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昌平榜样—青年榜样”榜单公布!
砥砺前行信念牢
无负多彩青年志
韩俊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
统计学2021级本科生
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红十字会第十九届学生分会会长
团委青年成长服务中心技术部部长
统计学21-1团支部组织委员

韩俊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统计学本科生,身兼学生会、团委及红会多项职务。他学业成绩优异,GPA高达3.70,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多项学科竞赛奖项。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红十字会会长,他带领团队荣获5项国家级志愿服务项目,校红十字会也因此被评为北京市“人道奖”先进集体,他个人更荣获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北京市红十字会防艾先进个人等荣誉。
韩俊雄不仅是学习上的佼佼者,更是公益事业的积极践行者。作为“逐梦支教团”发起人,他为9个省市区乡村儿童提供支教服务,累计帮扶1000余人,支教时长超8000小时。此外,他还积极推动“三献”工作,亲自献血两次,并成功带动300余人参与无偿献血。在应急救护方面,他获得救护员证,并培训500余人,为校园安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青年才俊领航中医
公益创新双辉耀
南程
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南程,一位新时代青年企业家,在中医药煎煮领域成绩显著。他主导研发了“智能煎药机”“全自动煎药生产线”等,实现中药煎药全过程信息化、自动化,其中“中药饮片智能调剂系统”精准度达±3mg,远超国家标准。他运用数字化手段管理公司,助力公司荣获“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荣誉。同时,他主导制定了1项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提升了中国中药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南程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他与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设立职场体验基地和科普基地,鼓励年轻学子投身中医药研究,全国范围内已培训达1000余人次,为中医药行业输送了大量复合型人才。此外,他领导的公司近三年资产和纳税年均增长10%以上,纳税额达7000余万元,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点燃科创引擎
放飞科技之翼
崔赫夫
中国商飞北研中心
团委副书记 主管级研发工程师

崔赫夫在中国商飞北研中心表现突出。2019至2022年,他参与新能源飞机试验和国产大飞机论证,助力飞机示范运行和转阶段评审。2022年起,他作为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推动20余家高校及企业参与民机科技创新项目,牵头开展3型“灵雀系列”验证机研制,9项成果成功转化。2024年6月,他支援新疆民航,保障国产飞机运行安全。
同时,崔赫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昌平区中小学生开展大飞机科普讲座,覆盖4000余人次,助力单位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作为团委副书记,他积极推动平台建设,激发青年创新热情。他还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获优秀学员荣誉,并组建青年宣讲团,广泛开展宣讲活动。
推广创新农业科技
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崔天鋆
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崔天鋆2014年返乡创业,投身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他以创新为核心,自2014年起组织40余项试验示范,成功推广8项农业技术,每年为全区草莓种植户提供优质种苗300万株。2019年,崔天鋆被授予“北京市创业导师”荣誉称号,被评为2023年度“北京市农民增收致富能手”。
2015年,他通过校社合作成立田间学校,每年开办培训20余场,受益农民2000余人;2016年成立鑫城缘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为草莓生产提供全链路技术服务,为农民生产保驾护航;2017年成立草莓施肥一体化专业服务组织,与100户社员签订免全程的免费服务协议和果品回收协议;2020年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
同时,崔天鋆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引入草莓体验式加工设备,打造农事乐园、科普长廊等,将合作社打造为集观光、采摘、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拓宽销售渠道,他带领农户增收,草莓全年平均销售价格由原来的10至15元每斤提升到25-30元每斤,实现每户增收2万元,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益。
科技尖兵攻坚“双碳”
绿色创新引领未来
杨阳
国家能源集团
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碳中和中心碳捕集室经理

面对“双碳”目标下的巨大挑战,杨阳及其团队积极探索,提出了在燃煤电厂实施大规模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解决方案。从2020年开始,他们用半年时间摸清了CCUS的关键链条与瓶颈问题,并深入锦界电厂15万吨级碳捕集示范项目调试一线,积累了宝贵的实操经验。2021年,杨阳团队承担了泰州50万吨级CCUS项目。面对人员、技术、资金不足等困难,他们通过细致谋划和顽强拼搏,于同年9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月完成初步设计。作为项目具体实施负责人,杨阳带领团队在新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研制出新一代自主吸收剂,开发了大规模碳捕集工艺包,吨二氧化碳捕集成本下降超20元。在项目示范工程建设中,杨阳每天协调各方,确保项目顺利推进。2023年6月,泰州CCUS项目正式投运,成为亚洲最大的燃煤烟气碳捕集项目,相关成果获评国家能源行业2023年十大科技进展,并被写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杨阳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力量。
党建引领科技赋能
暖心爱警守护健康
姚龙强
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
警务保障处资产与装备管理科副科长

公安昌平分局民警姚龙强以实际行动践行入警誓词,努力做人民的“守护者”,为民警健康保驾护航。他积极推动警务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制定并严格执行《昌平分局关于依托“健康昌警”平台开展民警健康管理的实施方案》等十余份制度文件,每月开展血压、血糖等健康数据采集分析,实施“四色预警”机制,实时掌握队伍健康状况。在全市局率先推出“健康昌警”服务项目,2023年升级为“幸福昌警”平台,实现“管健康”“云食堂”等综合后勤管理。创建了北京市公安局首个健康管理系统,建立健康检测机制和高风险人群管理机制,建立心血管高风险人群管理台账,由专人负责,定期叮嘱守护。3年来,他带领的健康专班主动上门健康巡检400余次,累计检测民警6.6万人次,下发爱警督办单60余次,发放健康宣传手册23819册,培训初级急救员98名,安装自动体外除颤仪(AED)33台,民警健康总体情况呈现“三连降”“零事故”。姚龙强还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全面提升民警健康素养,举办“科学防护,合理降酸”等10项线上活动和30余场线下讲座。
创新引领促发展
合成生物谱新篇
王志祥
北京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

在北京市和区领导提出打造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支撑体系的要求下,王志祥积极推动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双揭牌,并落地首个生物制造产业园。他协调各方资源,成功解决资金问题,推动展示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并引入多家服务平台,为昌平区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他还聚焦生物制造、先进能源、数字经济、医疗器械等产业赛道,相关建设已初显成效。生物制造产业已启动招商工作,4家企业明确入驻意向,创新中心首批6个项目落地。未来视界项目引入11个项目,碳力未来大厦推动8家企业落地,数字双碳创新资源加速集聚。面对房地产市场低迷,王志祥积极调整招商策略,引入仲量联行等合作机构,加大外资企业招商,并参加中关村论坛等活动,策划系列招商推介活动。上半年,“能源谷”新注册企业180家,新增产业空间去化面积约3.6万平方米。王志祥精准研判,克服困难,实现国氢科技投资回报约26倍,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他积极设立未来星科创投基金,储备20余个优质项目,力争实现以投资促招商。王志祥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未来科学城建设和产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志愿服务凝聚共识
经典诵读赓续传统
李红英
昌青小伙伴志愿服务发展中心
副主任

李红英自2020年起投身昌平区志愿服务,涵盖垃圾分类、文明创城、文化宣传、社区治理等领域,服务范围包括昌平博物馆、图书馆、公园及多个社区。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她为宁馨苑社区开展“宁馨聚力 爱在邻里”大型党群活动,参与人数达200人。她还协助西环里社区组建老旧小区改造志愿服务队,目前已有100余人参与。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策划了议事协商培训、大型社区活动等服务。2024年暑期,她作为带队人,为史家坑社区开展6场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团建游戏、诵读国学《论语》、志愿服务宣誓等,提升孩子们的参与感和自豪感。她还参与了北京团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文化宣讲员培训班,与优秀志愿者们共同学习、交流,顺利结业。2024年,她参与了昌平区“诵时代经典 谱华夏乐章”诵读大赛,参赛作品《论语》获得三等奖。在服务过程中,她不仅自己参与,还引导两个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捡拾垃圾、发放宣传折页等,通过“大手牵小手”让志愿服务精神在孩子心中扎根。
用心托起患儿希望
支援边疆守护健康
董艳
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儿科诊疗中心

董艳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反复呼吸系统感染、慢性咳嗽、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重症难治性肺炎等疾病的治疗,并且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近10篇科研论文。
2023年董艳跨越2800多公里,前往昆玉开展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她一人承担起全院儿科门诊、急诊诊疗、儿科住院查房以及教学等工作,带教查房50余次,教学讲课40余次,成功救治了因低血糖引发的并发症、过敏性休克等导致的新生儿危重症。针对当地贫血严重的情况,主导实施了“0-6岁儿童缺铁性贫血降消项目”,为近400名贫血儿童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她还牵头筹建“北京市援疆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开展培训,缓解当地儿科医疗资源紧张的现状。期间她因患病回京手术治疗,依旧心系十四师儿童,开展远程工作指导,并在术后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董艳牢记使命,以对党无比忠诚和对边疆人民无比热爱的精气神儿,如胡杨一样,奉献着青春韶华。
依托基层担当实践
服务青年绽放风采
田茜
社区青年汇社工

田茜自加入社区青年汇以来,始终以“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引领青年”为工作宗旨,积极策划、组织青春读书会、创业分享会、志愿服务、非遗体验等各类活动200余场,累计服务青年近7000人次。她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社区青年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阵地,实现服务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引入公益书屋、智慧助老、普法宣传等推动社区基层建设。
她组织社区青少年建立志愿团队,在社区文化营造、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宣传等各个方面开展志愿服务,至今积累超1.2万小时志愿时长。每当社区有需要,她都是第一个站出来,组织开展的庆祝建团100周年主题活动、创城进行时等活动,均获得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颁发的奖项。田茜为社区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图文来源:文明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