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工程”让外籍高层次人才与顺义“双向奔赴”
近日,11名外籍人才通过顺义区第七期“梧桐工程”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评审,将在顺义提供的广阔舞台上,助力区域各项事业发展。

国际学校行政总监马然朗(中)了解学生用餐情况。

马然朗和安保人员沟通校园巡查事宜。
“学生反映免费续餐的方式很好,既能有更多选择,也避免了浪费。”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行政总监马然朗正在和工作人员了解学生用餐情况。马然朗有着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2022年,他来到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任职。今年,马然朗牵头的学校社区空间改造工作完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餐饮选择和更自由的社交空间。

工作中的马然朗。
“顺义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我的妻子和孩子随我一起来到了这里,顺义是我们在中国的家。”马然朗说。当得知顺义区在进行“梧桐工程”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时,马然朗报名参加。“我希望进一步融入顺义,为顺义区国际化教育发展贡献力量。”他说。

张珍妮(中)和同事开会。

张珍妮和丈夫张鼎然。
在位于中德产业园的北京塔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内,公司执行董事张珍妮正和同事讨论视频拍摄的脚本。张珍妮来自德国,和丈夫张鼎然组成了中德家庭。2021年,他们定居顺义,创建了北京塔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将中德优质资源引入中德产业园,打造中德国际文化交流空间。

张珍妮介绍顺意好礼。
“顺义区开放包容、国际化营商环境好,这些特点都给予了我们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也作为桥梁,推进中德之间的交流。”张珍妮说。截至目前,公司组织、承办了中德葡萄酒文化节、燕京啤酒文化节北京中德产业园分会场等活动,并接待了德国驻华大使馆、中国德国商会和来自德国的青年访问团。
马然朗和张珍妮都于近日通过了顺义区第七期“梧桐工程”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评审。区总部人才中心根据《顺义区“梧桐工程”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办法(试行)》组织评审工作。通过评审的11名外籍人才涵盖国际教育、文化贸易、航空运输等9个行业,为各领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接下来,区总部人才中心还将推进审议、公示等工作。
自2018年以来,已有84人通过顺义区“梧桐工程”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其中,59人已通过这个途径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永久居留身份证”。“人才聚、产业兴,我们也希望通过集聚更多的中外人才,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为顺义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区总部人才中心联络服务科负责人梁小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