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袋儿淋产能不足引质疑 “情怀营销”还是“饥饿营销”?_北京时间

北冰洋袋儿淋产能不足引质疑 “情怀营销”还是“饥饿营销”?

北冰洋产品袋儿淋回归后遭疯抢的新闻屡屡曝光,但是消费者却提出了质疑……

北冰洋袋儿淋产能不足引质疑 “情怀营销”还是“饥饿营销”?

北冰洋产品袋儿淋回归后遭疯抢的新闻屡屡曝光,但是消费者却提出了质疑……

最近,北冰洋产品袋儿淋回归后遭疯抢的新闻屡屡曝光。记者走访后发现,去店里根本买不到袋儿淋,而义利微信公号和京东线上平台也显示目前无货。不少原本被北冰洋情怀营销打动的消费者不禁质疑:北冰洋袋儿淋在玩饥饿营销还是企业产能严重不足?

现场调查

店员:厂家限购 不能保证每天有货

不断有市民前来问询,都被告知“没货了”……此前做了这么多筹备工作,为何在盛夏季节仍处于实验生产阶段?

近日,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邢慧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袋儿淋”冰淇淋已经陆续送至全市所有义利连锁店,北京市民可以前往附近连锁店选购。5月15日,北冰洋相关负责人也明确向信报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今天早晨8点多,信报记者在百年义利(幸福大街店)门口也亲眼目睹了市民排长队买袋儿淋的火爆场景。但是随后记者进一步从百年义利店员工那里了解到,或是因产能有限,袋儿淋目前北京市义利店不能保证每天都有货。

百年义利幸福大街店工作人员告诉信报记者,一大早店门口就开始排长队,因为人多所以每人限购2袋。“昨天店里先来了100袋,卖完后又来了400袋,瞬间一扫而空。今天来了200袋,也是2个小时之内就卖完了。”该员工透露,来排队的基本都是老北京人,以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很少。不过,该员工同时表示,对于消费者现在的“疯狂劲”她并不是很理解,“第一天产品到店后我就吃了,我觉得也就那样,我估计过了这个劲儿就好了。”就在记者于该店停留期间,有近10来位消费者专门到店询问是否还有袋儿淋,店员都是统一回复“卖完了”。

随后,记者来到了另一家义利店打探情况。百年义利南小街店工作人员说,袋儿淋店里每天基本就来100袋,每人限购5袋,8点一开门袋儿淋就卖完了,很多市民都是早晨7点多就来排队。当记者追问如果明天7点多来排队是否就一定能买到袋儿淋时,工作人员回复说:“明天厂家是否送货我们也不清楚,像昨天就没来货,因为他们生产车间做不出来。他们一般都是头天夜里来送货,如果没来送货,第二天早晨一开门我们就会跟排队的消费者说今天没货。”

百年义利白桥店店内工作人同样提到了限购。其表示,每天就来100袋,每人限购2袋,店里每天都向厂里要货,但是有时候厂子不给配货,因为现在北京100多家店都等着要货,可能他们厂生产不出来那么多产品。”该员工说,他们也不知道明天是否配货,所以不能向消费者保证明天一定有货,可以明天再来看看。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记者咨询时,记者隐约听见上述工作人员跟另一位店内工作人员说:“100万现金支票摆在那儿说给我生产吧,就没给人家生产,因为生产不出来。所以咱们这里也千万别跟任何人说收定金配货的话,因为咱们保证不了。”当记者对于他们之间的聊天追问细节时,其中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是我们单位的事不能跟您说。

网销渠道

京东首批仅有500份铺货预订

北冰洋袋儿淋也开始在线上渠道搞饥饿营销。京东相关负责人向信报记者表示,北冰洋“袋儿淋”京东生鲜进行了线上独家试点,首批到货仅500份作为尝试,半个小时内全部售罄。至于合作模式,据京东向信报记者介绍,京东生鲜与北冰洋公司是直接沟通洽谈合作,但由于对方目前的运营能力问题,所以是与其指定的官方代理商拿货。

值得注意的是,不知是运营能力跟不上,还是因为北冰洋袋儿淋就是先吊足市民胃口搞饥饿营销战,线上铺货供应量并不大。因为就在5月12日,北冰洋市场部主管表示:“网上订单即日起首批发货!50单!京东配送!”

5月19日,信报记者在义利微信公号和京东线上平台也看到,显示目前无货。义利微信公号订货平台滚动小字还显示“由于订单量大,北冰洋袋儿淋正在加紧生产,并紧张联系配送,请大家耐心等待”。

义利微信公号订货平台显示“无货”

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开始吐槽:一周时间过去了,在京东网预订的北冰洋袋儿淋还没有发货。而近日消费者孙女士向媒体爆料称,拍下“现货”却要等一个月。孙女士吐槽说,明明店里广告是现货,说拍下立即发货,但交钱后一个多小时,店家却告知今天店里袋儿淋已经卖完了无法发货,只能等一等。她向店家询问何时能发货,店家却说,按目前购买顺序至少要等一个月时间,而且他们不能承诺具体发货时间。孙女士称,作为一名“80后”,对袋儿淋还是很有感情的,因工作地和居住地都离出售袋儿淋的义利店很远,才想到网上购买,最终,她申请了退款。

对此,一位消费者向信报记者提出质疑,哪儿有这种快消品时常断货的,冰激凌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记得好早之前就听说袋儿淋要重新上市,结果刚开始卖就哪儿都买不着,要不就是义利本身对产品销量信心不足没那么多货,要不就是产能跟不上。“啥时候见过北冰洋汽水卖断货的。”该消费者举例说。

企业说法

承认袋儿淋产能不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直营店或网上销售渠道,北冰洋袋儿淋都显示长期缺货状态。那么,袋儿淋现在日产量究竟有多大,记者就此采访了北冰洋市场部主管以及北冰洋厂家相关负责人,截至记者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不过,5月19日下午,信报记者从一位消费者那里获取了一份由北京北冰洋食品商贸有限公司发出的一份通知,落款日期为5月16日。该消费者告诉信报记者,这份通知来自于袋儿淋经销商。

公告告知经销商目前产能不足,并表态北冰洋正全力寻求扩产机会。

通知显示,袋儿淋目前仅是实验生产和试销阶段,产能不足。公告同时表示,即日起,会少量供应,经销商需按北冰洋公司规定和业务指导配送,并要求终端每人限购2袋,不许提价。

公告给经销商表态:北冰洋公司正全力寻求扩产机会和对外合作,欢迎大家推荐。

耐人寻味的是,袋儿淋产品早早就确定了回归战略,媒体最早曝光的时间是今年年初,而北冰洋办公室工作人员今年年初曾向信报记者回复说,想法早就有了,公司也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既然如此,肯定在此前几个月就已做了大量筹备工作。这么长的时间,为何在盛夏季节仍处于实验生产阶段?

北冰洋否认饥饿营销战

记者今天在随机采访中发现,很多老北京人是出于一种怀念和情怀才购买袋儿淋,而还有不少市民则是出于尝鲜、好奇和追风心理,“我家孩子看别人在朋友圈晒了一张袋儿淋照片,就说也想尝尝,我们都没吃过,所以我专门到店来看看。”

对于目前无货和预定了没货的问题,有消费者对袋儿淋的饥饿营销战略发出质疑。一位消费者说“这样的做法破坏了我的儿时回忆”。

不过,对于饥饿营销战的说法,北冰洋市场部主管给予了否认。她告诉信报记者,“这不是饥饿营销战,按照北冰洋的规划,去年高端产品双棒复出,8—10元,今年低端亲民,小豆冰和袋淋回归,没想到大家独爱袋儿淋,明年再出义利泥肠,估计就更火了。其实可以买的品种很多,冰棍、雪糕、双棒、小豆冰……”

对于产能不足的问题,该负责人并未作出回复。

专家说法:担心产品会昙花一现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曾向信报记者表示,将怀旧产品、有一定沉淀人群的产品重推市场,实际上也是适应消费人群的一种目标策略。此前北冰洋汽水回归取得的不错业绩,也为本次袋儿淋回归增添了成功的背书。不过,赖阳认为,袋儿淋所在的冰激凌市场相对汽水市场竞争实则更加激烈,突围难度更大。因为北冰洋汽水目前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原因是目前传统的竞品没有这么足的二氧化碳的气,所以即便是有同类产品,也基本上都是仿冒者,这就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但是现今市面上的冰激凌口味差距并没有那么明显。此外,虽然冰激凌是市场上比较活跃的产品,但目前占据主流的还是一些国际品牌。

而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则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北冰洋原来想的是第一打情怀牌,第二搞搞饥饿营销。但是,没想到这么火爆,所以产能可能跟不上。总体来说,北冰洋情怀牌打得还可以,但是整体来说很难有一个长时间的延续性,我现在比较担心这种昙花一现的现象出现。

背景介绍

袋儿淋的消失与回归

与其说北冰洋袋儿淋是老产品的重出江湖,倒不如说是一种情怀的回归。在情怀产品出来后,消费者一窝蜂簇拥而上。那么,袋儿淋曾经为何消失了,后来为何又复出了呢?

公开资料显示,北冰洋始建于1936年,是中国饮料的创始人之一,其经典产品有汽水、双棒冰棍、袋儿淋等,都是不可磨灭的时代记忆。上世纪90年代,在对外招商引资的背景下,北冰洋也积极寻求外资注入,在选择背靠全球饮料巨头百事这座大山下,期望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但好景不长,北冰洋产品开始衰落,随后被合资公司雪藏14年。也就是在上世界90年代,袋儿淋慢慢消失。不过,这一切随着义利连锁店的扩张而改变。2011年,北冰洋借势回归市场,首先推出的北冰洋汽水在义利连锁店试水销售。

今年1月份,北冰洋“袋儿淋”今夏上市的消息在朋友圈炸开了锅。彼时,北冰洋办公室相关人员向信报记者表示,公司早就在琢磨将袋儿淋重新推出市场,社会上也有呼声的反馈,但升级后的产品如何让老北京人找回当初的记忆和感觉则是他们一直在思考的。信报记者 苗雪艳

北冰洋袋儿淋产能不足引质疑 “情怀营销”还是“饥饿营销”?

北冰洋产品袋儿淋回归后遭疯抢的新闻屡屡曝光,但是消费者却提出了质疑……

北冰洋袋儿淋产能不足引质疑 “情怀营销”还是“饥饿营销”?

北冰洋产品袋儿淋回归后遭疯抢的新闻屡屡曝光,但是消费者却提出了质疑……

最近,北冰洋产品袋儿淋回归后遭疯抢的新闻屡屡曝光。记者走访后发现,去店里根本买不到袋儿淋,而义利微信公号和京东线上平台也显示目前无货。不少原本被北冰洋情怀营销打动的消费者不禁质疑:北冰洋袋儿淋在玩饥饿营销还是企业产能严重不足?

现场调查

店员:厂家限购 不能保证每天有货

不断有市民前来问询,都被告知“没货了”……此前做了这么多筹备工作,为何在盛夏季节仍处于实验生产阶段?

近日,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邢慧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袋儿淋”冰淇淋已经陆续送至全市所有义利连锁店,北京市民可以前往附近连锁店选购。5月15日,北冰洋相关负责人也明确向信报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今天早晨8点多,信报记者在百年义利(幸福大街店)门口也亲眼目睹了市民排长队买袋儿淋的火爆场景。但是随后记者进一步从百年义利店员工那里了解到,或是因产能有限,袋儿淋目前北京市义利店不能保证每天都有货。

百年义利幸福大街店工作人员告诉信报记者,一大早店门口就开始排长队,因为人多所以每人限购2袋。“昨天店里先来了100袋,卖完后又来了400袋,瞬间一扫而空。今天来了200袋,也是2个小时之内就卖完了。”该员工透露,来排队的基本都是老北京人,以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很少。不过,该员工同时表示,对于消费者现在的“疯狂劲”她并不是很理解,“第一天产品到店后我就吃了,我觉得也就那样,我估计过了这个劲儿就好了。”就在记者于该店停留期间,有近10来位消费者专门到店询问是否还有袋儿淋,店员都是统一回复“卖完了”。

随后,记者来到了另一家义利店打探情况。百年义利南小街店工作人员说,袋儿淋店里每天基本就来100袋,每人限购5袋,8点一开门袋儿淋就卖完了,很多市民都是早晨7点多就来排队。当记者追问如果明天7点多来排队是否就一定能买到袋儿淋时,工作人员回复说:“明天厂家是否送货我们也不清楚,像昨天就没来货,因为他们生产车间做不出来。他们一般都是头天夜里来送货,如果没来送货,第二天早晨一开门我们就会跟排队的消费者说今天没货。”

百年义利白桥店店内工作人同样提到了限购。其表示,每天就来100袋,每人限购2袋,店里每天都向厂里要货,但是有时候厂子不给配货,因为现在北京100多家店都等着要货,可能他们厂生产不出来那么多产品。”该员工说,他们也不知道明天是否配货,所以不能向消费者保证明天一定有货,可以明天再来看看。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记者咨询时,记者隐约听见上述工作人员跟另一位店内工作人员说:“100万现金支票摆在那儿说给我生产吧,就没给人家生产,因为生产不出来。所以咱们这里也千万别跟任何人说收定金配货的话,因为咱们保证不了。”当记者对于他们之间的聊天追问细节时,其中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是我们单位的事不能跟您说。

网销渠道

京东首批仅有500份铺货预订

北冰洋袋儿淋也开始在线上渠道搞饥饿营销。京东相关负责人向信报记者表示,北冰洋“袋儿淋”京东生鲜进行了线上独家试点,首批到货仅500份作为尝试,半个小时内全部售罄。至于合作模式,据京东向信报记者介绍,京东生鲜与北冰洋公司是直接沟通洽谈合作,但由于对方目前的运营能力问题,所以是与其指定的官方代理商拿货。

值得注意的是,不知是运营能力跟不上,还是因为北冰洋袋儿淋就是先吊足市民胃口搞饥饿营销战,线上铺货供应量并不大。因为就在5月12日,北冰洋市场部主管表示:“网上订单即日起首批发货!50单!京东配送!”

5月19日,信报记者在义利微信公号和京东线上平台也看到,显示目前无货。义利微信公号订货平台滚动小字还显示“由于订单量大,北冰洋袋儿淋正在加紧生产,并紧张联系配送,请大家耐心等待”。

义利微信公号订货平台显示“无货”

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开始吐槽:一周时间过去了,在京东网预订的北冰洋袋儿淋还没有发货。而近日消费者孙女士向媒体爆料称,拍下“现货”却要等一个月。孙女士吐槽说,明明店里广告是现货,说拍下立即发货,但交钱后一个多小时,店家却告知今天店里袋儿淋已经卖完了无法发货,只能等一等。她向店家询问何时能发货,店家却说,按目前购买顺序至少要等一个月时间,而且他们不能承诺具体发货时间。孙女士称,作为一名“80后”,对袋儿淋还是很有感情的,因工作地和居住地都离出售袋儿淋的义利店很远,才想到网上购买,最终,她申请了退款。

对此,一位消费者向信报记者提出质疑,哪儿有这种快消品时常断货的,冰激凌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记得好早之前就听说袋儿淋要重新上市,结果刚开始卖就哪儿都买不着,要不就是义利本身对产品销量信心不足没那么多货,要不就是产能跟不上。“啥时候见过北冰洋汽水卖断货的。”该消费者举例说。

企业说法

承认袋儿淋产能不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直营店或网上销售渠道,北冰洋袋儿淋都显示长期缺货状态。那么,袋儿淋现在日产量究竟有多大,记者就此采访了北冰洋市场部主管以及北冰洋厂家相关负责人,截至记者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不过,5月19日下午,信报记者从一位消费者那里获取了一份由北京北冰洋食品商贸有限公司发出的一份通知,落款日期为5月16日。该消费者告诉信报记者,这份通知来自于袋儿淋经销商。

公告告知经销商目前产能不足,并表态北冰洋正全力寻求扩产机会。

通知显示,袋儿淋目前仅是实验生产和试销阶段,产能不足。公告同时表示,即日起,会少量供应,经销商需按北冰洋公司规定和业务指导配送,并要求终端每人限购2袋,不许提价。

公告给经销商表态:北冰洋公司正全力寻求扩产机会和对外合作,欢迎大家推荐。

耐人寻味的是,袋儿淋产品早早就确定了回归战略,媒体最早曝光的时间是今年年初,而北冰洋办公室工作人员今年年初曾向信报记者回复说,想法早就有了,公司也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既然如此,肯定在此前几个月就已做了大量筹备工作。这么长的时间,为何在盛夏季节仍处于实验生产阶段?

北冰洋否认饥饿营销战

记者今天在随机采访中发现,很多老北京人是出于一种怀念和情怀才购买袋儿淋,而还有不少市民则是出于尝鲜、好奇和追风心理,“我家孩子看别人在朋友圈晒了一张袋儿淋照片,就说也想尝尝,我们都没吃过,所以我专门到店来看看。”

对于目前无货和预定了没货的问题,有消费者对袋儿淋的饥饿营销战略发出质疑。一位消费者说“这样的做法破坏了我的儿时回忆”。

不过,对于饥饿营销战的说法,北冰洋市场部主管给予了否认。她告诉信报记者,“这不是饥饿营销战,按照北冰洋的规划,去年高端产品双棒复出,8—10元,今年低端亲民,小豆冰和袋淋回归,没想到大家独爱袋儿淋,明年再出义利泥肠,估计就更火了。其实可以买的品种很多,冰棍、雪糕、双棒、小豆冰……”

对于产能不足的问题,该负责人并未作出回复。

专家说法:担心产品会昙花一现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曾向信报记者表示,将怀旧产品、有一定沉淀人群的产品重推市场,实际上也是适应消费人群的一种目标策略。此前北冰洋汽水回归取得的不错业绩,也为本次袋儿淋回归增添了成功的背书。不过,赖阳认为,袋儿淋所在的冰激凌市场相对汽水市场竞争实则更加激烈,突围难度更大。因为北冰洋汽水目前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原因是目前传统的竞品没有这么足的二氧化碳的气,所以即便是有同类产品,也基本上都是仿冒者,这就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但是现今市面上的冰激凌口味差距并没有那么明显。此外,虽然冰激凌是市场上比较活跃的产品,但目前占据主流的还是一些国际品牌。

而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则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北冰洋原来想的是第一打情怀牌,第二搞搞饥饿营销。但是,没想到这么火爆,所以产能可能跟不上。总体来说,北冰洋情怀牌打得还可以,但是整体来说很难有一个长时间的延续性,我现在比较担心这种昙花一现的现象出现。

背景介绍

袋儿淋的消失与回归

与其说北冰洋袋儿淋是老产品的重出江湖,倒不如说是一种情怀的回归。在情怀产品出来后,消费者一窝蜂簇拥而上。那么,袋儿淋曾经为何消失了,后来为何又复出了呢?

公开资料显示,北冰洋始建于1936年,是中国饮料的创始人之一,其经典产品有汽水、双棒冰棍、袋儿淋等,都是不可磨灭的时代记忆。上世纪90年代,在对外招商引资的背景下,北冰洋也积极寻求外资注入,在选择背靠全球饮料巨头百事这座大山下,期望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但好景不长,北冰洋产品开始衰落,随后被合资公司雪藏14年。也就是在上世界90年代,袋儿淋慢慢消失。不过,这一切随着义利连锁店的扩张而改变。2011年,北冰洋借势回归市场,首先推出的北冰洋汽水在义利连锁店试水销售。

今年1月份,北冰洋“袋儿淋”今夏上市的消息在朋友圈炸开了锅。彼时,北冰洋办公室相关人员向信报记者表示,公司早就在琢磨将袋儿淋重新推出市场,社会上也有呼声的反馈,但升级后的产品如何让老北京人找回当初的记忆和感觉则是他们一直在思考的。信报记者 苗雪艳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