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_北京时间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4月24日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在“东方红一号”发射55载之际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4月24日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在“东方红一号”发射55载之际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

当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在神二十飞船与长二F遥二十火箭船箭组合体完成转运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技术团队在发射场集中进行了神二十飞船状态的最终确认。他们完成了飞船自检功能检查、船箭联试、全系统演练等工作,货物装载和状态设置工作也顺利完成。航天科技集团刁伟鹤介绍,针对载荷运输的需求,神舟飞船能够提供供电、遥测等接口,以及相应的温湿度条件,可以根据不同载荷的运输需求提供相应保障。

神舟飞船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它代表着我国航天器设计与制造的最高标准,可靠性及安全性指标均达到航天器领域的极致要求。在神舟飞船20多年的发射历程中,每一批次的飞船会经历一次较大幅度的技术升级,而在每批的6艘飞船之间,技术团队也会进行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小范围迭代改进。

在神二十飞船研制过程中,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科技人员在轨道舱原有运载能力的基础上,对飞船承载空间进行了优化设计,让飞船的“肚量”再变大,拓展出约20%的上行载荷装载空间。“这一调整,让飞船运送高价值、高时效性载荷的能力更强大了。”航天科技集团刁伟鹤介绍,通过升级产品、调整布局、增加局部强度等方式,神舟飞船的自重逐步减轻,从而为空间站关键物资的运输留出更多空间。

本次任务中,飞船仍将经过约6.5小时的飞行,带着3位航天员“到站下车”。这次,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刁伟鹤介绍,随着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神舟家族太空接力也实现了常态化,双船停靠的模式已经经过技术验证。目前,空间站任务基本形成了奇数号载人飞船前向交会对接、偶数号载人飞船径向交会对接的规律。前向对接和径向对接各有优势,二者交替使用,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站各对接口,提高空间站运营效率和灵活性。

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多项实(试)验与应用,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5次发射任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6名航天员、41人次进入太空执行飞行任务。

这次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71次飞行、神舟飞船的第20次飞行。

按照“一船发射,一船待命”的滚动备份要求,目前,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已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应急救援待命前全部工作,具备了应急救援能力。同时,回收团队也已整装待命,准备迎接神舟十九号乘组顺利返程。

来源:新华社、北京日报、视觉中国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4月24日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在“东方红一号”发射55载之际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4月24日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在“东方红一号”发射55载之际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

当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在神二十飞船与长二F遥二十火箭船箭组合体完成转运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技术团队在发射场集中进行了神二十飞船状态的最终确认。他们完成了飞船自检功能检查、船箭联试、全系统演练等工作,货物装载和状态设置工作也顺利完成。航天科技集团刁伟鹤介绍,针对载荷运输的需求,神舟飞船能够提供供电、遥测等接口,以及相应的温湿度条件,可以根据不同载荷的运输需求提供相应保障。

神舟飞船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它代表着我国航天器设计与制造的最高标准,可靠性及安全性指标均达到航天器领域的极致要求。在神舟飞船20多年的发射历程中,每一批次的飞船会经历一次较大幅度的技术升级,而在每批的6艘飞船之间,技术团队也会进行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小范围迭代改进。

在神二十飞船研制过程中,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科技人员在轨道舱原有运载能力的基础上,对飞船承载空间进行了优化设计,让飞船的“肚量”再变大,拓展出约20%的上行载荷装载空间。“这一调整,让飞船运送高价值、高时效性载荷的能力更强大了。”航天科技集团刁伟鹤介绍,通过升级产品、调整布局、增加局部强度等方式,神舟飞船的自重逐步减轻,从而为空间站关键物资的运输留出更多空间。

本次任务中,飞船仍将经过约6.5小时的飞行,带着3位航天员“到站下车”。这次,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刁伟鹤介绍,随着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神舟家族太空接力也实现了常态化,双船停靠的模式已经经过技术验证。目前,空间站任务基本形成了奇数号载人飞船前向交会对接、偶数号载人飞船径向交会对接的规律。前向对接和径向对接各有优势,二者交替使用,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站各对接口,提高空间站运营效率和灵活性。

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多项实(试)验与应用,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5次发射任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6名航天员、41人次进入太空执行飞行任务。

这次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71次飞行、神舟飞船的第20次飞行。

按照“一船发射,一船待命”的滚动备份要求,目前,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已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应急救援待命前全部工作,具备了应急救援能力。同时,回收团队也已整装待命,准备迎接神舟十九号乘组顺利返程。

来源:新华社、北京日报、视觉中国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