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爱思哲教育培训学校校长葛新飞分析认为,以前南京一些知名公办学校,比如树人中学的好班还可以与南外抗衡,均衡分班,统一师资调配后,公办校对于优质生源的吸引力有所降低,客观上导致南外、民办外校更热。
新华调查
新学期刚开学,南京市级机关的何先生就为女儿的课外培训陷入焦虑。何先生的女儿今年六年级,即将小升初的她成绩优秀。老师觉得孩子可以冲一冲南京外国语学校,他于是暑假决定给女儿报一个冲外培训班。
经多方打听,何先生把目光集中在南京两家知名培训机构。
第一家是"李老师工作室"。一到目的地,就看到工作室外面的宣传板上贴着一张张已考上南外孩子的照片。从照片中看出,在刚过去的冲击南外考试中,这个培训机构颇有收获。不大的工作室里挤满家长,大多数都是四、五年级提前预约培训的。
好不容易轮到何先生,一听说六年级培训,接待他的女老师说,"你报得太迟了,我们这边六年级秋季班名额早就满了,你等寒假班吧!""前几年从来没说报名难啊?"何先生很奇怪,因为报名前,他先后咨询了六七位经历过小升初的家长,没人提过报名难的事,他以为只要花钱就能上课。这位女老师说,今年报考南外的学生特别多,学员爆满,师资有限,实在没办法。
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来自普通小学,培训机构看不上?或者是培训机构的"饥饿营销"?疑惑间,工作室来了一对母子。谈话中得知,小男孩来自南京一所知名小学。四、五年级参加过各种竞赛,获得不少荣誉,比如英语一个省级一等奖,数学竞赛全国二等奖等,但与何先生一样,牛娃也没获得入学资格,只有一个"等"字。
于是,何先生又来到河西一家名为爱思哲的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表示,他可以在周末参加机构的集中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决定是否可以参加培训。开学前最后一个周末,他带着孩子赶到现场。工作人员说,当天有100多人报名考试,此前已有500多个孩子获得入学资格。
等待中,何先生与周围人聊天,发现参加当天考试的孩子来自南京各地,大家目标相同,希望通过校外培训冲击一所好中学。
提心吊胆两天后,何先生收到机构的录取电话。但在选班上犯了难,机构提供的培训时间与女儿的另一个培训班时间冲突。虽然这样,他还是赶紧交钱报名。在与工作人员核对时间段时,一位老师急匆匆过来说:"报名学生太多,学校决定再加几个班。"看现场架势,何先生连换班的勇气都没了。
不仅"冲外"机构红火。南京各大知名奥数培训机构也依然火爆。"本来计划到六年级就把儿子的奥数课停掉,一心准备南外冲刺,但看看今年被一些知名民办外校录取的学生,基本都有奥数杯赛证书,感觉奥数这根弦还是不能放松。如果明年南外报名人多,摇号摇不上,还可以凭奥数证书上民办外校。"
说这话的是南京拉萨路小学六年级郑同学的妈妈。这位妈妈对南京今年小升初情况了如指掌。"听说六年级上学期的竞赛证书含金量最高,大家都不敢懈怠。"郑妈妈说,暑假和小郑一起在南京一家知名奥数培训机构参加奥数竞赛集训的孩子,都在继续奥数培训,没有一个放弃的。小郑在四、五年级参加过省、全国奥数、英语竞赛,英语获得过全国一等奖,但数学只有三个二等奖证书,本学期全力冲刺一等奖。为此,郑妈妈给儿子报了三个奥数班,每天忙到晚上11点,"想在升学中多一点资本,只能让孩子多苦一点,没办法。"
2017年秋季学期起,南京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论公办民办,一律要求均衡分班。从具体实施来看,南京各区也都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此前,南京已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应严格落实"六不"要求:即不得进行违规和虚假招生宣传(包括初中校进小学、小学进幼儿园进行招生宣传),不得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合作组织以择优、选拔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测试;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不得以任何名义分设实验班、重点班、快慢班等,应均衡师资、均衡生源;不得以任何名义提前签约录取学生;不得以政府、单位、基金会等名义收任何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或其他费用。
教育部门希望通过均衡化分班,取消公办校的实验班、星光班、科创班等班级,减轻学生负担。但从校外机构的火爆、家长的焦虑来看,减负的效果似乎并没有期待的那么明显。
南京爱思哲教育培训学校校长葛新飞分析认为,以前南京一些知名公办学校,比如树人中学的好班还可以与南外抗衡,均衡分班,统一师资调配后,公办校对于优质生源的吸引力有所降低,客观上导致南外、民办外校更热。由此引发与南外、民办校升学相关的培训机构火热也在情理之中。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民办校希望拥有好生源,但又不允许考试,怎么办?只能通过孩子提供的申请材料进行筛选。虽然碍于教育部门的规定,学校的招生通知上不说要看校外证书,但孩子提供了就可以看。毕竟仅看校内表现很难区分生源,现在一个班近一半都是三好学生。"南京一所名小的家长表示,今年南京一家民办校在区外优录的学生,基本上都有奥数竞赛证书。"以前学生只要在校内全优全三好,就可以参加这所学校的入学考试,现在改成面试,校内全优全三好,没有奥数证书的孩子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你说校外证书的分量是轻是重?"
"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从国家的宏观政策来说,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也是政府的应尽义务。但单纯从教育角度而言,客观上存在竞争,有的学校生源好,其结果也好,形成良性循环后就产生优质生源的集聚效应,便成了家长心目中的好学校。你要教育均衡化,公办校招收学区生,别无选择,但民办校需要向社会招生,不给考试怎么办?看材料、看证书,优录生源无可厚非。"南京专门研究中小学教育的永和教育工作室负责人说,原来一些公办校分层化教学,一些实验班、科创班可与民办校抗衡,现在均衡化了,优势也不存在了,民办校更热,民办校的招录风向,给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无限商机。这可能也是教育部门在出台政策时没有料到的。
本报记者刘艳元黄红芳
配图: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