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证,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它包括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大方言,色勒库尔语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居民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的主要口语。

中国的塔吉克族绝对是少数民族,据2010年统计只有5万多人,主要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还有少部分在南疆的泽普、莎车、阿克陶、叶城和皮山等地,前几天到塔县看杏花,便是进入塔吉克族聚居区了。

这天刚好塔县库克西鲁克乡"巴扎"(当地人集市、赶集的称谓),大批塔吉克人聚居到一起,他们乘巴扎期间交换物品,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物资。妇女们往往会穿上节日的盛装,男人们打扮的精神抖擞,一些附近村落许久不见的亲朋好友都会在巴扎上见面,于是打招呼、寒暄此起披伏,热闹非凡。

据考证,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它包括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大方言,色勒库尔语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居民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的主要口语。由于塔吉克人口少,没有民族文字,与外界交往许多人学会了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也普遍使用维吾尔语言文字。

但是塔吉克人之间的交往依然保存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和见面礼仪,吻手礼便是塔吉克族见面主要礼仪之一。在众多人聚集的巴扎上,吻手礼频频出现,颇有意思。


如是久别重逢,近亲好友互致问候,一方说"胡西阿美地"(很高兴吧),对方说"巴力卡拉"(非常高兴),再互相紧紧拥抱,以示亲热和思念之意。然后就如身体可好、家里大小平安、牲畜兴旺、庄稼丰收之类的问候语。


文章内容转载自蚂蜂窝用户南麂土著 的游记《塔吉克族见面打招呼,竟然吻嘴唇》
这张人民币值500万,快看你家有没有
日本街头奇葩翻译,吃饭时千万别看
这个国家的新娘不哭不笑,只有满脸哀愁
教授废弃矿坑探险后被惊呆,发现震惊世界
日本人死也不给人添麻烦,自杀都去一个地方
库车大寺是新疆地区仅次于艾提尕尔清真寺的第二大寺,距库车新城仅4km。该寺最早修建于15世纪,17世纪改建。但在1918年因火灾焚毁,目前所见的寺庙是1923年重新修建的,已经有90年历史了。每天当地仰伊斯兰教信徒都会在这里进行5次礼拜。 寺庙分寺院主题和礼拜用的大殿,大寺门楼高18.3米,全部青砖砌成,高耸的门楼与宣礼塔,庄严挺拔。塔柱雕以伊斯兰风格图案,穹窿式楼顶,形似天宇,可容纳3000人大礼拜。 在寺内庭院东南角有一处声威显赫的宗教法庭,它是政教合一的产物,也是新疆保留的为数不多的伊斯兰教司法机构遗址。
库车古称龟兹,是西域36国中的大国。当时龟兹古国以库车为中心,包括拜城、新和、沙雅等地,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龟兹又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商业繁荣昌盛。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在龟兹的设置,使龟兹成为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就是这段辉煌的历史,给库车遗存下许多宝贵的古遗址和精美文物,它们是库车历史的见证。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一睹王爷风采,感受龟兹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还可以听王爷讲述王爷家族的荣辱兴衰故事,以及库车社会经济发展历史。
这个牛羊大巴扎位于喀什市郊,国道314旁边,不要与远方市场混淆。 这是新疆最大的牲口巴扎,即活畜交易市场,以前就设在国际大巴扎里,近几年才搬到了离城区更远的荒地乡。 这里主要进行牛羊、骆驼、骡子的交易。每周日都会有,对于内地的游客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场面十分壮观。上午11:00巴扎开始热闹起来,因是露天的市场,中午会特别晒,且下午15:30后就不那么热闹了,所以推荐早晨去。提醒一下,现场混合着牛羊骆驼体味的骚气,建议最好备个口罩,若无可用围巾(纱巾)充当。 牛羊大巴扎周边还有些吃食店,有卖拉面或烤包子等;此外还有一些小摊,卖各种生活用品或工艺品,可买些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