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就是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小姐,嫁给了荣国公贾源的长子贾代善,生有贾赦、贾政两个儿子和贾敏等多个儿女。对这件宝贝的描述出自,贾母携刘姥姥等一众女眷逛大观园时,来到了林黛玉的潇湘馆。

▲ 李婷饰演贾母
贾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被大家称为"老祖宗"、也称史太君。她是贾家荣、宁二府中最大的家长,也是权位最高者。贾母福寿双全,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
她有满堂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重孙女、重孙媳妇孝敬她;有数不完认不清的丫环、婆子、小厮服侍她。特别是掌家的孙媳妇王熙凤千方百计地孝顺她、讨好她,使贾母享尽天伦。

贾母娘家姓史,《护官符》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指的就是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
贾母就是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小姐,嫁给了荣国公贾源的长子贾代善,生有贾赦、贾政两个儿子和贾敏等多个儿女。贾宝玉是她的孙子,林黛玉是她的外孙女,史湘云是她的侄孙女。

贾母初嫁到贾府时,正处荣国府鼎盛之时,曾躬逢几次金陵接驾的盛典。她一直是荣府家政的主持人,直到年纪大了,才渐渐交给了王夫人、王熙凤掌管家务。此外,贾母对艺术的赏鉴,也表现的很是清雅脱俗,她的所藏之物中就有很多不凡之物,她也从不吝惜把这些"宝贝"送给她疼爱的亲人。
其中三件贾母所展示过的"宝贝"很值得我们一说,它们分别是"软烟罗"、"凫靥裘"、"雀金呢",件件都算得上是稀世珍品。
软烟罗
对这件宝贝的描述出自,贾母携刘姥姥等一众女眷逛大观园时,来到了林黛玉的潇湘馆。因见黛玉房中窗纱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换新的。贾母看到院子里没有桃杏树,竹子已是绿色,觉得再用绿纱反倒不配,于是想到了用银红色的软烟罗来糊。

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这样珍贵的纱料连薛姨妈都表示:"别说凤丫头没见,连我也没听见过。"刘姥姥更是念佛道:"我们想它作衣裳也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
通过这段描写可以看出贾母对色彩搭配以及布料研究颇有见解。

凫靥裘
贾母有一个习惯,对模样较好晚辈独有偏爱,宝玉、黛玉二人自不必多说,薛宝琴就是其中一个。
贾母初见宝琴就十分喜欢于是留她与自己同宿,并且把珍贵的"凫靥裘"送给了宝琴,连素日里平稳大方的宝钗都产生了几分妒忌。这件凫靥裘一般人还以为是孔雀金线织的,只有史湘云识货:"那是野鸭子头上的毛织的。"

宝琴穿者这件凫靥裘光彩照人,在"披裘踏雪折梅"一景中,与穿大红猩猩毡的宝玉红绿呼应,构成《红楼梦》中经典的唯美画面。
有一次冬天下雪,一大早园中姊妹们联即景诗,宝玉跑去栊翠庵向妙玉借几支红梅。这时贾母听闻他们玩的高兴也来凑热闹,在途中看到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

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贾母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象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
一语未了,只见宝琴背后转出一个披大红猩毡的人来。贾母道:"那又是那个女孩儿?"众人笑道:"我们都在这里,那是宝玉。"贾母笑道:"我的眼越发花了。"说话之间,来至跟前,可不是宝玉和宝琴。
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着一件凫靥裘褂,为圆领、对襟、平袖、后开裾式,身长145.5厘米,褂面是用长9.5厘米,宽6.2厘米的凫靥裘一块压一块的拼缝而成,大约需要720块。
这件凫靥裘褂在移动时随着方向变换,闪现出不同的颜色,有时是蓝绿色,有时泛出紫色,光彩夺目,可以想象它的珍贵。
雀金呢
一日天气阴冷,贾母命鸳鸯把昨儿那一件乌云豹的氅衣给宝玉。鸳鸯答应了走去,果然取了一件来。宝玉看时,金翠辉煌,碧彩闪烁,又不似宝琴所披凫靥裘。
只听贾母笑道:"这叫作雀金呢,这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这么珍贵的外邦贡品可惜让宝玉不防后襟子上烧了一块,雀金呢的工艺精巧,世间希有人能补它。后来还是心灵手巧的晴雯卧病拿孔雀金线就像界线一样修补好了。
"雀金呢"光听名字就能感受到它的异常珍贵。
除了以上三件珍宝外,《红楼梦》中还有很多对贾母的日常起居、饮食以及服饰方面的精彩描写,处处体现了贾母所用之物的珍贵与讲究。贾母是一个诗礼簪缨之族的贵夫人,她见多识广,很有修养。她的一生体现了古代仕族官侯之家的贵族品味。
想要了解更多《红楼梦》中的精髓,除了日常自行翻阅外,请多多关注本公众号,会有良多收获!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微信公众号有更好看的内容,请关注:"湖山书苑" hssy6a(长按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