银元,且对他们十分宽厚。当时一个银元可以买一百斤大米。而他给自己一个孙子买书就用掉五个银元。可见其舐犊情深及对子孙教育的重视。

厉良玉先生在生活上克勤克俭,但在搜集印石等与金石研究有关的投入方面却毫不吝惜。他在《百寿图印谱自序》中提到,自己利用游幕外阜的机会,在当地大量购买了物美价廉,品种繁多的青田石等优质石材,用于创作篆刻作品。这大概是他自己一生中唯一一个比较费钱的开销了。

厉良玉先生就这样无欲无求,终年孜孜于金石研究与篆刻。晚年的厉良玉准备了很多裁切停当的宣纸,打算出版自己一生中心血萃集的印谱。这也是甘于淡泊的他,唯一的未了心愿。

白头玉碎

不幸的是,世间美好,总难久长,国破家亡,祸不单行。随着日寇铁骑逼近杭州,这样安宁平静的生活,从此一去不返了。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北岸登陆,12月24日,杭州沦陷。日军入城后,屠杀杭州市区平民4000多人,血流成河。厉良玉先生不得不举家仓皇逃难,以避兵火,幸有其三子厉家祯随侍护送,辗转经温州海路,最后避居上海英美租界的四子厉麟似家中,方才得以安身。一家人虽然性命得脱,然而,杭州厉家老宅,却因日军入侵,惨遭烧杀劫掠,历代收藏的名家法帖,绘画珍本,以及汇聚了厉良玉先生一生心血的金石篆刻作品,全部被洗劫一空,荡然无存。厉家老宅,自此衰落,箭道归燕,痛失故园。

闻此噩耗,年逾七旬的厉良玉怎能不肝肠寸断:钱财地产,俱是身外之物,他一向不爱居积,并不如何心痛;可是那一方方他呕心沥血,精心雕刻的印石,那一块块饱含古墨馨香的端方砚台,那一幅幅凝聚神韵精华的书画真迹,那一卷卷雅集历史烟海的善本图书,都是历史,都是文化,是历代祖先和他本人精诚所聚,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不朽传承,是再多的黄金白银也换不来的无价之宝……

千古遗恨

然而,这一切美好,都如烟火一般,在日本法西斯的铁蹄下,刹那间灰飞烟灭了。国仇家恨,切齿铭心,厉良玉虽恨不能亲赴沙场,杀敌报国,然自己年事已高,却又实在无能为力。

厉良玉先生因为数代家传的书画珍品和集聚自己毕生心血的金石篆刻作品在战乱中被抢掠殆尽,锥心刺骨,悲愤至极,于1940年春季的一天,突发脑溢血,在上海法租界内的茂名南路寓所溘然长逝,享年七十六岁。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炮火硝烟,哀鸿遍野的战争年代,厉良玉的抱恨而终,或许算不上是什么大事。但厉良玉作为近代金石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集大成者之一,未及完成毕集其一生心血的印谱,即悄然离去,对于金石印学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后世研究者来说,却的的确确是个不小的损失。

石殷碧血

据载,那些厉良玉先生精血凝成的印石篆刻作品,在战时被日本人大肆搜刮,大部分都落入日人之手,登船远渡扶桑,任人摩挲把玩去了。少数散落于民间的作品,有些侥幸躲过了破四旧等历次运动,最后现身于拍卖会上,任人品评,价高者得;有些则没能幸免于难,不幸被遗失损毁。东渡扶桑之石,毁于战乱之石,或背井离乡,或沦落泥尘,顽石有知,思及故国旧主,必当泣血!

厉良玉先生晚年的悲惨遭遇,以及那些本应作为文人雅士的案头清供或进入博物馆以供国民品赏的金石作品的不幸遭遇,从不同角度折射了抗战时期整个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及今思之,令人扼腕。

这些往事,不应被人们遗忘,因为,只有铭记昨日的苦难,才能激励我们今日不断奋发图强,让那段苦难的岁月不再重演。在洒满前人热血的路上,我们一定要不忘国耻,万众一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附:

厉良玉先生百寿图印谱自序

良玉幼承祖训,不自暇逸。占毕劬余,留意金石。齿稍长,游幕括苍印石之区,价廉而种夥,得悉采收,而肆意镌刻。尔时学虽蠠,复识未扩、趣未博也。永嘉叶墨卿鸿翰,以铁笔名。当时玉适应吕少良别驾聘至瓯,与之遇为忘年交,尽发其藏庋而钻研之。于篆籀之源流、诸家之宗派,稍稍窥见管豹矣。

二弟辅臣亦客瓯,启玉曰,昔袁简斋太史称汤老人,年百有卌。曾于纯庙南巡仰邀宸翰,以"古□□庋"四字旌其门。朱紫云先生为辑寿言,刻石章符其寿数。吾家大父寿臻六耆,兄盍亦刻画金石、集百寿已为遐龄祝乎?

玉韪其言,以馆课鲜暇,未能猝偿之。

□□□岁庚子,吕公量移定海,玉偕之来,乃获遴石百方,圆长方椭,各随形质,以成章法。博稽往籍,上窥赢刘,下迄今兹。亹亹奏刀,寒暑再历,始蒇事,厘为两册。自维虫技,奚之当万家一粲。然藉此以志斗庭之庆,当莱衣之舞,博重闱之欢,且以纪熙朝人瑞焉。亦或不为当世锲家所摈乎?

光绪廿有八年,岁在壬寅,百花生日,泉唐厉良玉志于定海庁署之双桂堂。

厉良玉先生部分作品

图片说明:篆刻作品《寿山石常云湄自用印及藏印十一方》为厉良玉1930年所作。印文:1.常氏云湄;2.家住明故宫里;3.平原堂;4.花如解语还多事;5.智者乐仁者寿;6.晁无隔宿之粮;7.万壑青山只縻。边款:庚午秋月,云山仿秦人印,韫山作。

图片说明:篆刻作品《青田石闲章二方》为厉良玉1918年所作。印文一为"花酒藏风雅",印文二为"谢迹人寰屏除俗虑"。边款一原文为:"余性好吉金乐石,恬淡寡营,屏除俗虑。于居室外有小轩焉,园中树石参差,广罗奇石,多种名花。每有嘉宾坐花醉月,或弄柔翰,或橅古印,藏修息游行于其间,不愿闻尘俗事。虽不敢自谓风雅,而放翁之花,刘伶之酒,米芾之石……";边款二原文为:"尘寰寄迹,俗虑扰心,超出其间者能有几人哉?余友孔君子香自泰山归,极道天门之胜境。峰峦竞秀,严壑争奇,千状万态,目不暇给。余聆其言,恨不能同登游览以结山水之缘,遂烟霞之癖耳。甚矣!名利之累人而欲谢红尘追仙迹捐俗务屏世虑不亦难乎?我亦自嘲未能免俗耳。"

图片说明:此四条屏钤拓长寿印文共百方,初为厉良玉为其祖父九十大寿所作。后又拓成此四轴以赠常云湄。识文:忆甲辰岁,家大父九秩,开筵重闱祝嘏。玉欢承燕侍,学愧虫雕,曾作是图悬之椿庭以代莱舞。光阴易逝,忽忽二十馀年。近友人每见而爱之,拓此以公同好,非敢期寿世耳。爰志数言,奉贻云湄先生清赏并乞教正。中华民国二十年春,泉唐厉良玉识于寿椿堂。钤印:泉塘厉良玉字韫山作(白)樊榭后人(朱)

图片4:厉韫山摹《双钩名人印存》、《双钩集古印萃》

《双钩集古印萃》为厉良玉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所作。是谱摹古人印存六百二十三方,每页摹印一至九方,内收渔洋山人印、项子京印、翁方纲印等前人印记。《双钩名人印存》为厉良玉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夏所作。是谱为厉韫山早期所摹,收名人印存五百八十二方,每页摹印一至十一方,内收孙承泽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印、董其昌印、曾国藩印等诸多名人印存。(文字资料来源:西泠印社)

《双钩集古印萃》为厉良玉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所作。是谱摹古人印存六百二十三方,每页摹印一至九方,内收渔洋山人印、项子京印、翁方纲印等前人印记。《双钩名人印存》为厉良玉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夏所作。是谱为厉韫山早期所摹,收名人印存五百八十二方,每页摹印一至十一方,内收孙承泽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印、董其昌印、曾国藩印等诸多名人印存。(文字资料来源:西泠印社)

《双钩集古印萃》为厉良玉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所作。是谱摹古人印存六百二十三方,每页摹印一至九方,内收渔洋山人印、项子京印、翁方纲印等前人印记。《双钩名人印存》为厉良玉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夏所作。是谱为厉韫山早期所摹,收名人印存五百八十二方,每页摹印一至十一方,内收孙承泽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印、董其昌印、曾国藩印等诸多名人印存。(文字资料来源:西泠印社)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世上难得满庭芳--厉公良玉金石人生的夕阳剪影

厉良玉先生是清末的一位重要的金石学家和篆刻大师。厉良玉先生因为数代家传的书画珍品和集聚自己毕生心血的金石篆刻作品在战乱中被抢掠殆尽,锥心刺骨,悲愤至极,于1940年春季的一天,突发脑溢血,在上海法租界内的茂名南路寓所溘然长逝,享年七十六岁。

世上难得满庭芳--厉公良玉金石人生的夕阳剪影

厉良玉先生肖像

文/史诗云

厉良玉先生是清末的一位重要的金石学家和篆刻大师。据《广印人传》、《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美术》杂志等载,厉良玉先生是清代文豪厉鹗的后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被业界誉为"融合皖浙两派的大师级人物"。他性耿直和易,风度潇洒,追摹秦、汉,兼擅南北两派,章法匀正,刀法峭拔,尤喜刻楷书长跋,所作百寿图享誉海内外。

据《浙江书画名家录》等载,厉良玉先生生平所拓印存甚富,作品流传颇多,但却因遭逢战乱,大多散佚海外,在国内仅有零星孤品偶见于拍卖会上,令大众难于一睹那些凝聚了其厚重涵养和精妙技艺的大量优秀金石作品。或许正是因为其低调的治学态度和遭遇战争离丧的特殊境遇,导致除正史记载以外,厉良玉先生其人其事,有不少鲜为人知的部分。

良辰美景浑如梦,

玉碎徒留鬓满霜。

金阙荒凉空余恨,

石殷碧血渡扶桑。

留燕青青箭道桑,

贻书脉脉古香堂。

后园曲径听松回,

世上难得满庭芳。

厉良玉先生曾孙、文化学者厉振羽的这两首藏头七绝,也算是概括了先生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晚年的不幸遭遇。在此提笔略表厉良玉先生晚年的轶闻旧事,也可令有缘人得以重温历史,由此一窥他含英咀华的金石人生。

满庭芳菲

据载,厉良玉出身于杭州厉家,其家族一直沿袭着严格正统的辈字传统,清代立有"得申自齐良,家声振景阳"十个字辈。其中"景阳"二字,一说是厉氏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封郡名;"申"字,一说是舒伸之意,即要求子孙自我约束,谨慎处世。厉良玉先生即是"良"字辈,字韫山,别署樊榭后人(厉鹗号樊榭)。自清代至今,杭州厉家一直作为樊榭后人,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在保存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厉良玉的祖父厉自治(即梅生公)是杭州厉家文化的重要奠基者,对厉良玉有着很深的影响。梅生公因在雨中走上箭道附近当年中河上的上仓桥跌伤而逝,享年九十六岁。据载,梅生公平生收藏书画十分丰富,其中不仅有历代状元书写的对联和文幅,还有明代画家仇英的山水作品等珍品。厉良玉每年春夏之交,都要率家人晾晒家中所藏的这些书画文物。

世代书香的学问浸淫和善本珍藏的品味陶养,令厉良玉年纪轻轻即已先成为了一名浩博渊雅的鉴赏家。也正是因为家庭文化熏陶的影响,这个家族才得以家门兴盛,人才辈出:厉绥之、厉尔康、厉麟似、施承志……这些中国近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均是厉良玉先生的后人。更为难得的是,在厉良玉先生有生之年,他的四个儿子便已如春日桃李,芳菲满庭。他的长子厉家福(字绥之),是中国第一代西医,曾为慈禧诊病,名噪一时;次子厉尔康(字佛磬),为抗日爱国将领,官至民国军事参议院院长,授中将衔;三子厉家祯(字瀛程)是民国警政教育家,浙江省高等警监学校创始人;四子厉家祥(字麟似)是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和外交家,抗日名士。

厉良玉先生晚年,他的长子必每日定省,次子则定期将他接至青岛疗养,顺便治疗其高血压,在外为官的三子和四子一有余暇,也必回杭尽孝,共叙天伦之乐。父慈子孝,人生乐事,莫过于此。

箭道桑园

在厉良玉这一代,经三代人购置废地,陆续营建,位于杭州横箭道巷(今已不存,惟余原址侧面的直箭道巷是其遗迹)的厉家老宅,已颇具规模。老宅分内园,庭园与外园。面积较广的外园,大门正对横箭道巷,西眺可望及吴山中段的紫阳山一带。园中植有巨桑数十本,因此也被称为桑园,中有花地,东部是可供家人自给自足的菜地,最东端是竹园,地近古萧王庙外墙。厉良玉及其夫人的房间分别安置在内庭敬修堂的左右两厢房内,中间是全家人相聚用餐的大堂,上悬镌有"存义堂"三字的大匾。堂后是一个被称为"祖宗堂"的后厅,内奉有以樊榭公厉鹗为高高祖开始排列下来的历代先人的神主。

贻书听松

据载,晚年的厉良玉在家中素日寂静无声,生活中家人很少听见他讲话。厉良玉生活十分规律有序。每日,他黎明即起,穿着竹布长衫,经外园小径,越过万松岭的山道,直走到长桥柳浪闻莺一带的西湖边上,再走回来。这样一段长距离的晨间散步之后,他往往独自在"敬修堂"用早粥,用毕就走到遍地成排放满一行行印石的"古香堂"左翼,即他的书房,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

他或是坐在周围摆满印石的书桌旁,静心读书;或是潜心设计他的印章篆刻稿样,反复篆写;或是伫立在青石砌成的前庭边的立几旁,打磨印石或刀具;有时还用他购来的朱砂和夫人自制的丝绵棉絮等材料亲自配制他理想的印泥。他认为自制的印泥更为鲜艳持久。如今备受藏家宝爱的一幅幅百寿图,便都是如此这般,由厉良玉先生独自一人在古香堂内裁纸、排印、沾印泥、施印,最后再审定而完成的,是他深厚修养,精湛技艺和严谨态度的珍贵结晶。

除了终日孜孜不倦于学问和篆刻,偶尔,厉良玉也会到园内一角,给他手植的牡丹和金橘浇水施肥,享受片刻闲暇。

良辰如梦

据载,晚年的厉良玉先生平时生活十分俭朴。他很少参与全家的用膳,饮食相当简单,常亲自用一个小小的瓦罐来烧煮。每逢傍晚时分,他便到自家菜园里挖两棵翠绿的嫩油菜,自己洗切后,放入用他在家中收藏起来的火腿皮煨制的汤,作为一道唯一的菜肴,独自下饭吃。食物如此简素,他却每每还在餐后自赞好吃,真是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实际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前,厉良玉先生收入尚可,但他生活却十分简朴,穿的袜子都是夫人亲手用白布缝制的,日常衣物不过是一双布鞋或套鞋,几件长衫而已。他自己节俭,待人却十分大方。他给自己订立标准,每月自己个人的开销不得超过四个银元,给家里的佣人都是每月两个银元,且对他们十分宽厚。当时一个银元可以买一百斤大米。而他给自己一个孙子买书就用掉五个银元。可见其舐犊情深及对子孙教育的重视。

厉良玉先生在生活上克勤克俭,但在搜集印石等与金石研究有关的投入方面却毫不吝惜。他在《百寿图印谱自序》中提到,自己利用游幕外阜的机会,在当地大量购买了物美价廉,品种繁多的青田石等优质石材,用于创作篆刻作品。这大概是他自己一生中唯一一个比较费钱的开销了。

厉良玉先生就这样无欲无求,终年孜孜于金石研究与篆刻。晚年的厉良玉准备了很多裁切停当的宣纸,打算出版自己一生中心血萃集的印谱。这也是甘于淡泊的他,唯一的未了心愿。

白头玉碎

不幸的是,世间美好,总难久长,国破家亡,祸不单行。随着日寇铁骑逼近杭州,这样安宁平静的生活,从此一去不返了。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北岸登陆,12月24日,杭州沦陷。日军入城后,屠杀杭州市区平民4000多人,血流成河。厉良玉先生不得不举家仓皇逃难,以避兵火,幸有其三子厉家祯随侍护送,辗转经温州海路,最后避居上海英美租界的四子厉麟似家中,方才得以安身。一家人虽然性命得脱,然而,杭州厉家老宅,却因日军入侵,惨遭烧杀劫掠,历代收藏的名家法帖,绘画珍本,以及汇聚了厉良玉先生一生心血的金石篆刻作品,全部被洗劫一空,荡然无存。厉家老宅,自此衰落,箭道归燕,痛失故园。

闻此噩耗,年逾七旬的厉良玉怎能不肝肠寸断:钱财地产,俱是身外之物,他一向不爱居积,并不如何心痛;可是那一方方他呕心沥血,精心雕刻的印石,那一块块饱含古墨馨香的端方砚台,那一幅幅凝聚神韵精华的书画真迹,那一卷卷雅集历史烟海的善本图书,都是历史,都是文化,是历代祖先和他本人精诚所聚,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不朽传承,是再多的黄金白银也换不来的无价之宝……

千古遗恨

然而,这一切美好,都如烟火一般,在日本法西斯的铁蹄下,刹那间灰飞烟灭了。国仇家恨,切齿铭心,厉良玉虽恨不能亲赴沙场,杀敌报国,然自己年事已高,却又实在无能为力。

厉良玉先生因为数代家传的书画珍品和集聚自己毕生心血的金石篆刻作品在战乱中被抢掠殆尽,锥心刺骨,悲愤至极,于1940年春季的一天,突发脑溢血,在上海法租界内的茂名南路寓所溘然长逝,享年七十六岁。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炮火硝烟,哀鸿遍野的战争年代,厉良玉的抱恨而终,或许算不上是什么大事。但厉良玉作为近代金石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集大成者之一,未及完成毕集其一生心血的印谱,即悄然离去,对于金石印学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后世研究者来说,却的的确确是个不小的损失。

石殷碧血

据载,那些厉良玉先生精血凝成的印石篆刻作品,在战时被日本人大肆搜刮,大部分都落入日人之手,登船远渡扶桑,任人摩挲把玩去了。少数散落于民间的作品,有些侥幸躲过了破四旧等历次运动,最后现身于拍卖会上,任人品评,价高者得;有些则没能幸免于难,不幸被遗失损毁。东渡扶桑之石,毁于战乱之石,或背井离乡,或沦落泥尘,顽石有知,思及故国旧主,必当泣血!

厉良玉先生晚年的悲惨遭遇,以及那些本应作为文人雅士的案头清供或进入博物馆以供国民品赏的金石作品的不幸遭遇,从不同角度折射了抗战时期整个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及今思之,令人扼腕。

这些往事,不应被人们遗忘,因为,只有铭记昨日的苦难,才能激励我们今日不断奋发图强,让那段苦难的岁月不再重演。在洒满前人热血的路上,我们一定要不忘国耻,万众一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附:

厉良玉先生百寿图印谱自序

良玉幼承祖训,不自暇逸。占毕劬余,留意金石。齿稍长,游幕括苍印石之区,价廉而种夥,得悉采收,而肆意镌刻。尔时学虽蠠,复识未扩、趣未博也。永嘉叶墨卿鸿翰,以铁笔名。当时玉适应吕少良别驾聘至瓯,与之遇为忘年交,尽发其藏庋而钻研之。于篆籀之源流、诸家之宗派,稍稍窥见管豹矣。

二弟辅臣亦客瓯,启玉曰,昔袁简斋太史称汤老人,年百有卌。曾于纯庙南巡仰邀宸翰,以"古□□庋"四字旌其门。朱紫云先生为辑寿言,刻石章符其寿数。吾家大父寿臻六耆,兄盍亦刻画金石、集百寿已为遐龄祝乎?

玉韪其言,以馆课鲜暇,未能猝偿之。

□□□岁庚子,吕公量移定海,玉偕之来,乃获遴石百方,圆长方椭,各随形质,以成章法。博稽往籍,上窥赢刘,下迄今兹。亹亹奏刀,寒暑再历,始蒇事,厘为两册。自维虫技,奚之当万家一粲。然藉此以志斗庭之庆,当莱衣之舞,博重闱之欢,且以纪熙朝人瑞焉。亦或不为当世锲家所摈乎?

光绪廿有八年,岁在壬寅,百花生日,泉唐厉良玉志于定海庁署之双桂堂。

厉良玉先生部分作品

图片说明:篆刻作品《寿山石常云湄自用印及藏印十一方》为厉良玉1930年所作。印文:1.常氏云湄;2.家住明故宫里;3.平原堂;4.花如解语还多事;5.智者乐仁者寿;6.晁无隔宿之粮;7.万壑青山只縻。边款:庚午秋月,云山仿秦人印,韫山作。

图片说明:篆刻作品《青田石闲章二方》为厉良玉1918年所作。印文一为"花酒藏风雅",印文二为"谢迹人寰屏除俗虑"。边款一原文为:"余性好吉金乐石,恬淡寡营,屏除俗虑。于居室外有小轩焉,园中树石参差,广罗奇石,多种名花。每有嘉宾坐花醉月,或弄柔翰,或橅古印,藏修息游行于其间,不愿闻尘俗事。虽不敢自谓风雅,而放翁之花,刘伶之酒,米芾之石……";边款二原文为:"尘寰寄迹,俗虑扰心,超出其间者能有几人哉?余友孔君子香自泰山归,极道天门之胜境。峰峦竞秀,严壑争奇,千状万态,目不暇给。余聆其言,恨不能同登游览以结山水之缘,遂烟霞之癖耳。甚矣!名利之累人而欲谢红尘追仙迹捐俗务屏世虑不亦难乎?我亦自嘲未能免俗耳。"

图片说明:此四条屏钤拓长寿印文共百方,初为厉良玉为其祖父九十大寿所作。后又拓成此四轴以赠常云湄。识文:忆甲辰岁,家大父九秩,开筵重闱祝嘏。玉欢承燕侍,学愧虫雕,曾作是图悬之椿庭以代莱舞。光阴易逝,忽忽二十馀年。近友人每见而爱之,拓此以公同好,非敢期寿世耳。爰志数言,奉贻云湄先生清赏并乞教正。中华民国二十年春,泉唐厉良玉识于寿椿堂。钤印:泉塘厉良玉字韫山作(白)樊榭后人(朱)

图片4:厉韫山摹《双钩名人印存》、《双钩集古印萃》

《双钩集古印萃》为厉良玉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所作。是谱摹古人印存六百二十三方,每页摹印一至九方,内收渔洋山人印、项子京印、翁方纲印等前人印记。《双钩名人印存》为厉良玉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夏所作。是谱为厉韫山早期所摹,收名人印存五百八十二方,每页摹印一至十一方,内收孙承泽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印、董其昌印、曾国藩印等诸多名人印存。(文字资料来源:西泠印社)

《双钩集古印萃》为厉良玉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所作。是谱摹古人印存六百二十三方,每页摹印一至九方,内收渔洋山人印、项子京印、翁方纲印等前人印记。《双钩名人印存》为厉良玉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夏所作。是谱为厉韫山早期所摹,收名人印存五百八十二方,每页摹印一至十一方,内收孙承泽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印、董其昌印、曾国藩印等诸多名人印存。(文字资料来源:西泠印社)

《双钩集古印萃》为厉良玉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所作。是谱摹古人印存六百二十三方,每页摹印一至九方,内收渔洋山人印、项子京印、翁方纲印等前人印记。《双钩名人印存》为厉良玉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夏所作。是谱为厉韫山早期所摹,收名人印存五百八十二方,每页摹印一至十一方,内收孙承泽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印、董其昌印、曾国藩印等诸多名人印存。(文字资料来源:西泠印社)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