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记里他还提到,缴获的乌兹钢刀剑装饰都十分华丽,护手大都是银质镏金、镀金或错金,刀柄多采用黑色的犀牛角、水牛角,刀鞘内部为硬木,外层包裹牛皮后以金、银、铜线缝合(有的刀鞘则使用红色、黑色、墨绿色等颜色的绒布包裹),刀鞘的鞘头和鞘口都...
【乌兹钢的冶炼】:
乌兹钢原产印度,分为铸造型和焊接型两种,以铸造型最为经典和贵重。西方学者莫里斯·隆巴哈认为,印度人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就已经生产乌兹钢了。但限于当时冶炼铁矿的条件,尚不能建设巨型竖炉,只能建立大约一人多高、上面有开口的馒头型圆炉。圆炉用泥土和石块垒成,在炉子的旁边有用来鼓风的几个羊皮囊。冶炼时将印度原产或非洲东海岸柏柏尔人控制区出产的优质磁铁矿和木炭、竹炭层层叠加置入炉里,点火后用皮囊鼓风持续加热。由于炉温最高只有1000℃左右,铁矿石只能被冶炼成间杂着各种杂质的熟铁块。这是第一道工序,然后利用一种特殊的坩锅将熟铁冶炼成为钢材。
根据西方冶金学家在印度海得拉巴(传说最好的乌兹钢产地)、萨利姆等地的考察日记记载,工匠们主要有两种方法冶炼铸造型乌兹钢,分别以两地名称命名。
海得拉巴法坩埚用花岗岩质的耐火粘土制造,并混以稻壳,使坩埚内壁含有10%的碳质材料。坩埚内不装其他辅助添加物。将其放在圆形的木炭炉内加热,设置在炉顶的4只鼓风器向下吹送空气,加热持续24小时,其温度能保持在1300℃左右,根据这种坩埚的实物分析,某些部位温度甚至高达1470℃,已经接近纯铁的熔化温度。炼成的钢内部仍为熟铁,含碳量0.5%以下,而表面含碳量则可达到0.8%。
把熟铁和一定量的木炭、竹炭粉、竹木屑、石灰和含磷的动物骨灰等放入坩埚,然后封闭,把它放在敞炉中强制通风加热4小时以上,直到熔化后凝成钢锭。这种钢的含碳量平均为1%~1.6%,具有均匀的渗碳体和珠光体组织。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都是在坩锅冷却之后,将其打碎即可得到圆饼形的乌兹钢锭,每块乌兹钢圆饼大约重650~700g。根据周纬先生之著作《亚洲古兵器图说》中记载,乌兹钢的含碳量可达0.5%~1.677%(乌兹钢块含碳量并不均匀,有高有低),含硅量0.01%~0.5%,含锰量0.05%~0.4%,含磷量可高达0.04%~0.2%,含硫量极低。冶炼完毕的乌兹钢圆饼已经显现出尚不明显的纹路,但是铸造型乌兹钢花纹的成因与因反复折叠锻打而有花纹的焊接型花纹钢完全不同,是渗碳时磷、碳凝固产生偏析而形成的,所以研究界命名为"铸造型花纹钢"。
这些冶炼出来的乌兹钢圆饼大多并不在印度本地锻造成刀剑,而是通过陆路与海路运输销往阿富汗、伊朗、土耳其或者是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并在那里接受刀匠师傅们的锤炼。
【乌兹钢刀剑的锻造技术】:
锻造乌兹钢刀剑的主要燃料是木炭,较好的木炭由松木烧制而成。因为木炭不含硫,所以冶炼时不会影响钢铁的成分,但缺点是燃烧温度较低。乌兹钢圆饼的大小、重量各不相同,所以制造短刀剑时需要一块或半块圆饼,锻造长刀剑时则一般需要两块圆饼。锻造时将圆饼放入长方形的木炭炉中,加热到合适的温度,然后用大铁锤奋力锻打,使其中的杂质随着碳组分挤出,同时钢材的组织进一步致密化。钢铁冷却后,再加热、锻打,大约需要数十次的锤炼,直到圆饼变成所需刀剑的大致形状。最后是对刀剑进行淬火和研磨。
有资料显示,1825年间,驻叙利亚北部地区总领事巴克先生在《兵器制造、研磨及武器出售手记》中曾记述了大马士革地区的刀剑的淬火和研磨技术。巴克在当地买到了两把乌兹钢刀剑,但是由于刀身上有些地方已经锈蚀,所以巴克雇来当地刀匠对刀剑重新研磨。借这一机会,西方人有幸目睹了乌兹钢刀剑的淬火和研磨全过程:根据刀匠的要求,淬火工作在太阳升起前开始,以避免阳光影响对刀剑加热后辐射火色的观察。刀剑淬火前的加热全凭刀匠的经验掌控,等刀剑的辐射火色变成草莓般艳红色时迅速将其抽出,放入一个充满淬火溶液的木槽内。淬火溶液是由芝麻油、绵羊油、纯腊和沥青等混合而成的,近似于现代工业使用的淬火油(乌兹钢含碳量较高,用水淬火可能会导致断裂)。刀剑在淬火溶液中冷却数十秒之后抽出,在未完全冷却的炭火上快速擦过,以去除残余的油脂,同时刀剑得以回火。接着就是研磨工作,先用石灰和草灰水去除刀身上的油迹,再用一块木头蘸着油和钢石粉末不断地研磨刀剑,用赤铁矿粉将刀剑精细抛光,然后用一种弱酸性溶液涂抹刀剑,在弱酸的清洗下,乌兹钢独有的花纹清晰地呈现出来,最后将刀剑擦拭干净、上油即可。
【乌兹钢刀剑的分类】:
一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长刀--基利(Kilici、Qilidj)、帕拉(Pala)以及亚特坎(Yataghans)。前两种长刀都为弧曲形状,长约80~100cm左右,刀身厚0.6~1cm,质量在1.5~2.5kg上下。帕拉长刀较基利长刀短、轻,刀身近刀尖处加宽,刀背上一般有反刃,刀身上开血槽,护手为十字形,刀柄柄头多下弯,可以防止在砍劈中脱手;亚特坎长刀全刀相对较短,只有60~70cm左右,刀身宽3~5cm,重量较轻,刀形向刀刃方向弧曲,砍劈时重心靠前,斩切力极大,携带时多收在刀鞘中横插在腰间。
二
伊朗波斯帝国萨非王朝的长刀--舍施尔(shamshir,阿拉伯语狮子尾巴之意)。此种长刀久负盛名,大多长1m左右,刀形如弯弓或新月,刀面宽大约3~4cm,大多无血槽,刀柄头部不大也不做圆球形,只是下弯成直角,护手为十字形。三是印度莫卧尔帝国的长刀及长剑--塔瓦(talwar)以及帕塔(pata)。前者为印度特有的刀,刀身与舍施尔类似;帕塔长剑,也是印度独有的长剑型制,多带圆筒形长护手。四是坎查(kanjar或kantchar),此类短剑近似古罗马短剑,长度大多不超过50cm。
关于乌兹钢刀剑的实际性能,古代文献中记载较少,而且大多是一些虚幻的传说。18世纪后,欧洲与伊斯兰世界发生了多次战争,西方人对乌兹钢刀剑这种武器开始有了直接的接触。特别是拿破仑在1798年对埃及的远征,其中关于乌兹钢刀剑在战斗中性能的记载十分详尽,当时法军著名的骑兵指挥官考伯特将军曾经和埃及马穆留克骑兵有过激烈的白刃战,根据他的记述,佩带着乌兹钢弯刀的敌军骑兵非常剽悍,"对我军造成的伤害可谓十分惊人,他们(敌人)只是将刀前伸,靠着战马的冲击和手腕的力量将刀身砍入我们骑兵的身体,或是将刀身横拉,凭着相对速度造成可怕的伤口","战役之后,我的部下有几位身首异处,有的身体断成了两截,受伤者伤势也极为严重,手背、手腕全部被切断,情况十分凄惨"。战斗结束后,考伯特将军用一把缴获来的战利品来试验,"每次都可以将一头山羊或绵羊轻而易举地一刀拦腰切断,似乎毫无阻力,血就顺着乌兹钢弯刀的血槽留过,据说一个奥斯曼帝国的将领曾经一刀将一头牛砍成两段"。同时他还记载了如下一段传闻:"马穆留克人通常在练兵室练习刀法,练习者一脚前一脚后站好,将弯刀高举过头,迅速地沿着对角线劈砍,不断反复练习这种动作,直到熟练为止。之后两名副手帮忙拉开一条宽大而轻柔的纱巾,同时松手,持刀者向纱巾一刀砍去,刀法熟练的人能凌空将纱巾分成两片。"在日记里他还提到,缴获的乌兹钢刀剑装饰都十分华丽,护手大都是银质镏金、镀金或错金,刀柄多采用黑色的犀牛角、水牛角,刀鞘内部为硬木,外层包裹牛皮后以金、银、铜线缝合(有的刀鞘则使用红色、黑色、墨绿色等颜色的绒布包裹),刀鞘的鞘头和鞘口都是金银等贵金属镂刻制成,而且刀柄和刀鞘上多镶有红珊瑚、绿松石、红蓝宝石等,刀身上还以错金、银的工艺錾有刀匠的名字和古兰经谚语等,每把都是珍贵的艺术品。
【乌兹钢刀剑与中国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龙泉宝剑,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