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地动态】快来看看吧!

天安门广场:启动2024年度华灯清扫检修工作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天安门广场的华灯“体检”工作日前启动。本次“体检”将对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6000多盏光源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安装全新的华灯标识牌。新型标识牌增加二维码,市民或游客扫码可以了解到关于华灯的基本信息和历史故事。新型标识牌还内置了监测元件,灯杆一旦漏电或倾斜,能够及时向系统后台回传信息,为华灯安全运行提供支撑,确保首都核心区华灯亮灯率保持在10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益起来”志愿服务队举办第一期培训活动
近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益起来”志愿服务队在暑期举办了第一期培训活动。抗战馆讲解指导老师李雪丽、志愿者工作负责人李洋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新时代抗战精神传承人,从理论培训和现场教学两部分内容进行授课。志愿者讲解员杨金兰做示范讲解,宣讲抗战故事《死在光明》。培训过程中,志愿者热情高涨,踊跃参与,并对日常讲解中的困惑和问题与老师探讨。

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启“博物馆之夜”活动
近日,国家自然博物馆2024年“博物馆之夜”活动启幕。本次“博物馆之夜”为期一个月,其中包括自然主题非遗彩灯展、“远古剑客——自贡侏罗纪恐龙”特展、“夜宿活动”“藏品故事会”“锺健讲堂”及“标本零距离”等11项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游客可以在夜间前往馆内参观,感受自然科学与非遗文化结合的独特魅力。

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联合开展“爱党拥军 礼敬八一”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活动
近日,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联合开展了“爱党拥军 礼敬八一”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活动。活动邀请东城区退役军人代表吴进军、徐文浩来到“亢慕义斋”复原室,与青少年们一同分享自己的军旅故事。随后,在讲解员带领下,青少年共同参观北大二院旧址“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在“初心教室”中,青少年共同参与“红星闪闪 致敬八一”主题观影活动,一同观看纪录片《伟大的战略决战——平津战役》,穿越时空走进硝烟弥漫的岁月,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

中法大学旧址: 举办“我眼中的中法大学旧址”暑期红色文化研学活动(第三季)
近日,中法大学旧址举办“我眼中的中法大学旧址”暑期红色文化研学活动(第三季)。近40名青少年分两个场次深入中法大学旧址进行实地研学,探寻党的历史、追寻红色足迹、体悟红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活动中,青少年跟随讲解员步伐,沿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展览脉络,在现场教学中追溯红色历史,聆听红色故事,分享学习体会。在漆扇制作环节,青少年们以漆为笔,以水为画,在手工体验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中山公园来今雨轩:邀请专家讲述百年建筑文化故事
近日,中山公园“来今雨轩讲堂”邀请了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金磊先生讲述了北京中山公园百年建筑文化故事。活动中,金磊先生以《“20世纪建筑遗产视野下”——略忆北京中山公园百年建设中的人和事》为题,向在场观众生动地讲述了中山公园在过去的110年光阴里,所历经见证的人与事,以及中山公园成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重要作用与意义。此次活动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了中山公园的深厚文化底蕴。

北京陶瓷艺术馆:以陶瓷作品献礼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际,北京陶瓷艺术馆的陶艺师们以瓷为媒,以艺传情,用一系列精美的陶瓷作品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在瓷画创作中,陶艺师们以北京中轴线为蓝本,巧妙地将天安门、故宫、鼓楼、钟楼等标志性建筑以艺术字的形式融入其中。除了平面的瓷画,艺术馆的陶艺师们还创作了多件立体雕塑,生动再现了北京中轴线上的经典场景。这些作品不仅是对中轴线文化的生动诠释,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礼赞,让大家能够通过这些作品,感受到中轴线的魅力与辉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来源:京华丹心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