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马士革钢刀是欧洲人的叫法,这种钢在铸造成刀剑时表面会有一种特殊的花纹--穆罕默德纹,所以它是属于花纹钢中的铸造型花纹钢,区别与折叠锻打形成的焊接型花纹钢(包括中国剑、马来刀等等)或者淬火型花纹钢(日本刀)。
1、中国·唐刀
"唐刀"一词是我国隋、唐代四种军刀制式的总称,并非特指某种刀。也不是仅指唐朝这一段时期。

唐刀的外形和制作工艺对东亚的刀剑影响巨大,其狭直刀身,小镡,长柄(可双手握持)的形制;对日本武士刀影响特别大。唐刀的刀型来自于汉环首刀,前期大部分军用唐刀均保留着环首,同时也拥有笔直的刀身。

唐刀为军队战刀,最大的作用就是作战,其制作工艺严格,并且还要考虑到战斗时的另一个用途,那就是破甲以及耐用。破甲则需要硬度,并且刃口窄,耐用则需要韧性,所以唐刀采用了最先进的包钢工艺。以百炼钢为外皮,中间夹熟铁,部分刃口采用局部淬火技术,即刃口坚硬可以劈砍破甲,同时刀身韧性不变形,耐用。这也是和日本刀最大的区别。



2、日本·武士刀
日本武士刀,世界三大名刃之一,其全称为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刃。依据形状、尺寸可分为太刀、打刀、肋差、短刀等,其中日本人所称呼的刀,特指打刀这一形制的刀类,自古以来,日本刀作为武器的同时又以其优美造型而著称,很多名刀被当作艺术珍品收藏,并寓含着武士之魂之含义。


马来剑是一种双刃小剑,古代马来武士的随身武器,刀刃弯曲,但极其锋利,适合近距离作战。
又称尼泊尔军刀,因为形状特别像狗的后腿,我们国内也叫狗腿子,其刀不仅是尼泊尔的国刀,还是库尔喀士兵的荣誉象征,获得战功的士兵将被赐予镌刻上他的名字的廓尔喀刀。作为尼泊尔的国刀,起源于古代,不仅仅作为一种预防的有力的武器,而且也是尼泊尔山林居民平时的一种多能刀。
罗马短剑长60到80厘米,宽大概5厘米多,很重。主要用于单兵配备的剑,剑短近身格斗是主要以刺为主。这种武器的出现与罗马军队的作战思想有关。经常看罗马电影的人应该一眼就能认出来,角斗士经常拿着这种宽剑格斗。
蒙古刀是蒙古族牧民的生活用具。吃肉、宰牛羊用它,有时也当作生产工具。经常戴在身上,既是牧民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又是一种装饰品。
西洋剑普遍为双刃结构,只是比一般剑细一些,可同时用来割与刺,护手的样式还很简单。剑法强调进攻;不到万不得已,剑手不会有封挡或闪避的动作。
是古代土耳其的一种战刀。欧洲曾有"勇悍需如土耳其人"的说法。土耳其人的确骁勇善战,他们曾纵横于地中海周边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个洲的土耳其帝国。这其中除了人的因素以外,和他们常用的兵器--亚特坎战刀也不无关系。
大马士革刀用乌兹钢锭制造,拥有铸造型花纹,通常为弯刀,其最大的特点是刀身布满各种花纹,如行云似流水,美妙异常。这种花纹是在铸造中形成的。
维京人认为剑身具有神秘的魔力,仿佛拥有自我的意识,因而对剑以拟人化的方式称呼。中世纪黑暗时代以北欧为中心普及到欧洲,主要用途为切砍的刀剑。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可锁定微信公众号:天下冷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