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盛大开启
(记者 白雪微)3月14日,第六个“国际数学日”,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隆重开幕,本次数学节以“AI时代的数学创造”为主题,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主办,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朝阳分院、北京市日坛中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共同承办。



数学节上,不仅有AI元素的数学创意、数学建模、还有数学探究课、数学探秘项目呈现,为师生搭建交流学习、思维碰撞、创意激发的平台,打破学科壁垒,探索未知的可能,让数字成为新语言,让创造力在数艺交融中生根发芽。
小学生们在“学伴小和”的带领下《穿越千年的π之谜 》拉开开幕会帷幕。精彩的数学情景剧中,同学们用生动有趣的表演带大家走进神秘的数学世界。


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尹圆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朝阳区始终高度重视数学发展。在市创新学院的带领下,朝阳区大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校-集团-区"三级基地共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朝阳区会以此次数学节为契机,厚植沃土,贯通人才成长之路。
北京市日坛中学校长李克明从日坛中学教育集团、“阳光+”课程体系、小初高贯通的大学科部、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校际间及学段间的协同机制几方面分享了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

朝阳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徐志辉发布了朝阳区“数学发现与培养”行动计划,以贯彻新理念、变革新课堂、打开新局面的原则,通过数学节等系列活动激发兴趣、全面培养、深耕沃土。他详细介绍了各项活动规划,为后续活动指明方向。
为带动更广泛的创新培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董竹娟、朝阳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徐志辉为朝阳区第二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颁牌。

在“探寻AI时代数学的教与学”圆桌论坛上,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白峰杉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关永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党支部陈启丽书记等数学、人工智能专家,来自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校长,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秀彩,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马润艺,以及北京市“空天”主题冬令营学生代表——通州潞河中学高二年级王倞,北京市“智能体应用—一小帮一老”主题冬令营学生代表——北京市第二中学的高一年级火宥然,从大中学生、教师、专家等不同视角热烈探讨,共同探寻“AI时代的数学教与学”。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董竹娟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面向广大师生,通过数学创意、数学建模、数学探究课、数学探秘等项目,引导师生在享受教与学的快乐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北京教科院在市教育两委的指导下,探索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新途径。
开幕会后,丰富多样的数学创意市集热闹非凡,设计创艺、探究创造、文化创想、数字创新、数学建模5大板块百余份中小学生的创意分享,让学生们在趣味互动中感受数学魅力,激发创新思维。


logo制作、测量钟楼高度、科学家故事连环画、斐波那契数列探究等丰富多样的学生数学创意市集让同学们流连忘返,从数学游戏、魔术到建模成果展示,涵盖多个创意领域。学生们在趣味互动中感受数学魅力,激发创新思维。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卜东波带来《青少年计算思维养成——从机械式计算机到AlphaGo》的数学思维讲座,用专业知识启发学生思维。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白峰杉通过《超越有用的数学》来讨论如何超越数学的工具性,认识数学的文化内核,为中学生们打开了从文化认识数学的新视角。

来自8个区14所学校35位老师带来了覆盖小初高全学段的34节涵盖数学建模、跨学科、项目式等多种形式的数学研究课,从小学的趣味游戏课、初中的数学知识探秘到高中的跨学科实践项目,巧妙融合AI与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的《与AI对话:猜数游戏》,通过趣味互动让学生感受数学逻辑;初中的《数智赋能下“数”的研究——实数》,巧妙融合AI与数学知识;高中的《由刘徽余径探究AI发展》,从古代数学智慧切入,探索AI前沿,实现古今数学与现代科技的碰撞。
在数学探秘环节,老师们通过纸牌游戏、智能仓储等趣味项目,锻炼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应用会场,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二中、潞河、日坛、陈经纶、八十、十七中、清华附朝阳学校、中科院附属高中等学校的大中学生,以“智能体应用—一小帮一老”冬令营培养交流和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模拟提案中的数据分析为主题展开了一场雏鹰议事的创新思政课。在交流中显出数学元素,体现数学的实用性与教育价值。

数学翱翔论坛的8个会场中,中学生们将自己在数学建模学习中的形成的探秘作品和方案与同伴和专家互动。
开幕会分三个会场,除在日坛中学的主会场,还有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望京校区)的“数学—创翼节”——数学建模分会场和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汇星校区)的“数学—创‘e’节”——学科实践分会场。
本次数学节不仅是一场数学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创新教育的实践。以将有力推动北京市中小学数学教育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AI时代更好地探索数学的无限可能。


在数学节举办之际,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海涛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文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牛建伟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张毅主任与专家教师们通过视频一起祝同学们“数学节快乐”!

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连续推动开展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以落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举措,在数学领域持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多次发现、多元评价,推进创新人才长链条培养。通过数学节这一平台,广泛地激发起中小学师生数学热情、推动数学参与、展现数学魅力、传播数学文化,增进师生对数学,特别是数学的发现与探索过程的理解,涵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来自全市26家教委、分院、教研、教育学院、少年宫等领导、工作负责人、数学教研员;174所市、区级培养基地、中小学校代表650人参与数学探究课程交流研讨,两千余中小学生在数学节上分享、交流、收获,21600余人线上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