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木兮木有枝┃情人节六个梦之四:远古情悠悠。有一首古老的歌谣《越人歌》。讲述一个很优美的爱情故事。这是古代版的《死了都要爱》。_北京时间

山有木兮木有枝┃情人节六个梦之四:远古情悠悠。有一首古老的歌谣《越人歌》。讲述一个很优美的爱情故事。这是古代版的《死了都要爱》。

有一首古老的歌谣,叫《越人歌》。其实,《越人歌》使用的语言是古代越族的通用语,古越语的发音属于汉藏语系中最为古老的苗瑶语族,用历史比较音韵学的方式是可以破解的。《越人歌》的词律是两句排比,双声的咏叹味道很明显。

山有木兮木有枝┃情人节六个梦之四:远古情悠悠。有一首古老的歌谣《越人歌》。讲述一个很优美的爱情故事。这是古代版的《死了都要爱》。

有一首古老的歌谣,叫《越人歌》。

这首歌很短,全文如下:"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这首歌起源于刘向《说苑》(卷十一·善说篇)中的记载:

夫鄂君子皙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极莨芘张翠盖而检犀尾,班丽褂衽,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歌辞曰:"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谌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于是乃召越译,乃楚说之曰:"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子皙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这是一个很优美的爱情故事:

春秋时候,鄂君子皙是楚王的弟弟,坐船出游,有一个爱慕他的越人船夫,抱着船桨对他唱歌。歌声悠扬缠绵,委婉动听,打动了鄂君子皙,当即让人翻译成楚语,这便有了这首《越人歌》之词。鄂君子皙明白歌意后,非但没有生气,还走过去拥抱船夫,给船夫盖上绣花被,愿与之同床共寝。

我先像个历史系老夫子,简单地把《越人歌》直译成白话文吧:

今夜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呀,

我竟能在河中漫游;

今天是怎样的一个日子啊,

我竟能与王子同舟。

含羞感受爱意呀,

请别笑话我意乱如麻;

心绪纷乱不止呀,

一心牵挂在王子身旁。

山上有树木呀树木有枝丫,

心中喜欢你呀你却不知吗?

也可以如席慕容的诗那样,把《越人歌》意译得令人意乱情迷:

灯火灿烂 是怎样美丽的夜晚

你微笑前来 缓缓指引我渡向彼岸

那满涨的潮汐 是我胸怀中盈盈的爱意

怎样美丽而又慌乱的夜晚啊

请原谅我不得不用歌声

向俯视着我的星空 轻轻呼唤

星群集聚的天空

总不如 坐在船首的你 光华夺目

我几乎要错认 也可以拥有 靠近的幸福

从卑微的角落 远远仰望

水波荡漾 无人能理解我的悲伤

所有的生命 在陷身之前

不是不知道 应该闪避 应该逃离

可是在这样美丽的夜晚里啊

藏着一种渴望 却绝不容许

只求 只求 能得到你目光流转处

一瞬间的爱怜 从心到肌肤

我是飞蛾 奔向炙热的火焰

燃烧之后 必成灰烬

但是如果不肯燃烧

往后我又能 剩下些什么呢

除了一颗 逐渐粗糙 逐渐碎裂 逐渐在尘埃中 失去了光泽 的心

我于是扑向烈火 扑向命运 在暗处布下的诱惑

用我清越的歌 用我真挚的诗

用一个 自小温顺羞怯的女子

一生中 所能为你准备 的极致

在传说里 他们喜欢加上美满的结局

只有我才知道 隔着雾湿的芦苇

我是怎样目送着你渐渐远去

当灯光逐渐熄灭 歌声停歇

在黑暗的河流上 被你遗落了的一切

终于只能成为

星空下 被多少人 静静传诵着的

你的昔日

我的昨夜

当然,把《越人歌》翻译成英文诗,也是一样摄人心魂:

Lost track oftime?

Qian boat midstream;

what day is today?

With the prince in a boat.

Shameis good,

not very ashamed,

zi. My heart fills with longing,

know the prince.

The hill there are trees and branches,

you are not a gentleman。

然而,《越人歌》本身也是由越人的歌声中翻译过来的。数千年来,人们读的都是鄂君子皙让人翻译的楚语版。《越人歌》的原版渐渐被人所忘却。

那么,《越人歌》的越人语原版意思又是怎样的呢?先让我们来看看这首歌的原音重现:

"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谌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这段话是古越语发音。这就是古人的智慧了,这是用汉字记录了越语的音节。虽不知所云,好歹也是记录下来了原汁原味的读音。就这样神奇地保留了三千年。给后人留了一个浪漫的想象。

《射雕英雄传》里的九阴真经总诀,那个"哈虎文钵英"什么的,也是把梵语的话音用汉字来记录。估计金庸也是受了《越人歌》记音方式的启发。

因为古人的雅兴,记下了原歌原音。所以现在的《越人歌》是以两种歌体、两种文本并存传世的:既是一首越歌原作,又是一首楚译越歌。也感谢刘向在记存歌词的汉语译意的同时,保留了这段生事之当时人们用汉字录记的越人歌唱的原音。

关于《越人歌》,已有无数演绎,自不赘言;而对于这个尤为难得的"蛮夷鴂舌"的越语原文,却几乎无人过问。越人歌原词为三十二个音节,翻译成楚歌后变成了五十四字,成了标准的楚辞风味,再创作的痕迹非常明显。《越人歌》那三十二个字的本来含义如何?原歌的语法结构、音韵格律、艺木风格与楚歌译文有何异同?这些问题都随着古越人历史音响的消逝而成了千古难解之谜。

三千年过去了,语言在发展,发音在变异。这段奇异的《越人歌》古越语版,用现在的文字、现在的普通话读音去念,更加是莫名其妙、难解其意的。

其实,《越人歌》使用的语言是古代越族的通用语,古越语的发音属于汉藏语系中最为古老的苗瑶语族,用历史比较音韵学的方式是可以破解的。它的语言特征今天可以追溯,它的篇章结构可以分析,它的字词大体上可以考得。古越语和一种古老的客家话很接近。那就是畲语。

畲语就是畲族人使用的语言。晚清以来,随着畲族融入汉族社区,大多数畲族转说客家话等汉语语系。真正的畲语,被称为"活聂",现在也很少人说了。畲族所操的是接近瑶族布努语的炯奈话,属苗瑶语族。最标准语的畲语是福建福安地区的畲语。

虽然畲族千年以来从广东凤凰山散布到半个中国,畲语只是以语言岛的形式零散掌握在各地畲族人中,并且畲族没有文字,但天下畲族人的畲语却保持着高度的互通度。畲语在一千多年里几乎没有进化混杂,这种活化石般的语言现象几乎是人类奇迹。

"来嬉(SI)哇不管早晏(AN)(滥兮抃草滥),同(DONG)他(GI)撑(QIAN)船(SHUE)到水中央(予昌枑泽)。他竟和我同舟(予昌州),撑着舟交关难为情哇(州谌州焉乎),晓否得他会不会骂我哦(秦胥胥缦予乎)。快点(AOSAO)和他谈明我的感情吧(昭澶秦)有吮(SHEN)就好(逾渗惿),随他心里哈冷想(随河湖)"。

没办法,我翻译时展开了一些,还标注了些拼音读音,因有些衢州畲语特有的发音,汉字中无对应的音。如"SI",玩的意思,勉强对应嬉字,意合音不合。如衢州话的"他"念GI,相当于古汉语的"其"或"渠",但发音还是有微小不同。

由此看出楚语版的翻译是意译再创作,文笔修辞比原始版优雅多了。不过意思上有些改写了。最后两句更是胡乱发挥,完全没了劳动人民朴实的语言风格。

一首流传三千年的歌谣,一旦成文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到了今天,《越人歌》早已和楚语版的再创造融合一体,成为了千年存在的永恒。

我自小迷恋《越人歌》的楚辞风,可是我也向往有一天,真正发掘出《越人歌》的古越语版的越地风致。这首歌不应是庙堂钟鼎的雍容,而必须是舟棹放歌的清越。

好吧,那么我再按越语原音本意,翻译一个《越人歌》的摇滚版:

舟在水上行,我看着你。

而你在身边,与我同行。

且放下羞色,我靠近你。

放你在心底,若即若离。

忘却了天地,我走向你。

一生为一刻,我的真情。

是的,其实真正的越人歌,就是这般如烈火般燃烧。只有一舟渡河的这么一点时间,一旦犹豫终身错过。这一刻越人完全忘记了身份的贵贱、不在乎明天的结局。越人愿意为爱痴狂,愿意放下羞怯,愿意魂飞魄散。只为抓住这一秒的永恒、留住这永恒的一秒。

就如小郭襄看到杨过跳下山崖,想也不想跟着跳下。就是这种心情。你若问她为什么这么傻,她是说不清楚的。

我想起了另一首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两首诗歌相隔一千多年,而这份焚心以火何其相似。我情愿把终身托付给他,纵使被他无情地抛弃,我也决不后悔,毫不羞愧。

这就是古代版的《死了都要爱》:把每天当成是末日来相爱,一分一秒都美到泪水掉下来。不理会别人是看好或看坏,只要你勇敢跟我来。

《越人歌》后来的故事画面也是很美:"鄂君子皙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王子为这个傻傻地为爱不顾一切的越人披上衣服,拥而同行,然后就躺到一个被窝里去了。

死心眼的人会问:再然后呢?这个问题我打死不答。是呀,爱不用刻意安排,享受现在。别一开怀就怕受伤害,许多奇迹,我们相信,才会存在。如此美丽的画面之后,我宁可不问、不想,假装这一刻就是地老天荒。

民国时有大师考证说,这个越人应该是男的,这是一个美丽的断背山。我对此说也是打死不认。我的脑海中只有一个画面:清清的江水,悠悠的小舟,谦谦的王子,痴痴的船娘。过把瘾就死。死了都要爱。

不过《越人歌》的故事背后,确然还派生了一个优美的homosexual故事:楚国襄成君册封受爵那天,身着华服伫立在河边,好生玉树临风。楚大夫庄辛经过,见了他心中欢喜,于是上前行礼,想要握他的手。襄成君忿其越礼之举,不予理睬。于是庄辛就给襄成君讲述了这个《越人歌》的故事。襄成君也被越人歌故事感动了。庄辛进而问襄成君:鄂君身份高贵仍可以与越人船夫交欢尽意,我为何不可以握你的手呢?襄成君当真答应了他的请求,将手递给了他。庄辛逆袭勾搭成功。

楚越之间,江南之韵,杏花之妍,春雨之媸。各种翻译各人各有所爱。对我个人来说,楚语版固然婉转浓郁,我更爱越语版的古朴率真。一如衢州女子特有的爽快:快人快语,大气干脆。我也爱越语版的爱情态度。一如衢州女子特有的豁达:敢爱敢恨,旺夫宜子。

衢州女人的性格双重性非常鲜明:既有对爱情的飒爽,又有过日子的委婉;她们都很独立持家,却又把男人当天。衢州男人都被女人宠坏了。衢州最好的特产不是勤快保姆而是极品媳妇。而这又是另一篇需要上万字文章的内容了。这个话题姑且放下。

《越人歌》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篇楚辞文学。

《越人歌》也是中国第一首使用苗瑶语系地方语言的古老民歌。

《越人歌》还是中国第一首采用用汉字注音保留原声的原始歌谣。

《越人歌》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俗民间故事。

《越人歌》是中国文学史上可考的第一首七言诗体。

《越人歌》还是中国有史记载的最早的同性恋案例。

《越人歌》可能是自古以来被谱曲次数最多的一首歌了。

就是现在,给《越人歌》谱曲翻唱的版本也是灿若繁星、层出不穷:有网络歌手河图的清唱版本、有杨青配曲的古琴琴歌弹唱版本,还有KAISER版《越人歌》、灿白文《越人歌》……最为传唱的是电影《夜宴》插曲《越人歌》。

我为《夜宴》中唱《越人歌》时那个穿白衣戴面具的舞蹈迷的如痴如醉。歌词完全是《越人歌》词,这没什么好说的。对曲子却觉得有点串味了。曲子完全是按楚国宫廷音乐的调子来的,当然也很好听,但是却完全没有了越人的山野风情。而且一开腔,听起来怎么都像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的调子,分明就是抄袭的嘛。读者可以网上搜了这两首歌听一下。

电影中周迅表演时完全是一副怨妇的神色,加上幽缓如哀乐的曲调,这也完全背离了《越人歌》的意境。这在当时我就提出过了,没人肯听。其实我觉得衢州人周迅如果能用衢州话演唱《越人歌》,会有意向不到的神秘效果。

《越人歌》的词律是两句排比,双声的咏叹味道很明显。歌词结构是七字一句,四句体,四句为一条。中间加上假声语气词。这点和畲词唠歌居然完全暗合。

畲歌起源于三千年前的古越语情歌,与春秋时期的"郑声"、汉晋时代的"乐府"、"子夜歌"和唐宋以来的"竹枝词"、"畲田调"一脉相承,是中国非常古老的化石级民歌。畲歌追求恬静、纤嫩、清秀、古朴。颇有古意。畲歌也是七字一句,四句一条,讲究畲语押韵、也是间夹畲族假声唱法。

古越人和畲族一脉相承。近代史学家根据史籍和史迹进行考证,对比古越人和今天畲族在分布地域上的对照、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的偶同;并且从族称义音的演变、古越人的先祖传说也在畲族中流行的现象推论,发现越族和畲族有相近的语言、共通的传说、共同的生产方式,共同的风俗习惯等,得出结论:畲族就是古越人的后裔。

古越人中有盘瓠的传说。据《后汉书·南蛮传》、晋干宝《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帝喾高辛氏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盘,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后盘瓠助帝喾取犬戎吴将军头,帝喾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南山,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

有意思的是,畲族也有盘瓠的传说。传说畲人始祖盘瓠因为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三公主为妻,婚后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四女姓钟,子孙逐渐繁衍成为畲族。盘瓠传说不但家喻户晓,而且载入族谱为"祖图"。

越人在先秦时居于东夷徐地、楚国东南直至南岭一带。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6 年)越人后裔南海王织的封地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这支古越人成为越人中苗瑶族的一支,自古畲族自称 "畲瑶"、"瑶"、"瑶家"、"山瑶"、"瑶人"等等跟瑶族密不可分的称呼。

畲族是一个迁移的民族。岭南古越人中,有一支居住在闽、粤、赣三省结合部的苗瑶族中,分出了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发祥地的畲族。畲族的形成与汉初的越人后裔南海王织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公元7世纪初畲民主要生活在粤、闽、赣边界山区。畲族各姓宗谱均称祖籍是广东潮州凤凰山。畲族古籍《高皇歌》有"凤凰山上安祖坟荫出盘蓝雷子孙山上人多难作食分掌潮州各乡村"、"福建官差欺侮多搬掌景宁挪云和景宁云和浙江管也是掌在山头多"的记述。

隋唐之际,畲族开始走出凤凰山区,向北向东迁徙。畲族从宋代开始陆续进入闽中、闽北一带迁徙,明代是畲族大量入迁浙江的时期。约在明清之际时始大量出现于闽东、浙南等地的山区。

畲族从福建迁到浙江基本上是一家一户或几家几户逐年迁移没有固定的路线。最早的记载是《唐朝元皇南泉山迁居建造惠明寺报税开垦》一文记述的唐永泰二年丙午岁雷太祖进裕公一家五人与僧昌森、子清华二人,从福州罗源十八都苏坑境南坑,一同来到浙江处州青团鹤溪村。按入迁始居地认祖雷姓尊"包凤祖",蓝姓尊"四格祖",钟姓尊"山外祖"。

"畲"的意思是指开垦了二、三年的熟田。出自诗经的《尔雅·释地》"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在《诗经·周颂·臣工》中也有"如何新畲"的句子。作为动词的意思是火耕,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

"畲"字衍化为族称所用,始于南宋时期,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刘克庄在《漳州谕畲》中记载:"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这是称畲族的开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地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官方称为畲民。畲族又自称"山哈",这与迁徙历史有关。"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

其实中国古代对民族的划分不是很精细。畲族一直是和苗瑶一起被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正式的名称还是到195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个单一的少数民族,取名"畲"为法定的族称,是"一人一块小田"的意思,意为新中国每个族人都拥有了一片小田地。

畲家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龙头,这也是畲族图腾的主要标志。畲族居民仍以盘、蓝、雷、钟为主要姓氏。

畲族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有祭祀、丧礼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舞蹈。畲族舞蹈多见于做功德、"拔伤"、"打癀"、祭祖等活动。主要是师公口吹龙角,手舞灵刀,在锣鼓敲打声中,边唱(或念)边舞,有独人、双人、四人或集体舞,舞姿舞步多为狩猎动作。

畲族没有文字但是发明了很奇特的"歌字":借用汉语语音在编写畲歌时使用。例如畲歌歌词中"亻"就是站、立的意思;"奴共"就是同、与、对、和的意思;"侩"就是可以、行、会的意思;"伓"就是不会、不可以、不能的意思;"纽"表示一枝、一朵的意思;"掌"表示住、回的意思;"娚"表示玩、对歌、谈、聊天的意思。这类"歌字"有上百个。有点像拿汉字来做游戏,创造了一点畲人之间会心的小秘密。

衢州土话受福建话和畲语的影响比较大,保留了很多古越语、客家话的特征。

事实上,衢州是一个语言上非常特别的地区:因为衢州柯城"城里话"属于吴语语系,是历史上多次南迁人群带来的融合语言。而真正衢州当地话(又叫"衢县土话"或"衢县乡里话")则才是真正积淀深厚的古语,和闽粤语有更多相通,保留了许多古越语的音词语调,也有浓浓的苗瑶语族痕迹。用衢县土话念唐诗、读古文,音韵更合,文味更佳。

像这样"城里话""乡里话"截然不同,仿佛两个民族的语言,天下唯有衢州地区如此(顺便说一下,柯城话和杭州话上海话风格一致,是一种融合外来语;衢县常山开化龙游的语言是一脉相承的;江山话又是另成一派,衢州是各系语言的战国时代,这当中很多有趣的地方,限于篇幅已然超长,不敢展开)。

山有木兮木有枝┃情人节六个梦之四:远古情悠悠。有一首古老的歌谣《越人歌》。讲述一个很优美的爱情故事。这是古代版的《死了都要爱》。

有一首古老的歌谣,叫《越人歌》。其实,《越人歌》使用的语言是古代越族的通用语,古越语的发音属于汉藏语系中最为古老的苗瑶语族,用历史比较音韵学的方式是可以破解的。《越人歌》的词律是两句排比,双声的咏叹味道很明显。

山有木兮木有枝┃情人节六个梦之四:远古情悠悠。有一首古老的歌谣《越人歌》。讲述一个很优美的爱情故事。这是古代版的《死了都要爱》。

有一首古老的歌谣,叫《越人歌》。

这首歌很短,全文如下:"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这首歌起源于刘向《说苑》(卷十一·善说篇)中的记载:

夫鄂君子皙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极莨芘张翠盖而检犀尾,班丽褂衽,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歌辞曰:"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谌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于是乃召越译,乃楚说之曰:"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子皙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这是一个很优美的爱情故事:

春秋时候,鄂君子皙是楚王的弟弟,坐船出游,有一个爱慕他的越人船夫,抱着船桨对他唱歌。歌声悠扬缠绵,委婉动听,打动了鄂君子皙,当即让人翻译成楚语,这便有了这首《越人歌》之词。鄂君子皙明白歌意后,非但没有生气,还走过去拥抱船夫,给船夫盖上绣花被,愿与之同床共寝。

我先像个历史系老夫子,简单地把《越人歌》直译成白话文吧:

今夜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呀,

我竟能在河中漫游;

今天是怎样的一个日子啊,

我竟能与王子同舟。

含羞感受爱意呀,

请别笑话我意乱如麻;

心绪纷乱不止呀,

一心牵挂在王子身旁。

山上有树木呀树木有枝丫,

心中喜欢你呀你却不知吗?

也可以如席慕容的诗那样,把《越人歌》意译得令人意乱情迷:

灯火灿烂 是怎样美丽的夜晚

你微笑前来 缓缓指引我渡向彼岸

那满涨的潮汐 是我胸怀中盈盈的爱意

怎样美丽而又慌乱的夜晚啊

请原谅我不得不用歌声

向俯视着我的星空 轻轻呼唤

星群集聚的天空

总不如 坐在船首的你 光华夺目

我几乎要错认 也可以拥有 靠近的幸福

从卑微的角落 远远仰望

水波荡漾 无人能理解我的悲伤

所有的生命 在陷身之前

不是不知道 应该闪避 应该逃离

可是在这样美丽的夜晚里啊

藏着一种渴望 却绝不容许

只求 只求 能得到你目光流转处

一瞬间的爱怜 从心到肌肤

我是飞蛾 奔向炙热的火焰

燃烧之后 必成灰烬

但是如果不肯燃烧

往后我又能 剩下些什么呢

除了一颗 逐渐粗糙 逐渐碎裂 逐渐在尘埃中 失去了光泽 的心

我于是扑向烈火 扑向命运 在暗处布下的诱惑

用我清越的歌 用我真挚的诗

用一个 自小温顺羞怯的女子

一生中 所能为你准备 的极致

在传说里 他们喜欢加上美满的结局

只有我才知道 隔着雾湿的芦苇

我是怎样目送着你渐渐远去

当灯光逐渐熄灭 歌声停歇

在黑暗的河流上 被你遗落了的一切

终于只能成为

星空下 被多少人 静静传诵着的

你的昔日

我的昨夜

当然,把《越人歌》翻译成英文诗,也是一样摄人心魂:

Lost track oftime?

Qian boat midstream;

what day is today?

With the prince in a boat.

Shameis good,

not very ashamed,

zi. My heart fills with longing,

know the prince.

The hill there are trees and branches,

you are not a gentleman。

然而,《越人歌》本身也是由越人的歌声中翻译过来的。数千年来,人们读的都是鄂君子皙让人翻译的楚语版。《越人歌》的原版渐渐被人所忘却。

那么,《越人歌》的越人语原版意思又是怎样的呢?先让我们来看看这首歌的原音重现:

"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谌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这段话是古越语发音。这就是古人的智慧了,这是用汉字记录了越语的音节。虽不知所云,好歹也是记录下来了原汁原味的读音。就这样神奇地保留了三千年。给后人留了一个浪漫的想象。

《射雕英雄传》里的九阴真经总诀,那个"哈虎文钵英"什么的,也是把梵语的话音用汉字来记录。估计金庸也是受了《越人歌》记音方式的启发。

因为古人的雅兴,记下了原歌原音。所以现在的《越人歌》是以两种歌体、两种文本并存传世的:既是一首越歌原作,又是一首楚译越歌。也感谢刘向在记存歌词的汉语译意的同时,保留了这段生事之当时人们用汉字录记的越人歌唱的原音。

关于《越人歌》,已有无数演绎,自不赘言;而对于这个尤为难得的"蛮夷鴂舌"的越语原文,却几乎无人过问。越人歌原词为三十二个音节,翻译成楚歌后变成了五十四字,成了标准的楚辞风味,再创作的痕迹非常明显。《越人歌》那三十二个字的本来含义如何?原歌的语法结构、音韵格律、艺木风格与楚歌译文有何异同?这些问题都随着古越人历史音响的消逝而成了千古难解之谜。

三千年过去了,语言在发展,发音在变异。这段奇异的《越人歌》古越语版,用现在的文字、现在的普通话读音去念,更加是莫名其妙、难解其意的。

其实,《越人歌》使用的语言是古代越族的通用语,古越语的发音属于汉藏语系中最为古老的苗瑶语族,用历史比较音韵学的方式是可以破解的。它的语言特征今天可以追溯,它的篇章结构可以分析,它的字词大体上可以考得。古越语和一种古老的客家话很接近。那就是畲语。

畲语就是畲族人使用的语言。晚清以来,随着畲族融入汉族社区,大多数畲族转说客家话等汉语语系。真正的畲语,被称为"活聂",现在也很少人说了。畲族所操的是接近瑶族布努语的炯奈话,属苗瑶语族。最标准语的畲语是福建福安地区的畲语。

虽然畲族千年以来从广东凤凰山散布到半个中国,畲语只是以语言岛的形式零散掌握在各地畲族人中,并且畲族没有文字,但天下畲族人的畲语却保持着高度的互通度。畲语在一千多年里几乎没有进化混杂,这种活化石般的语言现象几乎是人类奇迹。

"来嬉(SI)哇不管早晏(AN)(滥兮抃草滥),同(DONG)他(GI)撑(QIAN)船(SHUE)到水中央(予昌枑泽)。他竟和我同舟(予昌州),撑着舟交关难为情哇(州谌州焉乎),晓否得他会不会骂我哦(秦胥胥缦予乎)。快点(AOSAO)和他谈明我的感情吧(昭澶秦)有吮(SHEN)就好(逾渗惿),随他心里哈冷想(随河湖)"。

没办法,我翻译时展开了一些,还标注了些拼音读音,因有些衢州畲语特有的发音,汉字中无对应的音。如"SI",玩的意思,勉强对应嬉字,意合音不合。如衢州话的"他"念GI,相当于古汉语的"其"或"渠",但发音还是有微小不同。

由此看出楚语版的翻译是意译再创作,文笔修辞比原始版优雅多了。不过意思上有些改写了。最后两句更是胡乱发挥,完全没了劳动人民朴实的语言风格。

一首流传三千年的歌谣,一旦成文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到了今天,《越人歌》早已和楚语版的再创造融合一体,成为了千年存在的永恒。

我自小迷恋《越人歌》的楚辞风,可是我也向往有一天,真正发掘出《越人歌》的古越语版的越地风致。这首歌不应是庙堂钟鼎的雍容,而必须是舟棹放歌的清越。

好吧,那么我再按越语原音本意,翻译一个《越人歌》的摇滚版:

舟在水上行,我看着你。

而你在身边,与我同行。

且放下羞色,我靠近你。

放你在心底,若即若离。

忘却了天地,我走向你。

一生为一刻,我的真情。

是的,其实真正的越人歌,就是这般如烈火般燃烧。只有一舟渡河的这么一点时间,一旦犹豫终身错过。这一刻越人完全忘记了身份的贵贱、不在乎明天的结局。越人愿意为爱痴狂,愿意放下羞怯,愿意魂飞魄散。只为抓住这一秒的永恒、留住这永恒的一秒。

就如小郭襄看到杨过跳下山崖,想也不想跟着跳下。就是这种心情。你若问她为什么这么傻,她是说不清楚的。

我想起了另一首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两首诗歌相隔一千多年,而这份焚心以火何其相似。我情愿把终身托付给他,纵使被他无情地抛弃,我也决不后悔,毫不羞愧。

这就是古代版的《死了都要爱》:把每天当成是末日来相爱,一分一秒都美到泪水掉下来。不理会别人是看好或看坏,只要你勇敢跟我来。

《越人歌》后来的故事画面也是很美:"鄂君子皙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王子为这个傻傻地为爱不顾一切的越人披上衣服,拥而同行,然后就躺到一个被窝里去了。

死心眼的人会问:再然后呢?这个问题我打死不答。是呀,爱不用刻意安排,享受现在。别一开怀就怕受伤害,许多奇迹,我们相信,才会存在。如此美丽的画面之后,我宁可不问、不想,假装这一刻就是地老天荒。

民国时有大师考证说,这个越人应该是男的,这是一个美丽的断背山。我对此说也是打死不认。我的脑海中只有一个画面:清清的江水,悠悠的小舟,谦谦的王子,痴痴的船娘。过把瘾就死。死了都要爱。

不过《越人歌》的故事背后,确然还派生了一个优美的homosexual故事:楚国襄成君册封受爵那天,身着华服伫立在河边,好生玉树临风。楚大夫庄辛经过,见了他心中欢喜,于是上前行礼,想要握他的手。襄成君忿其越礼之举,不予理睬。于是庄辛就给襄成君讲述了这个《越人歌》的故事。襄成君也被越人歌故事感动了。庄辛进而问襄成君:鄂君身份高贵仍可以与越人船夫交欢尽意,我为何不可以握你的手呢?襄成君当真答应了他的请求,将手递给了他。庄辛逆袭勾搭成功。

楚越之间,江南之韵,杏花之妍,春雨之媸。各种翻译各人各有所爱。对我个人来说,楚语版固然婉转浓郁,我更爱越语版的古朴率真。一如衢州女子特有的爽快:快人快语,大气干脆。我也爱越语版的爱情态度。一如衢州女子特有的豁达:敢爱敢恨,旺夫宜子。

衢州女人的性格双重性非常鲜明:既有对爱情的飒爽,又有过日子的委婉;她们都很独立持家,却又把男人当天。衢州男人都被女人宠坏了。衢州最好的特产不是勤快保姆而是极品媳妇。而这又是另一篇需要上万字文章的内容了。这个话题姑且放下。

《越人歌》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篇楚辞文学。

《越人歌》也是中国第一首使用苗瑶语系地方语言的古老民歌。

《越人歌》还是中国第一首采用用汉字注音保留原声的原始歌谣。

《越人歌》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俗民间故事。

《越人歌》是中国文学史上可考的第一首七言诗体。

《越人歌》还是中国有史记载的最早的同性恋案例。

《越人歌》可能是自古以来被谱曲次数最多的一首歌了。

就是现在,给《越人歌》谱曲翻唱的版本也是灿若繁星、层出不穷:有网络歌手河图的清唱版本、有杨青配曲的古琴琴歌弹唱版本,还有KAISER版《越人歌》、灿白文《越人歌》……最为传唱的是电影《夜宴》插曲《越人歌》。

我为《夜宴》中唱《越人歌》时那个穿白衣戴面具的舞蹈迷的如痴如醉。歌词完全是《越人歌》词,这没什么好说的。对曲子却觉得有点串味了。曲子完全是按楚国宫廷音乐的调子来的,当然也很好听,但是却完全没有了越人的山野风情。而且一开腔,听起来怎么都像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的调子,分明就是抄袭的嘛。读者可以网上搜了这两首歌听一下。

电影中周迅表演时完全是一副怨妇的神色,加上幽缓如哀乐的曲调,这也完全背离了《越人歌》的意境。这在当时我就提出过了,没人肯听。其实我觉得衢州人周迅如果能用衢州话演唱《越人歌》,会有意向不到的神秘效果。

《越人歌》的词律是两句排比,双声的咏叹味道很明显。歌词结构是七字一句,四句体,四句为一条。中间加上假声语气词。这点和畲词唠歌居然完全暗合。

畲歌起源于三千年前的古越语情歌,与春秋时期的"郑声"、汉晋时代的"乐府"、"子夜歌"和唐宋以来的"竹枝词"、"畲田调"一脉相承,是中国非常古老的化石级民歌。畲歌追求恬静、纤嫩、清秀、古朴。颇有古意。畲歌也是七字一句,四句一条,讲究畲语押韵、也是间夹畲族假声唱法。

古越人和畲族一脉相承。近代史学家根据史籍和史迹进行考证,对比古越人和今天畲族在分布地域上的对照、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的偶同;并且从族称义音的演变、古越人的先祖传说也在畲族中流行的现象推论,发现越族和畲族有相近的语言、共通的传说、共同的生产方式,共同的风俗习惯等,得出结论:畲族就是古越人的后裔。

古越人中有盘瓠的传说。据《后汉书·南蛮传》、晋干宝《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帝喾高辛氏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盘,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后盘瓠助帝喾取犬戎吴将军头,帝喾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南山,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

有意思的是,畲族也有盘瓠的传说。传说畲人始祖盘瓠因为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三公主为妻,婚后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四女姓钟,子孙逐渐繁衍成为畲族。盘瓠传说不但家喻户晓,而且载入族谱为"祖图"。

越人在先秦时居于东夷徐地、楚国东南直至南岭一带。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6 年)越人后裔南海王织的封地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这支古越人成为越人中苗瑶族的一支,自古畲族自称 "畲瑶"、"瑶"、"瑶家"、"山瑶"、"瑶人"等等跟瑶族密不可分的称呼。

畲族是一个迁移的民族。岭南古越人中,有一支居住在闽、粤、赣三省结合部的苗瑶族中,分出了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发祥地的畲族。畲族的形成与汉初的越人后裔南海王织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公元7世纪初畲民主要生活在粤、闽、赣边界山区。畲族各姓宗谱均称祖籍是广东潮州凤凰山。畲族古籍《高皇歌》有"凤凰山上安祖坟荫出盘蓝雷子孙山上人多难作食分掌潮州各乡村"、"福建官差欺侮多搬掌景宁挪云和景宁云和浙江管也是掌在山头多"的记述。

隋唐之际,畲族开始走出凤凰山区,向北向东迁徙。畲族从宋代开始陆续进入闽中、闽北一带迁徙,明代是畲族大量入迁浙江的时期。约在明清之际时始大量出现于闽东、浙南等地的山区。

畲族从福建迁到浙江基本上是一家一户或几家几户逐年迁移没有固定的路线。最早的记载是《唐朝元皇南泉山迁居建造惠明寺报税开垦》一文记述的唐永泰二年丙午岁雷太祖进裕公一家五人与僧昌森、子清华二人,从福州罗源十八都苏坑境南坑,一同来到浙江处州青团鹤溪村。按入迁始居地认祖雷姓尊"包凤祖",蓝姓尊"四格祖",钟姓尊"山外祖"。

"畲"的意思是指开垦了二、三年的熟田。出自诗经的《尔雅·释地》"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在《诗经·周颂·臣工》中也有"如何新畲"的句子。作为动词的意思是火耕,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

"畲"字衍化为族称所用,始于南宋时期,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刘克庄在《漳州谕畲》中记载:"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这是称畲族的开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地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官方称为畲民。畲族又自称"山哈",这与迁徙历史有关。"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

其实中国古代对民族的划分不是很精细。畲族一直是和苗瑶一起被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正式的名称还是到195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个单一的少数民族,取名"畲"为法定的族称,是"一人一块小田"的意思,意为新中国每个族人都拥有了一片小田地。

畲家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龙头,这也是畲族图腾的主要标志。畲族居民仍以盘、蓝、雷、钟为主要姓氏。

畲族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有祭祀、丧礼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舞蹈。畲族舞蹈多见于做功德、"拔伤"、"打癀"、祭祖等活动。主要是师公口吹龙角,手舞灵刀,在锣鼓敲打声中,边唱(或念)边舞,有独人、双人、四人或集体舞,舞姿舞步多为狩猎动作。

畲族没有文字但是发明了很奇特的"歌字":借用汉语语音在编写畲歌时使用。例如畲歌歌词中"亻"就是站、立的意思;"奴共"就是同、与、对、和的意思;"侩"就是可以、行、会的意思;"伓"就是不会、不可以、不能的意思;"纽"表示一枝、一朵的意思;"掌"表示住、回的意思;"娚"表示玩、对歌、谈、聊天的意思。这类"歌字"有上百个。有点像拿汉字来做游戏,创造了一点畲人之间会心的小秘密。

衢州土话受福建话和畲语的影响比较大,保留了很多古越语、客家话的特征。

事实上,衢州是一个语言上非常特别的地区:因为衢州柯城"城里话"属于吴语语系,是历史上多次南迁人群带来的融合语言。而真正衢州当地话(又叫"衢县土话"或"衢县乡里话")则才是真正积淀深厚的古语,和闽粤语有更多相通,保留了许多古越语的音词语调,也有浓浓的苗瑶语族痕迹。用衢县土话念唐诗、读古文,音韵更合,文味更佳。

像这样"城里话""乡里话"截然不同,仿佛两个民族的语言,天下唯有衢州地区如此(顺便说一下,柯城话和杭州话上海话风格一致,是一种融合外来语;衢县常山开化龙游的语言是一脉相承的;江山话又是另成一派,衢州是各系语言的战国时代,这当中很多有趣的地方,限于篇幅已然超长,不敢展开)。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