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凇和雾凇_北京时间

雨凇和雾凇

2018年最后一波寒潮,给粤北山区带来了降雪天气,也出现了雨凇、雾凇等现象。成因: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即超冷却降水),当它落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表面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

雨凇和雾凇

2018年最后一波寒潮,给粤北山区带来了降雪天气,也出现了雨凇、雾凇等现象。那什么是雨凇和雾凇呢?

雨凇

成因: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即超冷却降水),当它落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表面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也叫冰凌、树凝,形成雨凇的雨称为冻雨。

雾凇

也叫树挂,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0℃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

雾凇严重时也会导致电线、树木折断。不过相对来说,雾凇比雨凇危害小一些,因为它密度小,重量轻,对于电线、树木的破坏性要比雨凇小一些。

雨凇和雾凇

2018年最后一波寒潮,给粤北山区带来了降雪天气,也出现了雨凇、雾凇等现象。成因: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即超冷却降水),当它落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表面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

雨凇和雾凇

2018年最后一波寒潮,给粤北山区带来了降雪天气,也出现了雨凇、雾凇等现象。那什么是雨凇和雾凇呢?

雨凇

成因: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即超冷却降水),当它落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表面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也叫冰凌、树凝,形成雨凇的雨称为冻雨。

雾凇

也叫树挂,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0℃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

雾凇严重时也会导致电线、树木折断。不过相对来说,雾凇比雨凇危害小一些,因为它密度小,重量轻,对于电线、树木的破坏性要比雨凇小一些。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