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全国第三!今年“双十一”,北京人都在买些啥?_北京时间

又到“双十一”。经过17年的发展,“双十一”这一大IP,已从流量驱动的促销狂欢,转变为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理性消费节点,更加注重经营规范和消费体验。可以说,“双十一”的成长见证了中国消费市场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又到“双十一”。经过17年的发展,“双十一”这一大IP,已从流量驱动的促销狂欢,转变为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理性消费节点,更加注重经营规范和消费体验。可以说,“双十一”的成长见证了中国消费市场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记者走访位于北京西三环的一家家电销售门店时看到,随着“双十一”的到来,门店内各类家电产品的促销活动层出不穷,优惠的价格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选购。销售人员热情地向消费者演示产品、介绍促销活动,消费者或仔细查看产品参数,或与家人商量型号,门店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一位消费者表示:“就是因为这个活动节点大,而且还有国补,买了冰箱、洗衣机、烟机灶具等。之前需要卡点付款,现在大促活动时间比较长,想到什么买什么,更从容一些。”
企业负责人指出,今年“双十一”市场出现一个明显变化: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品质和体验,而非仅仅价格。家电消费市场正进入结构性升级新周期,前沿智能家电以普惠价格走进千家万户。例如,能自动规划路线的扫地机器人、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的智能冰箱与空气净化器、一键搞定大菜的蒸烤箱等,具备AI与健康功能的家电逐渐成为主流。数据显示,“双十一”启动以来,企业融合AI功能的家电销售占比达55%。
另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在关注AI的发展,我们也会考虑全屋智能,比如能否通过手机联动操控所有电器。我们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希望AI能为生活赋能。”
记者走访另一家电商企业时了解到,其数据分析显示,北京市“双十一”消费表现亮眼。从细分品类看,成交额增速前五分别为黄金吊坠、数码相机、运动相机、儿童羽绒服和餐边柜,增速分别为148%、143%、123%、82%、71%。从人均消费金额看,手机、冰箱、平板电脑、智能手表和洗衣机是北京消费者人均消费金额前五的品类。此外,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偏好各异:00后偏好显示器、平板电脑、键盘等数码产品;80后以家庭需求为重,偏好婴童产品;银发族则更关注身体健康和个人形象。
电商企业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董菲表示:“北京购买力在全国排名第三。朝阳区购买力非常强劲,位居北京市第一;大兴区的增速则在北京排名第一。”
回顾“双十一”十余年发展历程,最初几年,商家主要围绕价格补贴和基础物流保障展开,“全场五折”是当时不少电商的口号。2013年后,随着零售业蓬勃发展,商家线上线下全面布局,预售、定金、尾款、跨店满减等营销方式陆续出现。近年来,“双十一”市场日趋成熟,消费者在这场电商大促中,更容易获得实惠的价格、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家电销售企业消费电子总监王朝瞳指出:“‘双十一’对消费者的价值,已从购物大节点转变为生活节点。最初它的价值是便宜,消费者能在这一天买到全年最便宜的商品,是物质需求的集中满足。而现在,‘双十一’更多成为激发生活灵感、实现品质升级的契机。消费者来这里不单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其情感价值和对美好生活的承载,变得更为重要。”
随着“双十一”购物狂欢进入峰值期,海量订单催生的物流需求正被高铁快运高效承接,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从11月1日起启动为期20天的快件运输专项服务。今天上午,北京南站站台上一派忙碌景象,16名工作人员不到10分钟,就将180件高铁快件整齐装入G123次列车预留的第14节车厢。
据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路飞介绍,北京分公司每日安排利用车厢富余空间及高铁快运柜,存放快件的高铁载客动车组450列以上,在双十一期间开行设有快件预留车厢的动车组约5列。
今年“双十一”,铁路部门每日统筹1700余列高铁载客动车组,利用富余空间及快运柜运件,形成“高铁+普速+特快班列”的立体运力网络,整体快运能力较去年同比增长10%。

又到“双十一”。经过17年的发展,“双十一”这一大IP,已从流量驱动的促销狂欢,转变为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理性消费节点,更加注重经营规范和消费体验。可以说,“双十一”的成长见证了中国消费市场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又到“双十一”。经过17年的发展,“双十一”这一大IP,已从流量驱动的促销狂欢,转变为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理性消费节点,更加注重经营规范和消费体验。可以说,“双十一”的成长见证了中国消费市场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记者走访位于北京西三环的一家家电销售门店时看到,随着“双十一”的到来,门店内各类家电产品的促销活动层出不穷,优惠的价格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选购。销售人员热情地向消费者演示产品、介绍促销活动,消费者或仔细查看产品参数,或与家人商量型号,门店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一位消费者表示:“就是因为这个活动节点大,而且还有国补,买了冰箱、洗衣机、烟机灶具等。之前需要卡点付款,现在大促活动时间比较长,想到什么买什么,更从容一些。”
企业负责人指出,今年“双十一”市场出现一个明显变化: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品质和体验,而非仅仅价格。家电消费市场正进入结构性升级新周期,前沿智能家电以普惠价格走进千家万户。例如,能自动规划路线的扫地机器人、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的智能冰箱与空气净化器、一键搞定大菜的蒸烤箱等,具备AI与健康功能的家电逐渐成为主流。数据显示,“双十一”启动以来,企业融合AI功能的家电销售占比达55%。
另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在关注AI的发展,我们也会考虑全屋智能,比如能否通过手机联动操控所有电器。我们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希望AI能为生活赋能。”
记者走访另一家电商企业时了解到,其数据分析显示,北京市“双十一”消费表现亮眼。从细分品类看,成交额增速前五分别为黄金吊坠、数码相机、运动相机、儿童羽绒服和餐边柜,增速分别为148%、143%、123%、82%、71%。从人均消费金额看,手机、冰箱、平板电脑、智能手表和洗衣机是北京消费者人均消费金额前五的品类。此外,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偏好各异:00后偏好显示器、平板电脑、键盘等数码产品;80后以家庭需求为重,偏好婴童产品;银发族则更关注身体健康和个人形象。
电商企业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董菲表示:“北京购买力在全国排名第三。朝阳区购买力非常强劲,位居北京市第一;大兴区的增速则在北京排名第一。”
回顾“双十一”十余年发展历程,最初几年,商家主要围绕价格补贴和基础物流保障展开,“全场五折”是当时不少电商的口号。2013年后,随着零售业蓬勃发展,商家线上线下全面布局,预售、定金、尾款、跨店满减等营销方式陆续出现。近年来,“双十一”市场日趋成熟,消费者在这场电商大促中,更容易获得实惠的价格、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家电销售企业消费电子总监王朝瞳指出:“‘双十一’对消费者的价值,已从购物大节点转变为生活节点。最初它的价值是便宜,消费者能在这一天买到全年最便宜的商品,是物质需求的集中满足。而现在,‘双十一’更多成为激发生活灵感、实现品质升级的契机。消费者来这里不单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其情感价值和对美好生活的承载,变得更为重要。”
随着“双十一”购物狂欢进入峰值期,海量订单催生的物流需求正被高铁快运高效承接,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从11月1日起启动为期20天的快件运输专项服务。今天上午,北京南站站台上一派忙碌景象,16名工作人员不到10分钟,就将180件高铁快件整齐装入G123次列车预留的第14节车厢。
据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路飞介绍,北京分公司每日安排利用车厢富余空间及高铁快运柜,存放快件的高铁载客动车组450列以上,在双十一期间开行设有快件预留车厢的动车组约5列。
今年“双十一”,铁路部门每日统筹1700余列高铁载客动车组,利用富余空间及快运柜运件,形成“高铁+普速+特快班列”的立体运力网络,整体快运能力较去年同比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