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时40分42秒!天工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_北京时间

2小时40分42秒!天工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

今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参与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目前,天工机器人已经冲线完赛,夺得冠军。好样的,点赞!

2小时40分42秒!天工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

今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参与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天工”机器人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率先冲线完赛,夺得冠军。小顽童队(机器人:N2机器人)、行者二号队(机器人:行者二号)分别获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亚军、季军。

冠军:天工Ultra

研发企业: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身高1.8米,因其大功率的一体化关节、低惯量腿部结构设计,在奔跑速度上极具爆发力,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最适合奔跑的“选手”,可实现10公里/小时的稳定奔跑,最快速度可达到12公里/小时。

亚军:小顽童机器人

研发企业:北京松延动力

身高1.2米。如果比赛时出现横风,那对小个子影响就比较小。这款机器人最高奔跑速度是3米/秒。

季军:行者二号

研发企业:上海卓益得机器人公司

1.7米左右、体重28公斤左右,具备轻量化、高续航和高效能等特点,可以实现6小时动态续航,模拟生物肌腱的运动特性,使机器人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最快可以达到8公里/小时的移动速度。

各位“选手”都有哪些精彩表现?一起去看看吧!

“不怕跑得慢 出发即圆满”

在这场人形机器人半马中

各位“选手”表现优异

虽然“跑步”姿态不一

但都步伐稳健、眼神坚定!

△看姿态、看速度,一看就是“种子选手”。

△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说一句健步如飞不过分吧?

△个子最小,手举最高,跑步最有力!

△出发就不慎摔倒?没关系,站起来继续!

△左晃晃右晃晃,怎么不算一种步伐稳健呢?

△跑步穿搭搭配好,防晒用品不能少。

△你再仔细看看,看我“长得”像谁?

△“扶我,我还能跑。”

参赛机器人队伍都有谁?

本次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参赛队伍既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学院派”人形机器人单位,也有并不是专业进行机器人研发的企业。究竟有什么样的机器人参赛?参赛机器人队伍全阵容速览(详情>>

首块奖牌暗藏玄机

为了鼓励这些初出茅庐的选手,每支参赛队伍只要能够在三个半小时内跑完全程都能获奖。日前,主办方也正式发布了完赛奖牌。机器人半马奖牌长这样↓↓↓为你独家揭秘(详情>>

人机共跑 全程超21公里赛道暗藏玄机

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赛道起点,设在南海子公园一期南门,终点为通明湖信息城,全长超21公里。机器人将途经南海子公园、泡桐大道、文博大桥、通明湖公园等北京经开区的标志性点位。

据介绍,本次比赛马拉松没有再单独为人形机器人专门铺路、修路。地形环境丰富多样,包含平地与坡道,最大坡度≤9°。赛道虽整体平顺,但对机器人而言,每一处起伏都是对其稳定性和动力系统的考验。

线路共设有6个左转道、8个右转道,转弯角度≥90°,这要求机器人具备精准的路径规划和灵活的转向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终点前还设置了1.5公里的直道,经过漫长赛程后,这段直道成为机器人全力冲刺的舞台。

“选手”是自主跑还是遥控跑?机器人半马详解

机器人半马都有哪些规则?比赛途中,机器人没电了怎么办?继续往下看⬇

间隔1分钟 机器人依次起跑

此次比赛既允许机器人自主奔跑,也允许跟随奔跑,还允许遥控操作。

在起跑站位时,参赛机器人将按“Z”形排成2列,同一列机器人前后垂直间距为3米。依次发枪起跑,每个参赛机器人出发时间间隔1分钟,原则不超过2分钟。参赛机器人须在专用赛道内进行比赛,机器人间距应控制在1米以上,且不得妨碍其他参赛机器人的正常行进。

沿途若干补给站 可更换电池、机器人

赛事赛道左侧道路设置为保障道路,含领跑员在内每支赛队最多可安排3名参赛选手同时进入赛道。赛道内还将设置若干补给站,赛队可在补给站内更换电池、机器人和进入赛道的比赛选手。

比赛设裁判长、主裁判、随行裁判。过程中将由裁判长为每个参赛队伍指派一名随行裁判,佩戴具备录音、录像功能的记录仪,全程跟随参赛队伍。

如果赛队需要更换机器人或电池,要向随行裁判示意,并经随行裁判同意后进行操作。机器人通过起点线时开始计时,通过终点线时停表,机器人成绩为比赛计时与罚时总和。

奔跑、超越、突破极限

本次人形机器人半马中

各位机器人选手展示的不只有

姿态和耐力

还有其背后的

技术实力与无限可能

机器人,你真的太酷啦!

来源:央视新闻、北京日报

2小时40分42秒!天工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

今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参与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目前,天工机器人已经冲线完赛,夺得冠军。好样的,点赞!

2小时40分42秒!天工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

今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参与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天工”机器人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率先冲线完赛,夺得冠军。小顽童队(机器人:N2机器人)、行者二号队(机器人:行者二号)分别获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亚军、季军。

冠军:天工Ultra

研发企业: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身高1.8米,因其大功率的一体化关节、低惯量腿部结构设计,在奔跑速度上极具爆发力,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最适合奔跑的“选手”,可实现10公里/小时的稳定奔跑,最快速度可达到12公里/小时。

亚军:小顽童机器人

研发企业:北京松延动力

身高1.2米。如果比赛时出现横风,那对小个子影响就比较小。这款机器人最高奔跑速度是3米/秒。

季军:行者二号

研发企业:上海卓益得机器人公司

1.7米左右、体重28公斤左右,具备轻量化、高续航和高效能等特点,可以实现6小时动态续航,模拟生物肌腱的运动特性,使机器人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最快可以达到8公里/小时的移动速度。

各位“选手”都有哪些精彩表现?一起去看看吧!

“不怕跑得慢 出发即圆满”

在这场人形机器人半马中

各位“选手”表现优异

虽然“跑步”姿态不一

但都步伐稳健、眼神坚定!

△看姿态、看速度,一看就是“种子选手”。

△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说一句健步如飞不过分吧?

△个子最小,手举最高,跑步最有力!

△出发就不慎摔倒?没关系,站起来继续!

△左晃晃右晃晃,怎么不算一种步伐稳健呢?

△跑步穿搭搭配好,防晒用品不能少。

△你再仔细看看,看我“长得”像谁?

△“扶我,我还能跑。”

参赛机器人队伍都有谁?

本次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参赛队伍既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学院派”人形机器人单位,也有并不是专业进行机器人研发的企业。究竟有什么样的机器人参赛?参赛机器人队伍全阵容速览(详情>>

首块奖牌暗藏玄机

为了鼓励这些初出茅庐的选手,每支参赛队伍只要能够在三个半小时内跑完全程都能获奖。日前,主办方也正式发布了完赛奖牌。机器人半马奖牌长这样↓↓↓为你独家揭秘(详情>>

人机共跑 全程超21公里赛道暗藏玄机

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赛道起点,设在南海子公园一期南门,终点为通明湖信息城,全长超21公里。机器人将途经南海子公园、泡桐大道、文博大桥、通明湖公园等北京经开区的标志性点位。

据介绍,本次比赛马拉松没有再单独为人形机器人专门铺路、修路。地形环境丰富多样,包含平地与坡道,最大坡度≤9°。赛道虽整体平顺,但对机器人而言,每一处起伏都是对其稳定性和动力系统的考验。

线路共设有6个左转道、8个右转道,转弯角度≥90°,这要求机器人具备精准的路径规划和灵活的转向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终点前还设置了1.5公里的直道,经过漫长赛程后,这段直道成为机器人全力冲刺的舞台。

“选手”是自主跑还是遥控跑?机器人半马详解

机器人半马都有哪些规则?比赛途中,机器人没电了怎么办?继续往下看⬇

间隔1分钟 机器人依次起跑

此次比赛既允许机器人自主奔跑,也允许跟随奔跑,还允许遥控操作。

在起跑站位时,参赛机器人将按“Z”形排成2列,同一列机器人前后垂直间距为3米。依次发枪起跑,每个参赛机器人出发时间间隔1分钟,原则不超过2分钟。参赛机器人须在专用赛道内进行比赛,机器人间距应控制在1米以上,且不得妨碍其他参赛机器人的正常行进。

沿途若干补给站 可更换电池、机器人

赛事赛道左侧道路设置为保障道路,含领跑员在内每支赛队最多可安排3名参赛选手同时进入赛道。赛道内还将设置若干补给站,赛队可在补给站内更换电池、机器人和进入赛道的比赛选手。

比赛设裁判长、主裁判、随行裁判。过程中将由裁判长为每个参赛队伍指派一名随行裁判,佩戴具备录音、录像功能的记录仪,全程跟随参赛队伍。

如果赛队需要更换机器人或电池,要向随行裁判示意,并经随行裁判同意后进行操作。机器人通过起点线时开始计时,通过终点线时停表,机器人成绩为比赛计时与罚时总和。

奔跑、超越、突破极限

本次人形机器人半马中

各位机器人选手展示的不只有

姿态和耐力

还有其背后的

技术实力与无限可能

机器人,你真的太酷啦!

来源:央视新闻、北京日报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