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5日,“长安雅集|采金为丝·悦饰心裁”主题活动在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文化空间举办。活动特邀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凡作为主讲人,生动讲述了花丝镶嵌这门古老而精湛的手工技艺的历史沿革,回溯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向现场观众近距离展示了这项艺术无与伦比的魅力。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主任Liviu Taranu等嘉宾出席此次活动。
2024年9月5日,“长安雅集|采金为丝·悦饰心裁”主题活动在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文化空间举办。活动特邀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凡作为主讲人,生动讲述了花丝镶嵌这门古老而精湛的手工技艺的历史沿革,回溯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向现场观众近距离展示了这项艺术无与伦比的魅力。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主任Liviu Taranu等嘉宾出席此次活动。
守护文化根脉激发非遗活力
花丝的原料主要选用金、银、铜等金属,通过一系列传统技法,如掐、填、攒、焊、编织、堆垒等,将金属丝打造为精美的造型;镶嵌则是将各种宝石、珍珠等珍贵材料镶嵌在金属托与瓜子型凹槽中。这一环节需要挫、锼、捶、闷、打、崩、挤、镶等技法,使宝石与金属完美融合,既保证了饰品的坚固耐用,又凸显了宝石的璀璨光彩。这项精妙绝伦的传统技艺被沿袭至今,在2008年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丝镶嵌作品】
厚植精品本心坚守匠心传承
传统的花丝镶嵌作品无论奢华或雅致,均因工序的繁复与成品的流光溢彩而备受瞩目,折射出数千载的文化底蕴与审美观念,逐步登上了国际舞台。完成艺术形式跨时代的发展,对当代艺术家们在传承与创新方面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主讲嘉宾张凡】
张凡在活动现场向大家介绍了花丝镶嵌作品的制作流程和技法。在其艺术作品中,能看到传统技艺与时尚设计的融合,但在选材与用料方面依旧保留花丝镶嵌的特点,尽显中国风的华贵璀璨之美。张凡表示,这些作品在造型上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简约而不简单,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现场展品】
作为国内花丝镶嵌薪火相传、承上启下的杰出青年艺术家,从开始接触花丝镶嵌到数年探索,张凡不仅将中国传统金银细金工艺作为其作品标志性的创新表达,还培养出一大批热爱非遗、传承非遗的新生代力量。他们也把花丝镶嵌融入到各自的设计当中,这无疑给予了心系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充分的信心。中国传统技艺有人在坚守,必不会消散,正如这场长安雅集活动的主题“悦饰心裁”希望传递给大家的——用美的活力,悦人悦己,匠心传承。
彰显东方审美传承中华文化
活动现场,嘉宾们被花丝镶嵌工艺的魅力深深吸引,纷纷参与到亲手制作的体验中。在张凡的指导下,嘉宾体验了花丝镶嵌制作,仅仅制作一片小叶子也要经历数道工序,成品虽小却光彩照人。花丝镶嵌细腻的质感与温润的光泽让嘉宾感叹东方审美的无穷韵味。现场嘉宾不仅领略了花丝镶嵌的技艺之美,还体会到中式传统艺术的深厚底蕴。

【嘉宾现场体验】
花丝镶嵌设计展揭幕邀您一次饱览设计精品
此次长安雅集精心策划打造“采金为丝·悦饰心裁”花丝镶嵌设计展,面向公众展出张凡的17件佳作。这些作品不仅继承了古老工艺的精致、细腻、华丽,更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创新,使得花丝镶嵌的设计更加精美和立体,集中展现了这一传统技艺在当代的最新设计成果。

【展览现场】
正如张凡所说的:“悦饰心裁,我相信好的艺术作品会打破时间、空间、文化的隔膜,点亮人们的生活、唤起对世界的好感。留存世间,感动经年。”本次设计展将持续至2024年9月22日。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烁参观展览】
“长安雅集|采金为丝·悦饰心裁”主题活动通过多角度解读花丝镶嵌的前世今生,展示每一根金丝背后承载的悠久历史与丰厚情感,呈现每一次焊接凝聚着的始终如一的坚守与热爱,深刻揭示出中国文化亘古常新的永恒魅力。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