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再升级西城区首个24小时服务驿站“椿树的家”正式运行

凝心聚力,共筑未来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迅速崛起,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服务好这一群体,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面临的难题,提升其工作环境与幸福感,1月24日,椿树街道24小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椿树的家”正式投入使用。西城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陈丹红,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佳,区总工会二级调研员刘方振,椿树街道工委书记李松山,椿树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周冠南,椿树街道工委副书记张立,椿树街道武装部部长、工会主席王胜海,以及区社会部、区总工会和区人力社保局的相关同志和新就业群体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启动仪式。1启动仪式,温暖入心活动伊始,陈丹红部长与李松山书记共同为活动揭牌,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与承诺。随后,为表达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与感谢,王佳副部长和刘方振调研员为新就业群体小哥们发放了由街道精心准备的暖心礼包,表达出对他们的真切关怀。接下来,周冠南主任详细介绍了驿站的建设情况。她表示,近年来,椿树街道始终将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作为地区工作发展的重要一环,积极探索并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椿树的家”服务驿站的升级运行,正是街道服务新就业群体的一项重要举措。仪式上,领导共同与“小哥”们一同参观了驿站,亲身体验了各项设施和服务项目,并对驿站的建设和运营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2福满驿站,墨香暖心为增添喜庆氛围,活动特别安排了由领导、新就业群体朋友们共同书写“福”字的环节。通过互送祝福,不仅传递了对新春的美好祝愿,还增进了彼此的互动与交流,为开业仪式增添了喜庆氛围,提升了新就业群体的参与感和幸福感。美团小哥谢先生表示:“‘椿树的家’服务驿站的24小时运行,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街道和社会的关怀与温暖。我们将倍加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工作,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友好之城,暖心驿站
椿树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整合地区各类服务资源,以“椿树的家”驿站为平台,通过建设友好设施、提供友好服务、打造友好社区、助力友好成长,持续推进“友好之城”建设。“椿树的家”新就业群体驿站位于西城区椿树园7号楼甲3号,设施完备、功能齐全。驿站内设有休息区、就餐区、学习充电区、心理咨询室、心理解压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并配备了饮水机、储物柜、按摩椅、微波炉、充电桩、充电器、雨伞等常用物资,为新就业群体打造了一个可以休息、饮水、热饭、充电的温馨场所。未来,驿站还将定期举办技能培训、健康讲座、法律咨询、就业指导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目前,街道已建成5个快递柜、11个换电柜等友好设施,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工作便利。同时,还有9家餐厅、3家律师事务所、1家美容美发学校、1家口腔诊所为他们提供优惠生活服务。街道所属7个社区均已设立“小哥”驿站,面向新就业群体开放,提供便捷服务,并协助解决派送过程中的纠纷难题。此外,依托“三新学院”实训基地,街道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健康讲座、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学习培训活动,帮助新就业群体提升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融入治理,奉献力量
服务于椿树地区的小哥,结合工作特点,以实际行动积极融入地区治理,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他们的善举不仅提升了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了重要力量。1拾金不昧获锦旗近日,顺丰小哥关师傅在前孙胡同17号门口拾到一个书包。在等待失主无果后,他打开书包发现内有证件及现金。关师傅随即与社区联系并反映情况,同时召集附近其他顺丰小哥共同寻找失主。在社区与小哥们的共同努力下,书包最终物归原主。为表达感激之情,失主特意向关师傅赠送锦旗。2细心观察除隐患美团骑手谢师傅在夜间派送途中,途经昆明大厦东侧拐角路时,发现路灯损坏导致环境漆黑,存在安全隐患。他迅速将这一情况反映给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街道相关业务科室立即响应并妥善处理,有效化解了潜在风险。

“椿树的家”驿站的成立是椿树街道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北京市推动新就业群体“友好之城”建设工作要求、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未来,椿树街道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引,关注新就业群体的需求,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覆盖面。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下,“椿树的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必将越办越好,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