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五一田间奏响“科技+劳动”协奏曲_北京时间

北京顺义:五一田间奏响“科技+劳动”协奏曲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北京顺义的田间地头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劳动者与现代化农机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春播春种画卷。

北京顺义:五一田间奏响“科技+劳动”协奏曲

(记者 郑雪婧)“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北京顺义的田间地头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劳动者与现代化农机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春播春种画卷。

在顺义区木林镇大韩庄村的广袤农田里,大型农机设备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匀速行驶,精准完成翻耕、起垄作业;智能播种机紧随其后,将花生种子按科学间距、深度精准播撒,实现播种、施肥、覆膜一体化作业,每小时作业面积可达10余亩,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近20倍。在红薯栽种区域,约50名工人手动栽种,他们熟练地将红薯苗植入覆好膜的土地,动作娴熟。阳光下,大家干劲十足,身影在田间忙碌,构成一幅壮观的劳动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大韩庄村与北京兴农天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深度合作成为此次春耕的一大亮点。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他们不仅提供农机设备,还依托智慧农业管理平台,为农户提供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预警等“一站式”农事服务。“通过平台数据,我们能实时调整农机作业参数,比如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翻耕深度,让每一寸土地都得到科学利用。”此外,合作社还开展“田间课堂”,在春耕现场为农户培训智能农机操作和现代农业技术,帮助农民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

顺义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科科长杨菊表示,今年春耕期间,全区统筹调配各类农机具1200余台套,实现重点区域机械化作业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完成小麦春管15万亩,春玉米、花生、薯类等计划播种3.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机械化播种率基本实现100%。

“五一”假期,顺义的劳动者们用汗水诠释责任,以科技赋能生产,他们不仅在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夯实基础,更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书写着新时代的劳动赞歌,让希望的田野焕发勃勃生机。(责编 邓力)

北京顺义:五一田间奏响“科技+劳动”协奏曲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北京顺义的田间地头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劳动者与现代化农机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春播春种画卷。

北京顺义:五一田间奏响“科技+劳动”协奏曲

(记者 郑雪婧)“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北京顺义的田间地头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劳动者与现代化农机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春播春种画卷。

在顺义区木林镇大韩庄村的广袤农田里,大型农机设备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匀速行驶,精准完成翻耕、起垄作业;智能播种机紧随其后,将花生种子按科学间距、深度精准播撒,实现播种、施肥、覆膜一体化作业,每小时作业面积可达10余亩,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近20倍。在红薯栽种区域,约50名工人手动栽种,他们熟练地将红薯苗植入覆好膜的土地,动作娴熟。阳光下,大家干劲十足,身影在田间忙碌,构成一幅壮观的劳动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大韩庄村与北京兴农天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深度合作成为此次春耕的一大亮点。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他们不仅提供农机设备,还依托智慧农业管理平台,为农户提供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预警等“一站式”农事服务。“通过平台数据,我们能实时调整农机作业参数,比如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翻耕深度,让每一寸土地都得到科学利用。”此外,合作社还开展“田间课堂”,在春耕现场为农户培训智能农机操作和现代农业技术,帮助农民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

顺义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科科长杨菊表示,今年春耕期间,全区统筹调配各类农机具1200余台套,实现重点区域机械化作业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完成小麦春管15万亩,春玉米、花生、薯类等计划播种3.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机械化播种率基本实现100%。

“五一”假期,顺义的劳动者们用汗水诠释责任,以科技赋能生产,他们不仅在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夯实基础,更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书写着新时代的劳动赞歌,让希望的田野焕发勃勃生机。(责编 邓力)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