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次坐电梯都战战兢兢,现在新电梯又安全又舒适,心里踏实多了,出行更有保障了。”家住景泰东里1号楼的居民王金花称赞道。近日,永外街道景泰东里1号楼5部电梯完成更新改造并投入使用,成为北京市首批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老旧电梯更新项目之一。新电梯的投用不仅让居民告别了“惊魂一刻”,更让小区生活品质迈上新台阶。
“以前每次坐电梯都战战兢兢,现在新电梯又安全又舒适,心里踏实多了,出行更有保障了。”家住景泰东里1号楼的居民王金花称赞道。近日,永外街道景泰东里1号楼5部电梯完成更新改造并投入使用,成为北京市首批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老旧电梯更新项目之一。新电梯的投用不仅让居民告别了“惊魂一刻”,更让小区生活品质迈上新台阶。
党建引领政策赋能:国债资金助力,居民负担减轻
景泰东里1号楼建成于1994年,楼内9层、448户居民中,60%为老人、儿童及行动不便群体。原电梯已服役近30年,近年来频繁出现关不上门、按键失灵、运行异响等问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景泰社区党委书记玉艳面带忧色地表示:“尽管电梯经过多次维修,但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维保工作压力巨大。物业也曾考虑使用公共维修基金进行彻底维修,但由于需要超过50%的业主的同意,且相关流程繁琐漫长,这一计划最终被搁置。”永定门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洽说:“街道原本打算使用公共维修基金和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更换电梯,然而使用公共维修基金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二分之一以上的业主同意,时间周期较长,可更换电梯却是迫在眉睫。”
一边是面临着老旧的电梯必须尽快更换问题;另一边,资金的缺乏使得这一需求迟迟无法实现。正当大家感到束手无策之际,转机出现了。2024年8月,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出台,重点支持使用15年以上、故障率高、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老旧电梯。每部电梯可获15万元补贴,居民自筹部分大幅减少。
永外街道抓住工作契机,联合小区产权单位首开集团、物业管理单位首华物业迅速推进电梯更新工作,牵头召开多次沟通协调会,确保项目资金拼盘完整。“1号楼共有5部电梯,每部电梯的更换费用大约为30万元,国债补贴覆盖50%,其他费用则通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支付,节省下来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可以留作其他紧急事项使用。”周洽介绍。
新电梯“上岗”,居民点赞连连
在确定了更换电梯的资金来源后,为了尽快为居民更新电梯,确保居民的安全,产权单位首开集团主动作为,先期垫付更新电梯全部启动资金,优先解决民生诉求。
2024年12月电梯安装工作得以迅速入场。物业单位首华物业协助产权单位征求居民意见,统筹更换电梯期间沟通协调工作,有效保障了更换工作顺利进行。
鉴于工期接近春节以及寒假的特殊时期,为了保障居民的正常出行,5部电梯的安装工作被分为两个阶段来依次完成。在施工期间,街道管理部门严格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控制和工期安排,力求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周洽说:目前,目前已完成3部电梯更新,新安装的电梯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运行情况非常平稳,各项硬件设施均达到了行业内的主流标准,另外2部电梯更新工作计划在5月底前完工。”。“电梯轿厢空间宽敞明亮,乘坐体验也特好!”居民王阿姨激动地说。
展望:老旧电梯更新按下“加速键”
随着首批电梯的投入使用,永外街道在国债老旧电梯更新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周洽说:“首先是多部门协同作战,形成工作合力,如街道、社区、产权单位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其次,注重与电梯使用单位和居民的沟通,尊重产权人意愿,并通过会议和征求意见等方式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最后,合理规划施工进度,科学安排工序,特别是在临近春节的特殊时间节点,制定分批错峰施工计划,确保居民出行和施工进度两不误。同时,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
“下一步,永外街道将继续推进老旧电梯更新工作,坚持业主主导、政府辅助、分类推进的工作原则,围绕老旧电梯排查、群众宣传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国债拨付初审等方面全面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电梯更新工作:一是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同各社区、各物业单位、各业主组织之间的沟通;二是探索更多资金筹集渠道,对于公维基金不足的小区,积极争取其他资金支持,为老旧电梯更新工作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周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