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做永不停歇的追光者_北京时间

李杰:做永不停歇的追光者

4月29日上午,北京市总工会举行2025年“五一”新闻发布会。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李杰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她继全国三八红旗手、首都劳动奖章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本期,我们一起走近北京广播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心的李杰。

李杰:做永不停歇的追光者

引言

当春风开始猛“加班”,把大地整得春意盎然时,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啦!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是劳动者的“高光时刻”,是所有辛勤“搬砖人”的专属狂欢节。因为从田间地头到高楼大厦,从演播室到厨房灶台,哪一个角落没有劳动者的身影?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好好唠唠“劳动”那些事儿。别忘了也要给自己的努力打个“五星好评”哦!

4月29日上午,北京市总工会举行2025年“五一”新闻发布会。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李杰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她继全国三八红旗手、首都劳动奖章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本期,我们一起走近北京广播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心的李杰。

◀速写 李杰▶

速写,怎么写?以简驭繁。

“永不停歇的追光者”,是对李杰最生动的注脚。17年与媒体相伴,从记者、编导、播音员、主持人……李杰从未止步,因她坚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刚进北京广播电视台那阵儿,这位播音系“尖子生”秒变“新闻小旋风”:深更半夜骑着自行车满北京城跑,拍排队买国债的市民,冲去发大水的现场……累得边骑车边掉眼泪,擦擦泪继续往前冲!就凭着这股韧劲儿,一条农民工返乡报道,让她站上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天安门直播的大舞台。

转做财经主持,她二话不说开启“硬核修炼”:菜市场里询菜价,高校课堂学知识,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那些拗口的经济术语,别人避之不及,她偏要啃透嚼烂。白天录节目,晚上“泡”书房,硬是把自己从“财经小白”打磨成“专业担当”。

2024年,李杰的近400场主持行程里,藏着一部鲜活的“舞台成长记”。

登上春晚舞台时,她是点亮万家团圆的“气氛担当”,三言两语就把观众拽进年味十足的欢乐场;转战《博物馆之城》,她秒变优雅的“历史引路人”,带着观众穿梭千年古今;《最美中轴线》里她又化作灵动的“文化信使”,让古老文明瞬间“活”了起来;走进《专精特新研究院》,她又切换成专业干练的“行业解读者”。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大型现场晚会中,她气场全开成了“舞台定海神针”,把晚会节奏拿捏得丝滑流畅。

而每每坐回到家里书房,李杰瞬时开启“快充”模式,从书本中汲取养分,在文字中寻找力量,在学习中获得能量。

李杰时常会对自己说:把每一次出镜都当做是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来对待,永远激情、永远珍惜。

◀对话 李杰▶

Q:这次获得荣誉,是什么样的心情?

A:“北京市先进工作者”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首都劳动者的最高荣誉,每五年评选表彰一次,份量非常重。能获得这份殊荣,对我来说是极大的肯定,也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我倍感荣幸,又心怀敬畏,这不仅仅是我个人事业发展的荣耀,更是组织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褒奖。

Q:这次得奖背后有哪些事迹?“奖章”背后有汗水也有思考吧?

A我从业17年来,始终坚守在新闻一线,参与了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从《北京新闻》到《书山有路——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从“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颁奖典礼到“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典礼”到“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骏马奖”颁奖典礼,从“北京台春晚”到“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颁奖典礼”等直播、节目数千次。

作为策划人和主持人,我参与创办全国首档聚焦专精特新企业的观察纪实节目《专精特新研究院》,获国家广电总局点名表扬、北京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向前一步》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北京向未来》《书山有路——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获得北京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最美中轴线(第三季)》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第28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作品《博物馆之城》荣获2023年度国家广电总局年度创新创优节目等。大型理论国际传播节目《认识你真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在全国十多家省级卫视播出,版权行销海内外,掀起世界认识学习总书记思想热潮。近年来每年参加的各类活动、录制在300场左右。

《专精特新研究院》节目每期邀请来的企业是节目组从几十家企业中遴选出的。筛选沟通磨合耗费很多精力。节目涉及专精特新不同行业细分领域,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等,不同领域是完全不同的专业方向。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非常高,我前期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四季节目播出以来,上百位研究员、企业家对我们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大家对我们的鼓励,他们评价节目是“一场懂财经、懂金融、懂产业、懂技术的对话”。老师们的认可也是我前行的动力。

对于我来说,越是专业类的节目,嘉宾对专业性和深度的要求越高,只有足够懂行,节目才能更上台阶。这也是我对自己一直以来的要求,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

《最美中轴线》是在每年最冷的冬天录制的,因为怕影响别人白天营业,我们经常夜里凌晨开始拍摄,一直拍到次日五六点。节目组面对寒冷天气和高强度工作压力没有退缩,呈现的状态永远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Q:北京广播电视台见证了您在职场中的个人成长。请问您最珍视的有哪些?引发了怎样的感慨?

A:没有北京广播电视台,就没有我,任何一个人都是站在平台之上的。因为有北京广播电视台的托举,有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有领导同事的信任帮助,有观众的包容厚爱,才能有我一点一点的进步和成长。对于北京广播电视台,我充满感恩,也时刻告诉自己要不懈努力,通过好的节目,进一步擦亮北京广播电视台这张全国广电亮丽的名片。

Q:一年400场大小活动,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是很大的工作量,更是消耗量,你现在还有充电时间吗?比如读书?

A:读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休息。每到夜深人静时,打开台灯从书架上挑选一本书,细细阅读慢慢品味,对我来说是特别放松的事。阅读能让我的脑子放空,沉浸于文学的世界、书籍的海洋。这也是我每天最宝贵的欢乐时光。

Q:工作上取得成绩,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回想自己在事业上的收获,想对家人说什么?

A: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对我的工作特别支持。我在家里顶多能算二分之一个人,但家人对我非常包容,从来不会因为我忙于工作疏于对家庭的关照而发生矛盾,我非常幸福,非常感恩!

Q:我们一直说“劳动的人儿最可爱”,经过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您对于“劳动”这个词,有什么样的理解?

A:劳动不仅是工作,更是热爱的证明。 一说起劳动,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唱的那首儿歌《快乐的节日》:

小鸟在前面带路

风啊吹向我们

我们像春天一样

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

我的眼前就会出现一派热火朝天,激情澎湃的劳动景象。我自己会跟着旋律跳起来。我对工作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因为热爱,就不觉得辛苦,一想到自己的辛勤劳动,不仅能让自己学习成长,还能让大家获得一些有用有趣有意义的信息,我就感觉非常幸福、充满干劲!

Q: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给咱们“劳动者”“打工人”打个招呼吧!

A:赶考永远在路上,荣光永远在前方。时代在变,我们作为时代的奋斗者、记录者、传播者,要不断创新突破,看见自己的更多可能。

Q:能否透露一下生活中有哪些爱好?

A:我生活挺单调的,基本就是上班、下班。平时有时间我会去看音乐剧、话剧、舞台剧,多去感受欣赏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这对我工作是一种补充和促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者:刘颖)

监制:孙成刚 张彪 翟涛

编辑:夏茂平 毕明

李杰:做永不停歇的追光者

4月29日上午,北京市总工会举行2025年“五一”新闻发布会。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李杰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她继全国三八红旗手、首都劳动奖章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本期,我们一起走近北京广播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心的李杰。

李杰:做永不停歇的追光者

引言

当春风开始猛“加班”,把大地整得春意盎然时,五一国际劳动节,来啦!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是劳动者的“高光时刻”,是所有辛勤“搬砖人”的专属狂欢节。因为从田间地头到高楼大厦,从演播室到厨房灶台,哪一个角落没有劳动者的身影?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好好唠唠“劳动”那些事儿。别忘了也要给自己的努力打个“五星好评”哦!

4月29日上午,北京市总工会举行2025年“五一”新闻发布会。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李杰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她继全国三八红旗手、首都劳动奖章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本期,我们一起走近北京广播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心的李杰。

◀速写 李杰▶

速写,怎么写?以简驭繁。

“永不停歇的追光者”,是对李杰最生动的注脚。17年与媒体相伴,从记者、编导、播音员、主持人……李杰从未止步,因她坚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刚进北京广播电视台那阵儿,这位播音系“尖子生”秒变“新闻小旋风”:深更半夜骑着自行车满北京城跑,拍排队买国债的市民,冲去发大水的现场……累得边骑车边掉眼泪,擦擦泪继续往前冲!就凭着这股韧劲儿,一条农民工返乡报道,让她站上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天安门直播的大舞台。

转做财经主持,她二话不说开启“硬核修炼”:菜市场里询菜价,高校课堂学知识,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那些拗口的经济术语,别人避之不及,她偏要啃透嚼烂。白天录节目,晚上“泡”书房,硬是把自己从“财经小白”打磨成“专业担当”。

2024年,李杰的近400场主持行程里,藏着一部鲜活的“舞台成长记”。

登上春晚舞台时,她是点亮万家团圆的“气氛担当”,三言两语就把观众拽进年味十足的欢乐场;转战《博物馆之城》,她秒变优雅的“历史引路人”,带着观众穿梭千年古今;《最美中轴线》里她又化作灵动的“文化信使”,让古老文明瞬间“活”了起来;走进《专精特新研究院》,她又切换成专业干练的“行业解读者”。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大型现场晚会中,她气场全开成了“舞台定海神针”,把晚会节奏拿捏得丝滑流畅。

而每每坐回到家里书房,李杰瞬时开启“快充”模式,从书本中汲取养分,在文字中寻找力量,在学习中获得能量。

李杰时常会对自己说:把每一次出镜都当做是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来对待,永远激情、永远珍惜。

◀对话 李杰▶

Q:这次获得荣誉,是什么样的心情?

A:“北京市先进工作者”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首都劳动者的最高荣誉,每五年评选表彰一次,份量非常重。能获得这份殊荣,对我来说是极大的肯定,也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我倍感荣幸,又心怀敬畏,这不仅仅是我个人事业发展的荣耀,更是组织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褒奖。

Q:这次得奖背后有哪些事迹?“奖章”背后有汗水也有思考吧?

A我从业17年来,始终坚守在新闻一线,参与了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从《北京新闻》到《书山有路——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从“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颁奖典礼到“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典礼”到“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骏马奖”颁奖典礼,从“北京台春晚”到“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颁奖典礼”等直播、节目数千次。

作为策划人和主持人,我参与创办全国首档聚焦专精特新企业的观察纪实节目《专精特新研究院》,获国家广电总局点名表扬、北京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向前一步》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北京向未来》《书山有路——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获得北京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最美中轴线(第三季)》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第28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作品《博物馆之城》荣获2023年度国家广电总局年度创新创优节目等。大型理论国际传播节目《认识你真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在全国十多家省级卫视播出,版权行销海内外,掀起世界认识学习总书记思想热潮。近年来每年参加的各类活动、录制在300场左右。

《专精特新研究院》节目每期邀请来的企业是节目组从几十家企业中遴选出的。筛选沟通磨合耗费很多精力。节目涉及专精特新不同行业细分领域,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等,不同领域是完全不同的专业方向。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非常高,我前期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四季节目播出以来,上百位研究员、企业家对我们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大家对我们的鼓励,他们评价节目是“一场懂财经、懂金融、懂产业、懂技术的对话”。老师们的认可也是我前行的动力。

对于我来说,越是专业类的节目,嘉宾对专业性和深度的要求越高,只有足够懂行,节目才能更上台阶。这也是我对自己一直以来的要求,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

《最美中轴线》是在每年最冷的冬天录制的,因为怕影响别人白天营业,我们经常夜里凌晨开始拍摄,一直拍到次日五六点。节目组面对寒冷天气和高强度工作压力没有退缩,呈现的状态永远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Q:北京广播电视台见证了您在职场中的个人成长。请问您最珍视的有哪些?引发了怎样的感慨?

A:没有北京广播电视台,就没有我,任何一个人都是站在平台之上的。因为有北京广播电视台的托举,有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有领导同事的信任帮助,有观众的包容厚爱,才能有我一点一点的进步和成长。对于北京广播电视台,我充满感恩,也时刻告诉自己要不懈努力,通过好的节目,进一步擦亮北京广播电视台这张全国广电亮丽的名片。

Q:一年400场大小活动,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是很大的工作量,更是消耗量,你现在还有充电时间吗?比如读书?

A:读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休息。每到夜深人静时,打开台灯从书架上挑选一本书,细细阅读慢慢品味,对我来说是特别放松的事。阅读能让我的脑子放空,沉浸于文学的世界、书籍的海洋。这也是我每天最宝贵的欢乐时光。

Q:工作上取得成绩,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回想自己在事业上的收获,想对家人说什么?

A: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对我的工作特别支持。我在家里顶多能算二分之一个人,但家人对我非常包容,从来不会因为我忙于工作疏于对家庭的关照而发生矛盾,我非常幸福,非常感恩!

Q:我们一直说“劳动的人儿最可爱”,经过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您对于“劳动”这个词,有什么样的理解?

A:劳动不仅是工作,更是热爱的证明。 一说起劳动,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唱的那首儿歌《快乐的节日》:

小鸟在前面带路

风啊吹向我们

我们像春天一样

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

我的眼前就会出现一派热火朝天,激情澎湃的劳动景象。我自己会跟着旋律跳起来。我对工作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因为热爱,就不觉得辛苦,一想到自己的辛勤劳动,不仅能让自己学习成长,还能让大家获得一些有用有趣有意义的信息,我就感觉非常幸福、充满干劲!

Q: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给咱们“劳动者”“打工人”打个招呼吧!

A:赶考永远在路上,荣光永远在前方。时代在变,我们作为时代的奋斗者、记录者、传播者,要不断创新突破,看见自己的更多可能。

Q:能否透露一下生活中有哪些爱好?

A:我生活挺单调的,基本就是上班、下班。平时有时间我会去看音乐剧、话剧、舞台剧,多去感受欣赏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这对我工作是一种补充和促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者:刘颖)

监制:孙成刚 张彪 翟涛

编辑:夏茂平 毕明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