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我们在行动⑬|筑牢疫情防线不放松_北京时间

疫情防控,我们在行动⑬|筑牢疫情防线不放松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牵动全国人民的心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纷纷行动起来奔忙在基层奔走在一线团结一心全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西红门镇“五个一”助力区直派驻干部作用发挥一是建立一张履职表。

疫情防控,我们在行动⑬|筑牢疫情防线不放松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

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

纷纷行动起来

奔忙在基层

奔走在一线

团结一心

全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西红门镇

“五个一”助力区直派驻干部作用发挥

一是建立一张履职表。成立派驻干部临时党支部,设立农村、社区2个党小组,建立考勤、监督等工作机制,及时记录干部履职情况。二是制定一份倡议书。制定派驻干部《党员在群众身边倡议书》,要求每名干部对派驻村社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三是值守一线全天候。派驻干部全天候坚守防疫一线,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做好门岗执勤、人员登记、数据统计等工作。四是打通一条信息链。派驻干部在开展防控工作的同时,注意挖掘身边的优秀典型事迹和特色亮点工作,及时梳理上报。五是严守一条基础线。临时党支部参与防控工作的同时注重自我防控,建立微信群,每日上报3次个人体温和身体状况。

安定镇

“四个强化”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一是强化工作部署联动。市区级疫情通报会从“主抓领导参加”扩大为“班子成员分散就座同时收听”,同步了解会议精神并统一部署任务,提高指挥调度效率。每日将督查发现问题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汇总下发,全镇各单位对号整改。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防控“明白图”、卡口处置流程图等规范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强化部门信息共享。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为通知、方案、告知书等唯一下发渠道,避免各部门多头发文、各自为政。加强派出所、教委、流管办等成员单位之间协调对接,强化数据统一采集、互联共享,防止出现多头填表、重复报送现象。三是强化力量科学调配。由各村提出工作人员缺口数量,镇党委统筹包村科长、区直派驻干部、在职党员等200余名党员干部驻村,增强村级工作力量。指导各村根据实际补充岗亭值守人员力量,从24小时2班倒调整为3班倒,确保夜班巡查、一线排查等超负荷工作人员得到替换休息。四是强化人员关心关爱。镇内企业、党员、群众捐赠的消毒液、口罩等物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收集,每5天一统筹,分类发放给一线值守人员,解决一线物资不足问题。建立联村党总支书记对各联村、分管领导对分管科室、村党支部对村内一线值守人员“三对应”关爱机制,通过谈心谈话、心理疏导、开展慰问等措施,激励干部坚定信心、奋勇争先。

榆垡镇

党建引领抓好回迁小区疫情防控

针对镇域回迁小区多、涉及拆迁村多、村民分散、居委会尚未建立的工作实际,采取三项措施抓好疫情防控。一是支部牵头,双轨排查不漏人。对11个回迁村、12个拆迁周转村进行分类管理,由各村党支部牵头对本村村民和房屋出租情况进行摸排建账。从23个村“两委”干部中抽调15名党员分别担任15个回迁社区“临时主任”,组织社区内党员“红袖标”开展逐户摸排,做到不丢户、不漏人。二是广泛动员,联防联动无死角。支部组织物业公司做好社区封闭管理,抓好环境整治和消毒。协调房屋中介整理提供租户信息,助力以房找人。党员“红袖标”示范带动保安等力量,加强卡口管控,严格出入车辆、人员登记和体温检测。三是干部带头,温馨服务暖人心。整合各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成立居家隔离观察服务队,统一对回迁社区居家隔离人员开展“4对1”服务,即1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定时监测健康状况、1名党员志愿者提供代购等生活服务、2名村“两委”干部定期随访、开展心理疏导,帮助隔离人员安心度过观察期。

来源:西红门镇、安定镇、榆垡镇

疫情防控,我们在行动⑬|筑牢疫情防线不放松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牵动全国人民的心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纷纷行动起来奔忙在基层奔走在一线团结一心全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西红门镇“五个一”助力区直派驻干部作用发挥一是建立一张履职表。

疫情防控,我们在行动⑬|筑牢疫情防线不放松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

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

纷纷行动起来

奔忙在基层

奔走在一线

团结一心

全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西红门镇

“五个一”助力区直派驻干部作用发挥

一是建立一张履职表。成立派驻干部临时党支部,设立农村、社区2个党小组,建立考勤、监督等工作机制,及时记录干部履职情况。二是制定一份倡议书。制定派驻干部《党员在群众身边倡议书》,要求每名干部对派驻村社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三是值守一线全天候。派驻干部全天候坚守防疫一线,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做好门岗执勤、人员登记、数据统计等工作。四是打通一条信息链。派驻干部在开展防控工作的同时,注意挖掘身边的优秀典型事迹和特色亮点工作,及时梳理上报。五是严守一条基础线。临时党支部参与防控工作的同时注重自我防控,建立微信群,每日上报3次个人体温和身体状况。

安定镇

“四个强化”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一是强化工作部署联动。市区级疫情通报会从“主抓领导参加”扩大为“班子成员分散就座同时收听”,同步了解会议精神并统一部署任务,提高指挥调度效率。每日将督查发现问题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汇总下发,全镇各单位对号整改。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防控“明白图”、卡口处置流程图等规范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强化部门信息共享。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为通知、方案、告知书等唯一下发渠道,避免各部门多头发文、各自为政。加强派出所、教委、流管办等成员单位之间协调对接,强化数据统一采集、互联共享,防止出现多头填表、重复报送现象。三是强化力量科学调配。由各村提出工作人员缺口数量,镇党委统筹包村科长、区直派驻干部、在职党员等200余名党员干部驻村,增强村级工作力量。指导各村根据实际补充岗亭值守人员力量,从24小时2班倒调整为3班倒,确保夜班巡查、一线排查等超负荷工作人员得到替换休息。四是强化人员关心关爱。镇内企业、党员、群众捐赠的消毒液、口罩等物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收集,每5天一统筹,分类发放给一线值守人员,解决一线物资不足问题。建立联村党总支书记对各联村、分管领导对分管科室、村党支部对村内一线值守人员“三对应”关爱机制,通过谈心谈话、心理疏导、开展慰问等措施,激励干部坚定信心、奋勇争先。

榆垡镇

党建引领抓好回迁小区疫情防控

针对镇域回迁小区多、涉及拆迁村多、村民分散、居委会尚未建立的工作实际,采取三项措施抓好疫情防控。一是支部牵头,双轨排查不漏人。对11个回迁村、12个拆迁周转村进行分类管理,由各村党支部牵头对本村村民和房屋出租情况进行摸排建账。从23个村“两委”干部中抽调15名党员分别担任15个回迁社区“临时主任”,组织社区内党员“红袖标”开展逐户摸排,做到不丢户、不漏人。二是广泛动员,联防联动无死角。支部组织物业公司做好社区封闭管理,抓好环境整治和消毒。协调房屋中介整理提供租户信息,助力以房找人。党员“红袖标”示范带动保安等力量,加强卡口管控,严格出入车辆、人员登记和体温检测。三是干部带头,温馨服务暖人心。整合各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成立居家隔离观察服务队,统一对回迁社区居家隔离人员开展“4对1”服务,即1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定时监测健康状况、1名党员志愿者提供代购等生活服务、2名村“两委”干部定期随访、开展心理疏导,帮助隔离人员安心度过观察期。

来源:西红门镇、安定镇、榆垡镇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