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这栋楼一年四季蚊子扑脸 驱蚊偏方其实大多不靠谱_北京时间

大连这栋楼一年四季蚊子扑脸 驱蚊偏方其实大多不靠谱

专家点评:从实验结果来看,大蒜驱蚊有一定效果,可能是因为蚊子对这种气味不太喜欢,也可能是因为大蒜散发出来的味道会对蚊子的嗅觉系统产生影响,干扰蚊子对人体体液和气味的判断。

大连这栋楼一年四季蚊子扑脸 驱蚊偏方其实大多不靠谱

核心提示:这些蚊子确实给居民增添了不少烦恼,您有什么驱蚊高招吗?

提起蚊子,它们可并不受人待见。蚊子一般都是夏天里的常客,但生活在大连甘井子区玉镜路30号楼的居民,他们一年四季都与蚊子"相伴",甚至大冬天,楼道内成群的蚊子都"撞脸",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三四年。那么这些蚊子从哪里来?记者接到市民打来的电话后,对此进行了探访。居民家一年四季点蚊香。

近日,家住泡崖小区玉镜路30号2单元的居民张女士称,家里楼道内的蚊子特别多,楼内居民不堪其扰,甚至大冬天楼道内的蚊子成群,居民在楼道内走蚊子都能"撞脸"。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三四年的时间。"正常一般都是夏天有蚊子,可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蚊子!"张女士说,这些蚊子聚在走廊的窗上和墙面上密密麻麻的,她甚至一想起来头皮都发麻。张女士告诉记者,她们家住二楼影响尤其严重,家里天天晚上打蚊子,一年四季都点蚊香,根本都没办法睡觉。楼道内蚊子成群嗡嗡响。记者来到了张女士家所在的居民楼探访,一进楼道就感到有蚊子在周围嗡嗡的飞。记者走上一楼台阶,看到走廊窗户上以及墙面上到处遍布着被打死的蚊子。记者仔细凑近楼道内的窗玻璃,几十只个头不小的蚊子飞来飞去。"一开门蚊子就跟着进家,我们平时没事儿不敢出门。"张女士家住二楼,楼层矮所以受灾最严重。张女士的母亲说,楼上邻居随便在楼道内的玻璃上按了一下,数了数按死了28只蚊子。记者了解到,这个单元一共6层,整栋楼大约15家住户。提及这楼内的蚊子,这栋楼的居民都有苦难言。追问:这些蚊子从哪里来?

这些蚊子到底从哪来?在记者的追访下,居民们告诉记者,楼道内蚊子泛滥的原因可能是来自一楼的暖气管道。在这个单元楼内的一楼没有住户,却有一个蓝黑色的大铁门,居民们说,这个铁门里是暖气管道。"曾有邻居打开过这个铁门,一打开里面蚊子扑面而来。"张女士说。

记者试着打开了铁门后,一股刺鼻的霉味扑面而来,里面有几根管道,管道的四周堆满了废旧纸壳等杂物。里面的潮气很大,管道周围也确实隐藏着很多的蚊子。

采访过程中,记者也针对此事向小区物业了解了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他们了解,这些蚊子确实来自楼道内的暖气管道。"暖气管道周围有积水而且暖和,蚊子又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工作人员说,暖气管道物业没有办法进行改造处理,所以目前,他们只能等天气暖和些,安排工作人员专门去进行灭蚊。

住在三楼的杨先生说,以前试过往楼道内喷药灭蚊子,当时挺有效果,但过段时间蚊子又出现了。

这些蚊子确实给居民增添了不少烦恼,您有什么驱蚊高招吗?

小编发现网上有不少驱蚊"秘方,这些"秘方"真的有效吗?蚊子真的会闻风丧胆吗?小编进行了实测,结果发现民间偏方大多不靠谱。想有效驱蚊,还是得靠驱蚊花露水、防蚊液等。

方法一:维生素B1驱蚊法

不少网友推荐用维生素B1融入纯净水,制成高效无毒驱蚊水,既健康又实惠。然而,这种自制"驱蚊水"真的有用吗?晨报进行了现场实验。

实验过程:首先取三片维生素B1,让其和温水以1:60的比例调配好,待到维生素B1充分溶解到水里,混合均匀。实验人员戴上手套,露出4cm×4cm的方形缺口,将混合溶液均匀涂抹在手背裸露的缺口上,待晾干后将手伸入蚊笼,立即有大量蚊子猛烈进攻,停在手背上,开始叮咬。实验人员不停抖动,蚊子依旧牢牢地叮在手背上。

实验结果:维生素B1驱蚊法没有任何效果,蚊子不受任何影响。

专家点评:网上流传已久的"维生素B1驱蚊法"是说"维生素片和清水以1:100的比例混合",正常来说,维生素B1片的浓度越高,效果越好。但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并没有明显效果。另外,从结构上分析,维生素B1很容易溶解于水,本身结构不稳定,怕热,见光易分解。

方法二:芝麻油驱蚊法

实验过程:实验人员将芝麻油均匀地涂抹在手背上,待风干后,戴上留有4cm×4cm方形缺口的手套,伸入蚊笼进行实验。随后观察到,只有少量蚊子停靠在手背裸露的缺口处,其中不少是短暂停靠后立即飞走。实验每隔半小时测试一次。半小时后,实验人员再次将手伸入蚊笼内,开始有蚊子陆陆续续停在手背上,而且数量越来越多。

实验结果:芝麻油有一定驱蚊效果,但极为有限。

专家点评:芝麻油的味道比较浓,而且比较油,难以风干。它的这两个特点可能会对驱蚊效果有影响。

方法三:食用醋驱蚊法

实验过程:实验人员取少量醋,将其均匀地涂抹在手背上。待风干后,戴上留有4cm×4cm方形缺口的手套,伸入蚊笼进行实验。手才伸进去不久,大量蚊子飞舞,不断向手背扑去。2分钟不到,实验人员就被叮咬到,手上发红起包。

实验结果:食用醋对蚊子没有影响,没有驱蚊效果。

专家点评:醋能驱蚊的说法并不可靠,也没有科学依据。实验中可以发现,醋的气味很浓重,也很刺鼻,但蚊子和人对气味的反应不同,醋的气味很明显不会影响蚊子对人体自身气味的判断。醋主要还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方法四:薄荷驱蚊法

实验过程:取三片薄荷叶子,将其捣碎揉出汁液。实验人员将汁液均匀地涂抹在手背上。汁液风干得很快,戴上留有4cm×4cm方形缺口的手套后,实验人员将手伸入蚊笼内进行实验。前五分钟内,蚊子均没有停留在手背裸露的部位,十分钟后,大量蚊子开始叮咬,防蚊效果丧失。

实验结果:薄荷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但效果甚微。

专家点评:薄荷、薰衣草等植物由于自身会散发气味,确实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但是因为其生物活性较低,驱蚊效果并不明显。而且一些植物的叶子需要揉烂了才会有香味产生,所以想真正驱蚊不能指靠薄荷等植物。

方法五:八角驱蚊法

实验过程:先取两枚八角,泡于温水中。半小时后,实验人员将溶液均匀地涂抹在手背上,待风干后,戴上留有4cm×4cm方形缺口的手套,伸入蚊笼进行实验。手刚一伸进去,就有大量蚊子聚集在手背裸露的地方,蚊子丝毫不为之所动。

实验结果:八角驱蚊没有任何效果,不可行。

专家点评:从实验来看,八角浸泡温水后,并不起驱散蚊子的效果。但也不排除味道没有完全散发出来的原因,或许高温水煮后会略微有些效果,但总体而言,这种方法也不可信。

方法六:大蒜驱蚊法

实验过程:取四瓣大蒜,将其充分捣碎,取捣碎后的汁液。实验人员将汁液均匀地涂抹在手背上,待风干后,戴上留有4cm×4cm方形缺口的手套,伸入蚊笼进行实验。半小时内,我们观察到:有少数蚊子停落在裸露的缺口处,开始叮咬,少部分蚊子短暂停留后立即飞走。

实验结果:大蒜驱蚊有一定驱蚊效果,但效果一般。

专家点评:从实验结果来看,大蒜驱蚊有一定效果,可能是因为蚊子对这种气味不太喜欢,也可能是因为大蒜散发出来的味道会对蚊子的嗅觉系统产生影响,干扰蚊子对人体体液和气味的判断。一定程度上看,大蒜浓度越高,味道越浓烈,可以延长有效驱蚊时间,驱蚊效果也会更好。总体上来说,大蒜效果比较有限,指望用大蒜来驱蚊也不大靠谱。

方法七:风油精驱蚊法

实验过程:实验人员取少许清凉风油精,将其均匀地涂抹在手背上,待风干后,戴上留有4cm×4cm方形缺口的手套,将手伸入蚊笼进行实验。实验从早上10点开始,每半小时测试一次。到10:30测试时,蚊子都避而远之,不停留在手背裸露的地方,没有发现被叮咬的情况,效果良好。到11点再次将手伸进蚊笼,蚊子开始叮咬,落在方形缺口中央位置,风油精的防蚊效果丧失。

实验结果:风油精具有一定的驱蚊效果,有效时间为1小时。

专家点评:风油精主要是利用气味来驱散蚊子,但效果有限。此外,风油精主要还是起到清凉的效果,实验中手的凉爽和微辣的感觉十分明显。

装纱窗用蚊帐来防蚊 抹花露水驱蚊更靠谱

根据实验结果,几种民间驱蚊"秘籍"依据驱蚊效果从强到弱可排列为:风油精、芝麻油、大蒜、薄荷、食用醋、维生素B1。

实验结果表明,网传的另类驱蚊方法和土偏方大部分是不靠谱的。中科院昆虫博物馆高级工程师袁建忠建议,市民平时要对房前屋后和居家周围的环境及时清理和打扫,清除各种积水和能积水的瓶瓶罐罐,使蚊子不能产卵生存;家里安装纱门纱窗,把蚊子挡在屋外; 对家里出现的少量蚊子可以使用电蚊拍和蚊香等予以"剿杀",也可在床上使用蚊帐;出门时穿浅色长袖衣服和裤子,裸露的皮肤涂抹驱蚊花露水、防蚊液等驱蚊产品。

袁建忠建议说,一般人被蚊子叮咬后,可以用牙膏在红肿处涂抹,能在数分钟内止痒。根据实践,薄荷味的牙膏效果更好。(综合半岛晨报、解放日报)

中国搜索百科

蚊子

蚊子是双翅目蚊科昆虫的统称,分布很广,种类很多,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录蚊虫共3亚科,35属,3300多种和亚种。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7亿年前的侏罗纪就已经演化出蚊子的始祖。而最早的化石证据则发现于白垩纪的岩层当中,大约有现存种类的三倍大。最初演化出蚊子的区域是在现今的南美洲,接着逐渐往北迁徙到劳亚古陆,接着再度往南迁徙到热带地区。现在,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雌蚊吸血及可传播黄热病、疟疾、丝虫病和登革热等疾病,在世界大部分的地区,蚊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每年约有7亿人被蚊子传染各种疾病,且每十七人中,就有1人死于被蚊子传染的各种疾病。尤其是在热带地区,多种传染病常借由蚊子传染给人类。但在大多数温带国家,被蚊子咬通常只会发痒,而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被传染疾病。》》更多关于蚊子的百科知识请点击中国搜索百科

大连这栋楼一年四季蚊子扑脸 驱蚊偏方其实大多不靠谱

专家点评:从实验结果来看,大蒜驱蚊有一定效果,可能是因为蚊子对这种气味不太喜欢,也可能是因为大蒜散发出来的味道会对蚊子的嗅觉系统产生影响,干扰蚊子对人体体液和气味的判断。

大连这栋楼一年四季蚊子扑脸 驱蚊偏方其实大多不靠谱

核心提示:这些蚊子确实给居民增添了不少烦恼,您有什么驱蚊高招吗?

提起蚊子,它们可并不受人待见。蚊子一般都是夏天里的常客,但生活在大连甘井子区玉镜路30号楼的居民,他们一年四季都与蚊子"相伴",甚至大冬天,楼道内成群的蚊子都"撞脸",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三四年。那么这些蚊子从哪里来?记者接到市民打来的电话后,对此进行了探访。居民家一年四季点蚊香。

近日,家住泡崖小区玉镜路30号2单元的居民张女士称,家里楼道内的蚊子特别多,楼内居民不堪其扰,甚至大冬天楼道内的蚊子成群,居民在楼道内走蚊子都能"撞脸"。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三四年的时间。"正常一般都是夏天有蚊子,可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蚊子!"张女士说,这些蚊子聚在走廊的窗上和墙面上密密麻麻的,她甚至一想起来头皮都发麻。张女士告诉记者,她们家住二楼影响尤其严重,家里天天晚上打蚊子,一年四季都点蚊香,根本都没办法睡觉。楼道内蚊子成群嗡嗡响。记者来到了张女士家所在的居民楼探访,一进楼道就感到有蚊子在周围嗡嗡的飞。记者走上一楼台阶,看到走廊窗户上以及墙面上到处遍布着被打死的蚊子。记者仔细凑近楼道内的窗玻璃,几十只个头不小的蚊子飞来飞去。"一开门蚊子就跟着进家,我们平时没事儿不敢出门。"张女士家住二楼,楼层矮所以受灾最严重。张女士的母亲说,楼上邻居随便在楼道内的玻璃上按了一下,数了数按死了28只蚊子。记者了解到,这个单元一共6层,整栋楼大约15家住户。提及这楼内的蚊子,这栋楼的居民都有苦难言。追问:这些蚊子从哪里来?

这些蚊子到底从哪来?在记者的追访下,居民们告诉记者,楼道内蚊子泛滥的原因可能是来自一楼的暖气管道。在这个单元楼内的一楼没有住户,却有一个蓝黑色的大铁门,居民们说,这个铁门里是暖气管道。"曾有邻居打开过这个铁门,一打开里面蚊子扑面而来。"张女士说。

记者试着打开了铁门后,一股刺鼻的霉味扑面而来,里面有几根管道,管道的四周堆满了废旧纸壳等杂物。里面的潮气很大,管道周围也确实隐藏着很多的蚊子。

采访过程中,记者也针对此事向小区物业了解了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他们了解,这些蚊子确实来自楼道内的暖气管道。"暖气管道周围有积水而且暖和,蚊子又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工作人员说,暖气管道物业没有办法进行改造处理,所以目前,他们只能等天气暖和些,安排工作人员专门去进行灭蚊。

住在三楼的杨先生说,以前试过往楼道内喷药灭蚊子,当时挺有效果,但过段时间蚊子又出现了。

这些蚊子确实给居民增添了不少烦恼,您有什么驱蚊高招吗?

小编发现网上有不少驱蚊"秘方,这些"秘方"真的有效吗?蚊子真的会闻风丧胆吗?小编进行了实测,结果发现民间偏方大多不靠谱。想有效驱蚊,还是得靠驱蚊花露水、防蚊液等。

方法一:维生素B1驱蚊法

不少网友推荐用维生素B1融入纯净水,制成高效无毒驱蚊水,既健康又实惠。然而,这种自制"驱蚊水"真的有用吗?晨报进行了现场实验。

实验过程:首先取三片维生素B1,让其和温水以1:60的比例调配好,待到维生素B1充分溶解到水里,混合均匀。实验人员戴上手套,露出4cm×4cm的方形缺口,将混合溶液均匀涂抹在手背裸露的缺口上,待晾干后将手伸入蚊笼,立即有大量蚊子猛烈进攻,停在手背上,开始叮咬。实验人员不停抖动,蚊子依旧牢牢地叮在手背上。

实验结果:维生素B1驱蚊法没有任何效果,蚊子不受任何影响。

专家点评:网上流传已久的"维生素B1驱蚊法"是说"维生素片和清水以1:100的比例混合",正常来说,维生素B1片的浓度越高,效果越好。但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并没有明显效果。另外,从结构上分析,维生素B1很容易溶解于水,本身结构不稳定,怕热,见光易分解。

方法二:芝麻油驱蚊法

实验过程:实验人员将芝麻油均匀地涂抹在手背上,待风干后,戴上留有4cm×4cm方形缺口的手套,伸入蚊笼进行实验。随后观察到,只有少量蚊子停靠在手背裸露的缺口处,其中不少是短暂停靠后立即飞走。实验每隔半小时测试一次。半小时后,实验人员再次将手伸入蚊笼内,开始有蚊子陆陆续续停在手背上,而且数量越来越多。

实验结果:芝麻油有一定驱蚊效果,但极为有限。

专家点评:芝麻油的味道比较浓,而且比较油,难以风干。它的这两个特点可能会对驱蚊效果有影响。

方法三:食用醋驱蚊法

实验过程:实验人员取少量醋,将其均匀地涂抹在手背上。待风干后,戴上留有4cm×4cm方形缺口的手套,伸入蚊笼进行实验。手才伸进去不久,大量蚊子飞舞,不断向手背扑去。2分钟不到,实验人员就被叮咬到,手上发红起包。

实验结果:食用醋对蚊子没有影响,没有驱蚊效果。

专家点评:醋能驱蚊的说法并不可靠,也没有科学依据。实验中可以发现,醋的气味很浓重,也很刺鼻,但蚊子和人对气味的反应不同,醋的气味很明显不会影响蚊子对人体自身气味的判断。醋主要还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方法四:薄荷驱蚊法

实验过程:取三片薄荷叶子,将其捣碎揉出汁液。实验人员将汁液均匀地涂抹在手背上。汁液风干得很快,戴上留有4cm×4cm方形缺口的手套后,实验人员将手伸入蚊笼内进行实验。前五分钟内,蚊子均没有停留在手背裸露的部位,十分钟后,大量蚊子开始叮咬,防蚊效果丧失。

实验结果:薄荷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但效果甚微。

专家点评:薄荷、薰衣草等植物由于自身会散发气味,确实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但是因为其生物活性较低,驱蚊效果并不明显。而且一些植物的叶子需要揉烂了才会有香味产生,所以想真正驱蚊不能指靠薄荷等植物。

方法五:八角驱蚊法

实验过程:先取两枚八角,泡于温水中。半小时后,实验人员将溶液均匀地涂抹在手背上,待风干后,戴上留有4cm×4cm方形缺口的手套,伸入蚊笼进行实验。手刚一伸进去,就有大量蚊子聚集在手背裸露的地方,蚊子丝毫不为之所动。

实验结果:八角驱蚊没有任何效果,不可行。

专家点评:从实验来看,八角浸泡温水后,并不起驱散蚊子的效果。但也不排除味道没有完全散发出来的原因,或许高温水煮后会略微有些效果,但总体而言,这种方法也不可信。

方法六:大蒜驱蚊法

实验过程:取四瓣大蒜,将其充分捣碎,取捣碎后的汁液。实验人员将汁液均匀地涂抹在手背上,待风干后,戴上留有4cm×4cm方形缺口的手套,伸入蚊笼进行实验。半小时内,我们观察到:有少数蚊子停落在裸露的缺口处,开始叮咬,少部分蚊子短暂停留后立即飞走。

实验结果:大蒜驱蚊有一定驱蚊效果,但效果一般。

专家点评:从实验结果来看,大蒜驱蚊有一定效果,可能是因为蚊子对这种气味不太喜欢,也可能是因为大蒜散发出来的味道会对蚊子的嗅觉系统产生影响,干扰蚊子对人体体液和气味的判断。一定程度上看,大蒜浓度越高,味道越浓烈,可以延长有效驱蚊时间,驱蚊效果也会更好。总体上来说,大蒜效果比较有限,指望用大蒜来驱蚊也不大靠谱。

方法七:风油精驱蚊法

实验过程:实验人员取少许清凉风油精,将其均匀地涂抹在手背上,待风干后,戴上留有4cm×4cm方形缺口的手套,将手伸入蚊笼进行实验。实验从早上10点开始,每半小时测试一次。到10:30测试时,蚊子都避而远之,不停留在手背裸露的地方,没有发现被叮咬的情况,效果良好。到11点再次将手伸进蚊笼,蚊子开始叮咬,落在方形缺口中央位置,风油精的防蚊效果丧失。

实验结果:风油精具有一定的驱蚊效果,有效时间为1小时。

专家点评:风油精主要是利用气味来驱散蚊子,但效果有限。此外,风油精主要还是起到清凉的效果,实验中手的凉爽和微辣的感觉十分明显。

装纱窗用蚊帐来防蚊 抹花露水驱蚊更靠谱

根据实验结果,几种民间驱蚊"秘籍"依据驱蚊效果从强到弱可排列为:风油精、芝麻油、大蒜、薄荷、食用醋、维生素B1。

实验结果表明,网传的另类驱蚊方法和土偏方大部分是不靠谱的。中科院昆虫博物馆高级工程师袁建忠建议,市民平时要对房前屋后和居家周围的环境及时清理和打扫,清除各种积水和能积水的瓶瓶罐罐,使蚊子不能产卵生存;家里安装纱门纱窗,把蚊子挡在屋外; 对家里出现的少量蚊子可以使用电蚊拍和蚊香等予以"剿杀",也可在床上使用蚊帐;出门时穿浅色长袖衣服和裤子,裸露的皮肤涂抹驱蚊花露水、防蚊液等驱蚊产品。

袁建忠建议说,一般人被蚊子叮咬后,可以用牙膏在红肿处涂抹,能在数分钟内止痒。根据实践,薄荷味的牙膏效果更好。(综合半岛晨报、解放日报)

中国搜索百科

蚊子

蚊子是双翅目蚊科昆虫的统称,分布很广,种类很多,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录蚊虫共3亚科,35属,3300多种和亚种。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7亿年前的侏罗纪就已经演化出蚊子的始祖。而最早的化石证据则发现于白垩纪的岩层当中,大约有现存种类的三倍大。最初演化出蚊子的区域是在现今的南美洲,接着逐渐往北迁徙到劳亚古陆,接着再度往南迁徙到热带地区。现在,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雌蚊吸血及可传播黄热病、疟疾、丝虫病和登革热等疾病,在世界大部分的地区,蚊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每年约有7亿人被蚊子传染各种疾病,且每十七人中,就有1人死于被蚊子传染的各种疾病。尤其是在热带地区,多种传染病常借由蚊子传染给人类。但在大多数温带国家,被蚊子咬通常只会发痒,而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被传染疾病。》》更多关于蚊子的百科知识请点击中国搜索百科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