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同志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始终坚持正确路线,以充沛的革命热情,先后担任党和军队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创建发展新型人民军队、赢得革命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同志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始终坚持正确路线,以充沛的革命热情,先后担任党和军队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创建发展新型人民军队、赢得革命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小平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珍藏着一些文物,它们见证着邓小平在这一时期的革命足迹。今天丹丹和大家一起瞻仰文物,重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为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的卓越功勋。
文物展示

馆藏油画《八七会议》 作者沈尧伊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毛泽东根据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在发言中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在八七会议上,邓小平担任会议记录工作,现在得以保存下来的八七会议上的报告和发言记录,都出自邓小平之手。
这次会议既是我党的重要历史转折,也是邓小平从事中央秘书工作的一次重要经历,后来他回忆说:“我们二十几个人分三批进来,我是第一批,记不清和谁一起进来。我在这里待了六天,会议开了一天一夜,极为紧张。我是最后走的,走得最晚。八七会议是武汉最热的时候,开会的当时连门也不能开,进去了就不能出来。我是一个晚上带小行李进去的,我们进去就睡地铺。”
为期一天的会议,经过邓小平的记录形成了长达20页的《八七会议记录》,手稿字体清秀、记录清晰、内容全面,已成为当今研究党史的一份重要文献资料。

八七会议记录手稿首页复制件
文物展示

邓小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使用的德造毛瑟W.T.P.1 型手枪
1937至1949年间,邓小平历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第129师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中共华东局和西南局第一书记等职。这支德国毛瑟手枪,就是伴随他南征北战的随身武器。
文物展示

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签发“淮海战役勤字第一号命令”
1948年11月24日,在淮海战役开始的第19天,为达到接下来的战役全歼黄维兵团的目的,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签发了“淮海战役勤字第一号命令”。命令对接下来战役中交通、联络、粮弹供给及伤员转运等各项工作接应做出了具体部署,以确保作战取得胜利。
文物展示

邓小平为双堆集大捷的题词
这是邓小平1949年为双堆集胜利的题词:“双堆集胜利仅仅是全国千百次重要胜利的一个。一如坚持大别山的意义一样,只能把它的宝贵经验提取出来,作为我们继续进步的基础,而不能把它变成障碍自己前进的政治包袱!”透过遒劲有力的题词,我们仿佛还能看到双堆集战役中一幕幕我军将士运筹帷幄、勇猛顽强夺取胜利的动人场面。
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