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妈妈成功追奶记,献给所有志在母乳喂养的妈妈_北京时间

美女妈妈成功追奶记,献给所有志在母乳喂养的妈妈

母乳喂养对宝宝和妈妈的种种好处是不言而喻,这位Katie妈妈就有了那种“隔壁王太太有个铂金包我也要有”的目标,下定决心追奶,为暖妹实现完整的纯母乳喂养以弥补对松哥的缺憾。

美女妈妈成功追奶记,献给所有志在母乳喂养的妈妈

母乳喂养指导的原则就是"正确衔乳和多喂多刺激"。Katie妈妈为了让自己从草牛升级成奶牛,没日没夜的开工。

【人物篇】

专业体重控制教练Katie妈妈,射手座,38岁,有两个宝宝:

大宝:水瓶座松哥,现年10岁,小学四年级。

二宝:狮子座暖妹,胎龄37周+4天,出生体重3.1kg,身长49cm,现生后5个月

【开奶不顺篇】

产后72小时开奶不顺,涨而不通,暖妹衔乳不当,吃不到奶,只能哇拉哇伤心的哭

月子里暖妹腹泻,和乳糖不耐受症状相似,每次亲喂前用奶瓶补充乳糖酶,导致乳头混淆

满月时母乳每天缺口约250ml,通过添加配方奶和朋友的母乳补足

满月当天暖妹体重增长曲线是13%

【下决心篇】

由于生第一胎时Katie妈妈比较年轻,自诉年少无知,松哥没几个月就断奶了,没能坚持母乳喂养。因此,她一直怀有为人母的愧疚感。母乳喂养对宝宝和妈妈的种种好处是不言而喻,这位Katie妈妈就有了那种“隔壁王太太有个铂金包我也要有”的目标,下定决心追奶,为暖妹实现完整的纯母乳喂养以弥补对松哥的缺憾。

追奶能否成功的众多因素中,意志力是非常重要的。Katie妈妈从根本上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坚持母乳喂养,非常清楚“为什么做”永远比“怎么做”重要。她坚信自己一定会有奶。

【持续学习篇】

带着坚定的决心和盲目自信,Katie妈妈自学了大量的母乳喂养相关书籍和微信微博公众号,试图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从人体产奶的原理开始,苦苦阅读脑垂体、泌乳素、催产素、新生儿的胃容量、吮吸反射等等知识。暖妹那位高学历高颜值高个子的爸爸看着那辛苦哺育孩子并执拗学习的妈妈,都有些心疼的不理解了。

【母乳喂养指导篇】

Katie妈妈找到了母指帮她制定了对应的追奶方案:

1、调整衔乳,尽量变换姿势令暖妹深衔乳;

2、每天按需亲喂8-12次,每次喂完马上用吸奶器或者手挤奶,每边5分钟。为的就是告诉大脑“咱闺女没吃饱,下次多分泌5分钟的量”;

3、每天在亲喂的间隙额外挤奶6-8次;

4、夜间必须挤奶,因为夜晚泌乳素分泌比白天旺盛,是追奶的黄金时间;

5、保持营养均衡,心情畅快。

母乳喂养指导的原则就是“正确衔乳和多喂多刺激”。Katie妈妈为了让自己从草牛升级成奶牛,没日没夜的开工。

每天清醒的时间,除去吃喝拉撒,不是在亲喂就是在挤奶。每3小时之内必须亲喂或挤奶,于是所有活动的周期都不超过3小时,包括睡眠。

在母指的指导下彻底贯彻执行了十余天,妈妈的母乳比之前有所增加,但暖妹好像总是没有吃饱,夜间哭闹,爸爸为了安抚暖妹,为了照顾辛苦的妈妈,彻夜抱着暖妹以至于两人半夜坐在沙发上睡着,松哥则心疼的写下了“婴儿啊,自古以来就是个谜”的作文,诉说妹妹的哭声是个谜,妈妈实在太辛苦了。那个时候暖妹基本上一个小时就要吃一次,没有可以完整睡眠三个小时的记录,每天的睡眠量仅有12-14个小时。

通过朋友介绍在给暖妹看腹泻的时候遇到了李医生,加了微信,她的微信头像那时候是一只可爱的“大公鸡”。和她进行了几次深度对话后,Katie妈妈有点恍然,之前的做法好像有待改进。

李医生帮Katie妈妈首先评估了母乳喂养的量:记录暖妹吃奶的频率、睡眠的时间等等。

之后李医生帮Katie妈妈总结了三个结论:

一、跟暖妹的食量相比,每次母乳的量大概差了30-40ml;

二、尽量亲喂,实现充分的自然哺喂;

三、夜间自然睡眠,自然哺乳,首先保证睡眠,母乳才能增加,为了挤奶,没有充分的休息,奶牛也会内分泌紊乱的,又怎么能很好的哺乳!

Katie妈妈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自己就是那枚金光闪闪的女英雄!改进了方法之后,Katie妈妈的睡眠好了,奶量不断增加,从月子里的30ml增加到了90ml并不断增加中。 暖妹的肚子也得到了满足,到生后81天,暖妹终于实现了纯母乳喂养。暖妹5个月时,体重生长曲线达到了73%。

回忆追奶的过程,Katie妈妈感叹既苦逼又幸福,当然成果就是非常的酸爽了。母乳喂养是妈妈和宝宝两个人的选择,但宝宝把选择权无条件的交到了妈妈手里,这个过程说明了妈妈是那个全心全意信任宝宝爱宝宝的人,等孩子长大了,看到当年妈妈为了实现纯母乳喂养而做出的努力,希望她能理解妈妈并爱妈妈。

这是Katie妈妈的追奶记,感谢这位妈妈,我们希望把这篇文章奉献给更多希望母乳喂养的妈妈,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为了自己的宝宝,很多默默无闻的妈妈们都会为你们加油!

【作者介绍】

李旭芳,工作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擅长新生儿疾病、儿童感染性疾病以及儿童危急重症的诊治;在儿童急性高烧、抽搐、意外中毒等方面诊治经验丰富。

本文版权归【妈咪知道】和作者所有

需转载请联系授权:info@easyhin.com

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女妈妈成功追奶记,献给所有志在母乳喂养的妈妈

母乳喂养对宝宝和妈妈的种种好处是不言而喻,这位Katie妈妈就有了那种“隔壁王太太有个铂金包我也要有”的目标,下定决心追奶,为暖妹实现完整的纯母乳喂养以弥补对松哥的缺憾。

美女妈妈成功追奶记,献给所有志在母乳喂养的妈妈

母乳喂养指导的原则就是"正确衔乳和多喂多刺激"。Katie妈妈为了让自己从草牛升级成奶牛,没日没夜的开工。

【人物篇】

专业体重控制教练Katie妈妈,射手座,38岁,有两个宝宝:

大宝:水瓶座松哥,现年10岁,小学四年级。

二宝:狮子座暖妹,胎龄37周+4天,出生体重3.1kg,身长49cm,现生后5个月

【开奶不顺篇】

产后72小时开奶不顺,涨而不通,暖妹衔乳不当,吃不到奶,只能哇拉哇伤心的哭

月子里暖妹腹泻,和乳糖不耐受症状相似,每次亲喂前用奶瓶补充乳糖酶,导致乳头混淆

满月时母乳每天缺口约250ml,通过添加配方奶和朋友的母乳补足

满月当天暖妹体重增长曲线是13%

【下决心篇】

由于生第一胎时Katie妈妈比较年轻,自诉年少无知,松哥没几个月就断奶了,没能坚持母乳喂养。因此,她一直怀有为人母的愧疚感。母乳喂养对宝宝和妈妈的种种好处是不言而喻,这位Katie妈妈就有了那种“隔壁王太太有个铂金包我也要有”的目标,下定决心追奶,为暖妹实现完整的纯母乳喂养以弥补对松哥的缺憾。

追奶能否成功的众多因素中,意志力是非常重要的。Katie妈妈从根本上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坚持母乳喂养,非常清楚“为什么做”永远比“怎么做”重要。她坚信自己一定会有奶。

【持续学习篇】

带着坚定的决心和盲目自信,Katie妈妈自学了大量的母乳喂养相关书籍和微信微博公众号,试图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从人体产奶的原理开始,苦苦阅读脑垂体、泌乳素、催产素、新生儿的胃容量、吮吸反射等等知识。暖妹那位高学历高颜值高个子的爸爸看着那辛苦哺育孩子并执拗学习的妈妈,都有些心疼的不理解了。

【母乳喂养指导篇】

Katie妈妈找到了母指帮她制定了对应的追奶方案:

1、调整衔乳,尽量变换姿势令暖妹深衔乳;

2、每天按需亲喂8-12次,每次喂完马上用吸奶器或者手挤奶,每边5分钟。为的就是告诉大脑“咱闺女没吃饱,下次多分泌5分钟的量”;

3、每天在亲喂的间隙额外挤奶6-8次;

4、夜间必须挤奶,因为夜晚泌乳素分泌比白天旺盛,是追奶的黄金时间;

5、保持营养均衡,心情畅快。

母乳喂养指导的原则就是“正确衔乳和多喂多刺激”。Katie妈妈为了让自己从草牛升级成奶牛,没日没夜的开工。

每天清醒的时间,除去吃喝拉撒,不是在亲喂就是在挤奶。每3小时之内必须亲喂或挤奶,于是所有活动的周期都不超过3小时,包括睡眠。

在母指的指导下彻底贯彻执行了十余天,妈妈的母乳比之前有所增加,但暖妹好像总是没有吃饱,夜间哭闹,爸爸为了安抚暖妹,为了照顾辛苦的妈妈,彻夜抱着暖妹以至于两人半夜坐在沙发上睡着,松哥则心疼的写下了“婴儿啊,自古以来就是个谜”的作文,诉说妹妹的哭声是个谜,妈妈实在太辛苦了。那个时候暖妹基本上一个小时就要吃一次,没有可以完整睡眠三个小时的记录,每天的睡眠量仅有12-14个小时。

通过朋友介绍在给暖妹看腹泻的时候遇到了李医生,加了微信,她的微信头像那时候是一只可爱的“大公鸡”。和她进行了几次深度对话后,Katie妈妈有点恍然,之前的做法好像有待改进。

李医生帮Katie妈妈首先评估了母乳喂养的量:记录暖妹吃奶的频率、睡眠的时间等等。

之后李医生帮Katie妈妈总结了三个结论:

一、跟暖妹的食量相比,每次母乳的量大概差了30-40ml;

二、尽量亲喂,实现充分的自然哺喂;

三、夜间自然睡眠,自然哺乳,首先保证睡眠,母乳才能增加,为了挤奶,没有充分的休息,奶牛也会内分泌紊乱的,又怎么能很好的哺乳!

Katie妈妈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自己就是那枚金光闪闪的女英雄!改进了方法之后,Katie妈妈的睡眠好了,奶量不断增加,从月子里的30ml增加到了90ml并不断增加中。 暖妹的肚子也得到了满足,到生后81天,暖妹终于实现了纯母乳喂养。暖妹5个月时,体重生长曲线达到了73%。

回忆追奶的过程,Katie妈妈感叹既苦逼又幸福,当然成果就是非常的酸爽了。母乳喂养是妈妈和宝宝两个人的选择,但宝宝把选择权无条件的交到了妈妈手里,这个过程说明了妈妈是那个全心全意信任宝宝爱宝宝的人,等孩子长大了,看到当年妈妈为了实现纯母乳喂养而做出的努力,希望她能理解妈妈并爱妈妈。

这是Katie妈妈的追奶记,感谢这位妈妈,我们希望把这篇文章奉献给更多希望母乳喂养的妈妈,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为了自己的宝宝,很多默默无闻的妈妈们都会为你们加油!

【作者介绍】

李旭芳,工作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擅长新生儿疾病、儿童感染性疾病以及儿童危急重症的诊治;在儿童急性高烧、抽搐、意外中毒等方面诊治经验丰富。

本文版权归【妈咪知道】和作者所有

需转载请联系授权:info@easyhin.com

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