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公益诉讼治理效能 以“检察蓝”守护“耕地绿”
为全力守护好百姓的“粮袋子”,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坚持把耕地保护作为公益诉讼重点办案领域,通过开展耕地保护专项监督活动、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与职能部门签订协作机制等多种途径,筑牢人民群众粮食安全的“压舱石”。2021年以来,区人民检察院共立案办理耕地保护案件46件,制发检察建议11件,有效服务昌平区“生态涵养区”建设。

“这块地本身是种玉米的,现在都被占了”
“以前这片儿地里菜都长得可好了,后来没人管就都变荒地了。”
……
根据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结果,昌平区土地总面积约为13426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约为4608公顷,占比3.4%,可见耕地资源有限且极为宝贵。针对部分村镇出现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区人民检察院加强走访调查,压实土地复耕复垦责任,以检察建议督促辖区14个镇街拆除违法建设,推动耕地保护执法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截至目前,已助力恢复辖区耕地83.05亩,确保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让“良田”回归“粮田”。
同时,针对重点区域出现的耕地堆放固体废弃物、破坏耕地种植条件等问题,区人民检察院开展能动履职,精准监督。并联合多名“益心为公”志愿者及时开展“回头看”,防止整改问题反弹回潮,确保负重土地重新得以“呼吸”。截至目前,区人民检察院已推动118.59吨建筑垃圾、43.31吨轻质物垃圾及时得到清理、转运,恢复耕地种植条件1800余平方米。

在开展监督整改的同时,区人民检察院聚焦农田公示牌信息不精确、配套设施有待提升、日常巡查管护利用不到位、灌溉设施维护不到位等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同向发力,推动形成协调有效、监管到位、保护有力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已实地走访全区6个镇街、18个地块,共3697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涉案14个地块共1997.69亩农田进行了全面整改与提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下一步,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守牢耕地红线政治责任,持续释放“田长+检察长”机制效能,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图文/王晶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