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23万起_北京时间

2024年全市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23万起

2024年全市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23万起

2024年全市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23万起

(记者 王伟)2024年,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目标,围绕美丽北京建设,严守底线,聚焦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坚持严格规范执法;优化服务,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包容审慎监管,以有力度的执法和有温度的服务,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执法蓝”全力守护“生态绿”。

智慧监管模式提升了执法效率和水平,2024年全市固定源非现场检查占比近50%,而且非现场执法发现问题的查实率达72%,也就是说虽然未到现场,但大部分非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都是准确的。2024年全市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23万起,实现了既不让违法企业有空可钻,也能让守法企业安心经营。

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坚持精准施策、精细管理,推行“执法+服务”,为守法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全市办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的案件637起。

依法实施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给予企业适度的容错改正空间。2024年,修订完善了《北京市生态环境领域不予处罚事项清单》,进一步明确了47类不予处罚情形。对未造成危害后果并及时改正的轻微违法情形,依法不予处罚,并通过说服教育、提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教育、引导、督促当事人提升法律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

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力度,纵深推进和完善信息共享、监管联合、执法联动、区域联防的综合执法联动体系,促进执法效能提升。

区域联动方面,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执法联动走深走实,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进一步提升,助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发挥信息共享优势,依托京津冀协同执法平台,推动移动源执法结果和执法处罚信息共享,避免短时间内同一车辆两地两次处罚,同时重点关注已被处罚的车辆,督促整改避免再次违法。

2025年是新环保法实施满十周年。十年来,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创新执法模式,丰富科技手段,对恶意排放、弄虚作假等主观恶意大或污染环境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打击,充分发挥了新环保法的“钢牙利齿”作用。同时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维护法律权威;持续强化正向引导,提高企业自觉守法的内生动力。

十年来,随着企业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和全社会环境守法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生态环境合规合法性不断提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重型柴油车超标率从2018年的10%下降到了2024年的2%。与之相对应,生态环境处罚案件也呈现下降趋势,与2018年相比,2024年固定源处罚案件数量下降近52%,移动源处罚案件数量下降90%以上。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系统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继续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核心目标,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持续加强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为开启“十五五”污染防治新征程奠定基础,继续用“执法蓝”助力美丽北京建设。

2024年全市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23万起

2024年全市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23万起

2024年全市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23万起

(记者 王伟)2024年,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目标,围绕美丽北京建设,严守底线,聚焦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坚持严格规范执法;优化服务,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包容审慎监管,以有力度的执法和有温度的服务,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执法蓝”全力守护“生态绿”。

智慧监管模式提升了执法效率和水平,2024年全市固定源非现场检查占比近50%,而且非现场执法发现问题的查实率达72%,也就是说虽然未到现场,但大部分非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都是准确的。2024年全市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23万起,实现了既不让违法企业有空可钻,也能让守法企业安心经营。

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坚持精准施策、精细管理,推行“执法+服务”,为守法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全市办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的案件637起。

依法实施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给予企业适度的容错改正空间。2024年,修订完善了《北京市生态环境领域不予处罚事项清单》,进一步明确了47类不予处罚情形。对未造成危害后果并及时改正的轻微违法情形,依法不予处罚,并通过说服教育、提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教育、引导、督促当事人提升法律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

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力度,纵深推进和完善信息共享、监管联合、执法联动、区域联防的综合执法联动体系,促进执法效能提升。

区域联动方面,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执法联动走深走实,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进一步提升,助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发挥信息共享优势,依托京津冀协同执法平台,推动移动源执法结果和执法处罚信息共享,避免短时间内同一车辆两地两次处罚,同时重点关注已被处罚的车辆,督促整改避免再次违法。

2025年是新环保法实施满十周年。十年来,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创新执法模式,丰富科技手段,对恶意排放、弄虚作假等主观恶意大或污染环境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打击,充分发挥了新环保法的“钢牙利齿”作用。同时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维护法律权威;持续强化正向引导,提高企业自觉守法的内生动力。

十年来,随着企业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和全社会环境守法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生态环境合规合法性不断提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重型柴油车超标率从2018年的10%下降到了2024年的2%。与之相对应,生态环境处罚案件也呈现下降趋势,与2018年相比,2024年固定源处罚案件数量下降近52%,移动源处罚案件数量下降90%以上。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系统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继续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核心目标,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持续加强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为开启“十五五”污染防治新征程奠定基础,继续用“执法蓝”助力美丽北京建设。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