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消协指出33个直播带货有问题,有的出现不雅画面_北京时间

京冀消协指出33个直播带货有问题,有的出现不雅画面

近年来,直播带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新型互联网消费模式。然而,直播带货给消费者带来全新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

京冀消协指出33个直播带货有问题,有的出现不雅画面

近年来,直播带货消费模式异常火爆,从行业销货彻底变成了全民狂欢,直播带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新型互联网消费模式。

然而,直播带货给消费者带来全新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和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期联合发布的直播带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61.82%)受访者经常通过直播带货方式购物,受访者通过直播购物时最看重商品价格(59.02%)、品牌(49.78%)和质量(43.56%),八成多(83.58%)受访者对直播带货消费总体表示满意,同时有超过六成(61.18%)受访者认为平台缺乏责任意识,过半(56.20%)受访者认为是商家不够诚信自律。

在100个直播带货体验样本中,有33个涉嫌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小编为您梳理分析出以下调查结论和主要问题:

虚假夸大宣传行为

淘宝“瘦身女王郑多燕”直播间,主播在介绍一款白玉荔枝风味饮料时,宣称“吃一天就有效果”;淘宝“明星化妆师DD”直播间,主播在介绍一款丰胸霜时,宣称“一个半月内全部用完,抹完这个BO不大全退,BO大一到两个杯罩,而且会提升。”;京东“福东海京东自营旗舰店”直播间,主播在介绍一款三七粉时,宣称“可以很好的活血化瘀、通血管、补血、止血,并且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抖音“悦娜轻养美学家”直播间,主播在介绍一款纽存胶原蛋白壳寡糖饮品时,宣称“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皮肤Q弹、水润、并且三重胶原蛋白再生达到一个抗衰老作用”等等

图1:淘宝“瘦身女王郑多燕”直播间及网页截图

没按规定公示证照信息

淘宝“清清刷肚子”直播间对应的“青雲家护肤小店”,淘宝“烈儿宝贝”直播间对应的“小米步smipou童鞋”店铺,淘宝“陈洁kiki”直播间对应的“K姐自制女装”和“K姐工作室”店铺等13个直播带货店铺没有公示证照信息。

涉嫌存在低俗言行问题

淘宝“明星化妆师DD”直播间,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多次出现涉嫌低俗内容,如“李某璐出轨的时候大家都不相信呀......”;“四字弟弟喜欢老女人,他本身就喜欢那些成熟的女孩子......”;抖音“人傻脾气大的橱窗”直播间,主播在介绍一款米色小号透明包包时,主播情绪夸张,语言不友好不文明,直播过程跟吵架似的,期间还出现“谁卖过69.9谁死全家”,“是我傻还是你傻”等言行,涉嫌存在低俗行为;快手“蛋蛋22号夏日爆品专场”直播间,女主播在介绍一款弹性服装时,有工作人员从两侧拉试穿人员的裤子,导致出现不雅画面,随后直播中途被平台封号停止播出等等。

图30:快手“蛋蛋22号夏日爆品专场”直播间截图

涉嫌利用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误导消费者

体验人员在抖音“韩兆导演(条子哥)”直播间购买一箱金六福绵雅8浓香型42度白酒(500ML*6瓶)。主播在直播间推荐这款白酒时,旁边工作人员故意向镜头展示这箱酒在京东平台上的价格是1429元,主播称在京东上卖1429元,在自己直播间卖298元。负责这款酒销售的经理表示,京东和抖音上这款酒都是他们的货,成本价格大概是40多元一瓶,市场上促销一般70-80元一瓶,也就是每箱420-480元,京东上每箱1429元,根本不是正常的市场价。该经理还表示,有的经销商自己在京东上有店铺,就故意挂个高价,宣传这款酒有多么好,通过这种营销手段来促销。

少数直播带货平台没有显著提示私下交易等风险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建立健全风险识别模型,对涉嫌违法违规的高风险营销行为采取弹窗提示、违规警示、限制流量、暂停直播等措施。直播营销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警示用户平台外私下交易等行为的风险。本次体验调查的10个电商平台中,苏宁易购、唯品会和微博3个平台的多个体验样本,体验人员均没有看到以显著方式警示平台外私下交易等行为的风险。

直播带货“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落实情况较好

本次体验调查的100个直播带货样本中,绝大多数商品都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并且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完成退货退费,只有极个别商品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或不执行“7天无理由退货”规定。

【提示: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在选择直播带货方式消费时,首先要查看直播平台公示的商家信息,查看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如果平台没有公示商家营业执照,建议尽量不要购买其商品或服务,尤其是不要听信主播的诱导进行私下交易。否则,一旦权益受到损害,很难依法维权;其次不要轻信主播的产品功效宣传和超低价承诺,要根据自身实际需要理性消费。

此外,要保存好直播视频、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证据,遇到问题及时联系商家和平台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消协组织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申请仲裁或到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京冀消协指出33个直播带货有问题,有的出现不雅画面

近年来,直播带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新型互联网消费模式。然而,直播带货给消费者带来全新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

京冀消协指出33个直播带货有问题,有的出现不雅画面

近年来,直播带货消费模式异常火爆,从行业销货彻底变成了全民狂欢,直播带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新型互联网消费模式。

然而,直播带货给消费者带来全新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和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期联合发布的直播带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61.82%)受访者经常通过直播带货方式购物,受访者通过直播购物时最看重商品价格(59.02%)、品牌(49.78%)和质量(43.56%),八成多(83.58%)受访者对直播带货消费总体表示满意,同时有超过六成(61.18%)受访者认为平台缺乏责任意识,过半(56.20%)受访者认为是商家不够诚信自律。

在100个直播带货体验样本中,有33个涉嫌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小编为您梳理分析出以下调查结论和主要问题:

虚假夸大宣传行为

淘宝“瘦身女王郑多燕”直播间,主播在介绍一款白玉荔枝风味饮料时,宣称“吃一天就有效果”;淘宝“明星化妆师DD”直播间,主播在介绍一款丰胸霜时,宣称“一个半月内全部用完,抹完这个BO不大全退,BO大一到两个杯罩,而且会提升。”;京东“福东海京东自营旗舰店”直播间,主播在介绍一款三七粉时,宣称“可以很好的活血化瘀、通血管、补血、止血,并且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抖音“悦娜轻养美学家”直播间,主播在介绍一款纽存胶原蛋白壳寡糖饮品时,宣称“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皮肤Q弹、水润、并且三重胶原蛋白再生达到一个抗衰老作用”等等

图1:淘宝“瘦身女王郑多燕”直播间及网页截图

没按规定公示证照信息

淘宝“清清刷肚子”直播间对应的“青雲家护肤小店”,淘宝“烈儿宝贝”直播间对应的“小米步smipou童鞋”店铺,淘宝“陈洁kiki”直播间对应的“K姐自制女装”和“K姐工作室”店铺等13个直播带货店铺没有公示证照信息。

涉嫌存在低俗言行问题

淘宝“明星化妆师DD”直播间,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多次出现涉嫌低俗内容,如“李某璐出轨的时候大家都不相信呀......”;“四字弟弟喜欢老女人,他本身就喜欢那些成熟的女孩子......”;抖音“人傻脾气大的橱窗”直播间,主播在介绍一款米色小号透明包包时,主播情绪夸张,语言不友好不文明,直播过程跟吵架似的,期间还出现“谁卖过69.9谁死全家”,“是我傻还是你傻”等言行,涉嫌存在低俗行为;快手“蛋蛋22号夏日爆品专场”直播间,女主播在介绍一款弹性服装时,有工作人员从两侧拉试穿人员的裤子,导致出现不雅画面,随后直播中途被平台封号停止播出等等。

图30:快手“蛋蛋22号夏日爆品专场”直播间截图

涉嫌利用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误导消费者

体验人员在抖音“韩兆导演(条子哥)”直播间购买一箱金六福绵雅8浓香型42度白酒(500ML*6瓶)。主播在直播间推荐这款白酒时,旁边工作人员故意向镜头展示这箱酒在京东平台上的价格是1429元,主播称在京东上卖1429元,在自己直播间卖298元。负责这款酒销售的经理表示,京东和抖音上这款酒都是他们的货,成本价格大概是40多元一瓶,市场上促销一般70-80元一瓶,也就是每箱420-480元,京东上每箱1429元,根本不是正常的市场价。该经理还表示,有的经销商自己在京东上有店铺,就故意挂个高价,宣传这款酒有多么好,通过这种营销手段来促销。

少数直播带货平台没有显著提示私下交易等风险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建立健全风险识别模型,对涉嫌违法违规的高风险营销行为采取弹窗提示、违规警示、限制流量、暂停直播等措施。直播营销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警示用户平台外私下交易等行为的风险。本次体验调查的10个电商平台中,苏宁易购、唯品会和微博3个平台的多个体验样本,体验人员均没有看到以显著方式警示平台外私下交易等行为的风险。

直播带货“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落实情况较好

本次体验调查的100个直播带货样本中,绝大多数商品都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并且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完成退货退费,只有极个别商品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或不执行“7天无理由退货”规定。

【提示: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在选择直播带货方式消费时,首先要查看直播平台公示的商家信息,查看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如果平台没有公示商家营业执照,建议尽量不要购买其商品或服务,尤其是不要听信主播的诱导进行私下交易。否则,一旦权益受到损害,很难依法维权;其次不要轻信主播的产品功效宣传和超低价承诺,要根据自身实际需要理性消费。

此外,要保存好直播视频、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证据,遇到问题及时联系商家和平台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消协组织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申请仲裁或到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