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铿锵传承红色基因 新编京剧《心愿》在国家大剧院隆重首演_北京时间

京韵铿锵传承红色基因 新编京剧《心愿》在国家大剧院隆重首演

10月12日、13日,由北京京剧院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合作推出的新编京剧《心愿》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隆重首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及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

京韵铿锵传承红色基因 新编京剧《心愿》在国家大剧院隆重首演

原标题:京韵铿锵传承红色基因,两院合作尽显守正创新 新编京剧《心愿》在国家大剧院隆重首演

10月12日、13日,由北京京剧院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合作推出的新编京剧《心愿》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隆重首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及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

出席观演领导:

中央纪委原副书记孙忠同,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科协原党组书记王治国,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原主席、北京人艺原院长张和平, 北京市政协党组成员、北京市文联主席韩子荣,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 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马小龙,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黄小驹,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文化和旅游部科教司副司长刘冬妍, 中国剧协副秘书长王春梅,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霍志静,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马新明,北京人艺党委书记王文光, 北京人艺党委副书记周彤,北京人艺副院长张鹏,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张尧,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副书记韩骏伟,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杨志成,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洪伟,内蒙古艺术剧院副院长高艳,中国剧协原秘书长崔伟,北京京剧院原院长李恩杰,北京京剧院党委书记杨洪义、院长秦艳,副院长朱甲孙鹏迟小秋,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黄珊珊,副院长吴蕾许翠焦振宇等领导出席观演。

一部少年观众爱听爱看的京剧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倪胜春 饰 指挥家林大林

印有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徽的红色大幕拉开,一束光跃然台上,70多岁的指挥家林大林抬起指挥棒,“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红领巾是先辈们的热血染成,时刻准备着,为着生命中的星星火炬……”的歌声响起,在京剧与民乐的伴奏声中,一个有点淘气但热爱音乐的小男孩渴望戴上红领巾,加入少先队的故事徐徐铺展开来。

新编京剧《心愿》剧照

演出一开始就营造出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北海公园的白塔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百姓生活的场面把人们拉回到60多年前的历史情境中,小船在水中飘荡、鸽子在天空飞舞、孩子在胡同里游戏,北戏京剧系的学生本色出演,尽显童年的天真童趣。小演员充分展示京剧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四功五法”,漂亮利落的空翻等技巧大大增加了剧目的可看性。

在塑造性格饱满的各色人物的同时,剧中还有一群特殊的角色——十多只身披洁白羽毛憨态可掬的大鹅,一段群鹅舞活泼有趣,让人忍俊不禁;小鹅们还会走下舞台,来到观众席与人近距离互动,一片萌态,引来众人侧面、欣赏;剧中更有大鹅跳水救人的戏份,险象环生的表演也让观众的情绪变得跌宕起伏。

新编京剧《心愿》剧照

这群大鹅由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曹阳阳带领北戏学生共同饰演,不同的剧情里,大鹅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有时是林大林渴望的父爱的化身,有时是林大林孤单时的玩伴,陪伴着他。“动作设计上,我们尽量模仿大鹅走路的形态,这时会用上京剧武丑的技巧。有一场戏,大鹅要从2米多高的桥上飞下去救人,就用到了京剧里下高、空翻的技巧。”曹阳阳说。

大鹅在观众席与观众互动

虽然是一部红色题材剧目,但《心愿》讲故事的手法并不刻板、说教,编剧和导演为该剧适当增添了喜剧元素,活跃观演氛围。比如林大林为了攒钱买一条红领巾而把心爱的玩伴大鹅卖掉换了五元钱,大鹅为此生气、委屈跟林大林闹别扭时的情节就逗乐了不少人;再比如同学们跟不通人情的教务处长斗智斗勇的内容,也惹得观众会心一笑。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曹阳阳 饰 花脸大鹅

还有小观众表示,这部剧的主题曲很好听,很容易记住和传唱。据了解,该剧主题曲由张和平作词,朱绍玉作曲,用京腔京韵的悠扬旋律歌颂当代少先队员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同时,在整部剧的唱腔设计上,作曲家朱绍玉颇费心思,在配器及乐队设置上增加了民乐队,在保有京剧艺术原汁原味音乐特色的同时强化民族色彩,更加靠近少年儿童审美习惯。另一方面,老戏迷也能在剧中听到地道的西皮、二黄、高拨子、四平调等唱腔板式,可谓一部老少咸宜的佳作。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刘轩玮 饰 左春旺,王俊熙 饰 周虎子,孙世民 饰 王教务长

《心愿》的叙事中不仅蕴含着红色革命基因传承的故事基底,同时也是一部描述少年儿童心理、成长与理想信仰的少儿京剧。剧中将现实层面、回忆层面、幻想幻影有机结合,通过舞台的上下结构、360度转台,配合以少儿简笔画风格的画像,形成更符合少年儿童审美的舞美风格。该剧以丰富唱腔和程式化舞蹈彰显戏曲内涵,突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极富观赏性。

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

《心愿》汇聚了北京京剧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百余名演职员。北京京剧院梅花奖获得者、青年程派名家郭玮、优秀青年演员周恩旭分别饰演顾林大林的父母,国家一级演员曹阳阳、王岳凌、王雪清、倪胜春,优秀青年演员孙世民、罗帅、王瀛政、王中女以及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优秀青年教师王文端和学生周小晴、刘轩玮、王俊熙、郭小雷等主演该剧。“十一”国庆假期,导演和演员们都坚守排练场没有休息,为这场戏的最终亮相精益求精、不断打磨。

郭 玮 饰 顾欣怡

北京京剧院程派青衣、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郭玮在剧中饰演林大林的母亲,通过动情的表演,传达出了她对儿子的爱以及坚定的革命信仰,希望儿子能够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个男子汉勇往直前。“我是唱程派的,会以程派的特点来编人物的唱腔。另一方面,为了达到演出好听好看、观众好学的效果,也会融入别的唱腔风格。”

周恩旭 饰 林鸿儒

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武生周恩旭饰演林大林的父亲,为了让剧目中的人物更加生动立体,从生活的角度去分析和解读角色,通过观察真实的生活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创作新戏时多从生活中提炼,完成对剧中角色的塑造。用他的话说,“演戏,既是演戏也是演细”。

新编京剧《心愿》剧照

北戏优秀青年教师王文端饰演主角林大林,作为演员,他要通过塑造角色,展现人物的成长与担当。“林大林是一个内心缺失安全感的少年,通过这次经历,他体会到了责任和荣誉的意义,是一个非常好的弘扬红色精神的过程。在表演时,演员不仅要体现历史背景,还要通过情感打动观众。尤其是林大林面对重重阻碍时,他对红领巾的渴望以及对母亲秘密的探索,都是情感爆发的关键点。”王文端说。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她有责任通过自身的表演和对剧目的理解,影响和教育学生,让他们不仅在表演中成长,更在思想上受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次,她的学生郭小雷也在剧中担任角色,两人在舞台上的共同演绎,展现了师生之间的默契与传承。

新编京剧《心愿》剧照

剧中,林大林有4个玩得很要好的同学,其中女同学黄嘉丽的扮演者是北戏中职二年级的学生周小晴,13岁的她去年才入学北戏,今年就迎来人生中第一次登台演大戏的机会,对此周小晴非常兴奋。“能拿到这个角色特别开心,但是我没学过现代戏,从唱腔到动作有点不知道怎么下手。老师和导演给了我很大启发,指导我现代戏演出和传统戏的差别。”周小晴说,“更激动的是这次能跟北京京剧院和北戏的老师同台演出,这些老师都是艺术家,他们对人物的刻画,对舞台的敬畏让我印象深刻,也激励了我用功学戏,不辜负学校对我们的培养。”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郭 玮 饰 顾欣怡,周恩旭 饰 林鸿儒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王岳凌 饰 顾欣欣

郭 玮 饰 顾欣怡,周小晴 饰 黄嘉丽,刘轩玮 饰 左春旺,王俊熙 饰 周虎子,郭小雷 饰 马三强

王雪清 饰 黄科长,李 政、翟禹鉴 饰 调查人员

周恩旭 饰 林鸿儒,罗 帅 饰 特务头子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曹阳阳 饰 花脸大鹅,王瀛政 饰 收废品的大爷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王中女 饰 售货员

新编京剧《心愿》的创排也是一次戏曲职业教育的大练兵,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坚定了信念、提升了专业能力,师带徒、大带小、老带新,充分体现了戏曲传承的一棵菜精神。

新编京剧《心愿》剧照

唱得响、留得住、传得开

演出谢幕

新编京剧《心愿》是一部难得的以娃娃生挑梁,以少儿观众为主的京剧作品,该剧的创排不仅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这部剧从诞生到今天立在舞台上,得到了众多单位和艺术家的支持。

10月12日合影留念

新编京剧《心愿》由国家一级编剧,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北京市文联主席张和平,著名导演叶大鹰(剧本原著)担任艺术顾问、总策划,著名戏曲音乐家朱绍玉担任唱腔设计、作曲,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优秀青年导演闫锐担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林蔚然担任编剧。

10月13日合影留念

在第一次联排审查时,团中央、团市委对该剧给予了京剧京韵之美、传统文化之美、红色基因之美这“三美”的高度评价。

新编京剧《心愿》首演之后,还会根据观众反响和专家意见进一步打磨、提升,力争打造成一部观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后续该剧也会走进大中小学校进行演出,进一步在校园中发挥少先队员的榜样力量,充分展示当代青少年的赤诚之心、高远之志、奋斗之态,鼓舞全社会的青少年继承先辈遗志、投身祖国建设。未来,北京京剧院将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持续携手共进,共同努力将新编京剧《心愿》打造为承载国家民族希望、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体现“大戏看北京”“演艺之都”水准的新时代红色题材佳作。

观众反响

少先队员观众观演后合影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少先队员与抗美援越战役“五老”观演前合影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观演师生合影

内容来源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少儿戏剧场

撰稿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摄影丨朱语凝、张瑞、郭谦

京韵铿锵传承红色基因 新编京剧《心愿》在国家大剧院隆重首演

10月12日、13日,由北京京剧院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合作推出的新编京剧《心愿》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隆重首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及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

京韵铿锵传承红色基因 新编京剧《心愿》在国家大剧院隆重首演

原标题:京韵铿锵传承红色基因,两院合作尽显守正创新 新编京剧《心愿》在国家大剧院隆重首演

10月12日、13日,由北京京剧院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合作推出的新编京剧《心愿》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隆重首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及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

出席观演领导:

中央纪委原副书记孙忠同,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科协原党组书记王治国,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原主席、北京人艺原院长张和平, 北京市政协党组成员、北京市文联主席韩子荣,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 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马小龙,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黄小驹,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文化和旅游部科教司副司长刘冬妍, 中国剧协副秘书长王春梅,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霍志静,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马新明,北京人艺党委书记王文光, 北京人艺党委副书记周彤,北京人艺副院长张鹏,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张尧,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副书记韩骏伟,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杨志成,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洪伟,内蒙古艺术剧院副院长高艳,中国剧协原秘书长崔伟,北京京剧院原院长李恩杰,北京京剧院党委书记杨洪义、院长秦艳,副院长朱甲孙鹏迟小秋,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黄珊珊,副院长吴蕾许翠焦振宇等领导出席观演。

一部少年观众爱听爱看的京剧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倪胜春 饰 指挥家林大林

印有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徽的红色大幕拉开,一束光跃然台上,70多岁的指挥家林大林抬起指挥棒,“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红领巾是先辈们的热血染成,时刻准备着,为着生命中的星星火炬……”的歌声响起,在京剧与民乐的伴奏声中,一个有点淘气但热爱音乐的小男孩渴望戴上红领巾,加入少先队的故事徐徐铺展开来。

新编京剧《心愿》剧照

演出一开始就营造出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北海公园的白塔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百姓生活的场面把人们拉回到60多年前的历史情境中,小船在水中飘荡、鸽子在天空飞舞、孩子在胡同里游戏,北戏京剧系的学生本色出演,尽显童年的天真童趣。小演员充分展示京剧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四功五法”,漂亮利落的空翻等技巧大大增加了剧目的可看性。

在塑造性格饱满的各色人物的同时,剧中还有一群特殊的角色——十多只身披洁白羽毛憨态可掬的大鹅,一段群鹅舞活泼有趣,让人忍俊不禁;小鹅们还会走下舞台,来到观众席与人近距离互动,一片萌态,引来众人侧面、欣赏;剧中更有大鹅跳水救人的戏份,险象环生的表演也让观众的情绪变得跌宕起伏。

新编京剧《心愿》剧照

这群大鹅由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曹阳阳带领北戏学生共同饰演,不同的剧情里,大鹅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有时是林大林渴望的父爱的化身,有时是林大林孤单时的玩伴,陪伴着他。“动作设计上,我们尽量模仿大鹅走路的形态,这时会用上京剧武丑的技巧。有一场戏,大鹅要从2米多高的桥上飞下去救人,就用到了京剧里下高、空翻的技巧。”曹阳阳说。

大鹅在观众席与观众互动

虽然是一部红色题材剧目,但《心愿》讲故事的手法并不刻板、说教,编剧和导演为该剧适当增添了喜剧元素,活跃观演氛围。比如林大林为了攒钱买一条红领巾而把心爱的玩伴大鹅卖掉换了五元钱,大鹅为此生气、委屈跟林大林闹别扭时的情节就逗乐了不少人;再比如同学们跟不通人情的教务处长斗智斗勇的内容,也惹得观众会心一笑。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曹阳阳 饰 花脸大鹅

还有小观众表示,这部剧的主题曲很好听,很容易记住和传唱。据了解,该剧主题曲由张和平作词,朱绍玉作曲,用京腔京韵的悠扬旋律歌颂当代少先队员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同时,在整部剧的唱腔设计上,作曲家朱绍玉颇费心思,在配器及乐队设置上增加了民乐队,在保有京剧艺术原汁原味音乐特色的同时强化民族色彩,更加靠近少年儿童审美习惯。另一方面,老戏迷也能在剧中听到地道的西皮、二黄、高拨子、四平调等唱腔板式,可谓一部老少咸宜的佳作。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刘轩玮 饰 左春旺,王俊熙 饰 周虎子,孙世民 饰 王教务长

《心愿》的叙事中不仅蕴含着红色革命基因传承的故事基底,同时也是一部描述少年儿童心理、成长与理想信仰的少儿京剧。剧中将现实层面、回忆层面、幻想幻影有机结合,通过舞台的上下结构、360度转台,配合以少儿简笔画风格的画像,形成更符合少年儿童审美的舞美风格。该剧以丰富唱腔和程式化舞蹈彰显戏曲内涵,突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极富观赏性。

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

《心愿》汇聚了北京京剧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百余名演职员。北京京剧院梅花奖获得者、青年程派名家郭玮、优秀青年演员周恩旭分别饰演顾林大林的父母,国家一级演员曹阳阳、王岳凌、王雪清、倪胜春,优秀青年演员孙世民、罗帅、王瀛政、王中女以及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优秀青年教师王文端和学生周小晴、刘轩玮、王俊熙、郭小雷等主演该剧。“十一”国庆假期,导演和演员们都坚守排练场没有休息,为这场戏的最终亮相精益求精、不断打磨。

郭 玮 饰 顾欣怡

北京京剧院程派青衣、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郭玮在剧中饰演林大林的母亲,通过动情的表演,传达出了她对儿子的爱以及坚定的革命信仰,希望儿子能够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个男子汉勇往直前。“我是唱程派的,会以程派的特点来编人物的唱腔。另一方面,为了达到演出好听好看、观众好学的效果,也会融入别的唱腔风格。”

周恩旭 饰 林鸿儒

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武生周恩旭饰演林大林的父亲,为了让剧目中的人物更加生动立体,从生活的角度去分析和解读角色,通过观察真实的生活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创作新戏时多从生活中提炼,完成对剧中角色的塑造。用他的话说,“演戏,既是演戏也是演细”。

新编京剧《心愿》剧照

北戏优秀青年教师王文端饰演主角林大林,作为演员,他要通过塑造角色,展现人物的成长与担当。“林大林是一个内心缺失安全感的少年,通过这次经历,他体会到了责任和荣誉的意义,是一个非常好的弘扬红色精神的过程。在表演时,演员不仅要体现历史背景,还要通过情感打动观众。尤其是林大林面对重重阻碍时,他对红领巾的渴望以及对母亲秘密的探索,都是情感爆发的关键点。”王文端说。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她有责任通过自身的表演和对剧目的理解,影响和教育学生,让他们不仅在表演中成长,更在思想上受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次,她的学生郭小雷也在剧中担任角色,两人在舞台上的共同演绎,展现了师生之间的默契与传承。

新编京剧《心愿》剧照

剧中,林大林有4个玩得很要好的同学,其中女同学黄嘉丽的扮演者是北戏中职二年级的学生周小晴,13岁的她去年才入学北戏,今年就迎来人生中第一次登台演大戏的机会,对此周小晴非常兴奋。“能拿到这个角色特别开心,但是我没学过现代戏,从唱腔到动作有点不知道怎么下手。老师和导演给了我很大启发,指导我现代戏演出和传统戏的差别。”周小晴说,“更激动的是这次能跟北京京剧院和北戏的老师同台演出,这些老师都是艺术家,他们对人物的刻画,对舞台的敬畏让我印象深刻,也激励了我用功学戏,不辜负学校对我们的培养。”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郭 玮 饰 顾欣怡,周恩旭 饰 林鸿儒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王岳凌 饰 顾欣欣

郭 玮 饰 顾欣怡,周小晴 饰 黄嘉丽,刘轩玮 饰 左春旺,王俊熙 饰 周虎子,郭小雷 饰 马三强

王雪清 饰 黄科长,李 政、翟禹鉴 饰 调查人员

周恩旭 饰 林鸿儒,罗 帅 饰 特务头子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曹阳阳 饰 花脸大鹅,王瀛政 饰 收废品的大爷

王文端 饰 童年林大林,王中女 饰 售货员

新编京剧《心愿》的创排也是一次戏曲职业教育的大练兵,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坚定了信念、提升了专业能力,师带徒、大带小、老带新,充分体现了戏曲传承的一棵菜精神。

新编京剧《心愿》剧照

唱得响、留得住、传得开

演出谢幕

新编京剧《心愿》是一部难得的以娃娃生挑梁,以少儿观众为主的京剧作品,该剧的创排不仅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这部剧从诞生到今天立在舞台上,得到了众多单位和艺术家的支持。

10月12日合影留念

新编京剧《心愿》由国家一级编剧,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北京市文联主席张和平,著名导演叶大鹰(剧本原著)担任艺术顾问、总策划,著名戏曲音乐家朱绍玉担任唱腔设计、作曲,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优秀青年导演闫锐担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林蔚然担任编剧。

10月13日合影留念

在第一次联排审查时,团中央、团市委对该剧给予了京剧京韵之美、传统文化之美、红色基因之美这“三美”的高度评价。

新编京剧《心愿》首演之后,还会根据观众反响和专家意见进一步打磨、提升,力争打造成一部观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后续该剧也会走进大中小学校进行演出,进一步在校园中发挥少先队员的榜样力量,充分展示当代青少年的赤诚之心、高远之志、奋斗之态,鼓舞全社会的青少年继承先辈遗志、投身祖国建设。未来,北京京剧院将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持续携手共进,共同努力将新编京剧《心愿》打造为承载国家民族希望、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体现“大戏看北京”“演艺之都”水准的新时代红色题材佳作。

观众反响

少先队员观众观演后合影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少先队员与抗美援越战役“五老”观演前合影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观演师生合影

内容来源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少儿戏剧场

撰稿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摄影丨朱语凝、张瑞、郭谦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