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会干部索贿 | 夹叙夹议_北京时间

高中学生会干部索贿 | 夹叙夹议

高中学生会干部索贿,是我们做的太不够;扩大从业禁止范围,铸就保护孩子的堡垒。 近日,有河南信阳实验高中学生向媒体表示,学生会干部以查违纪的名义向学生收取贿赂,“这个时候你不给他交钱,他就给你处分,给你申报老师。”另据报道,有知情人透露,学生会干部在没收学生手机后,私下向学生收取每台300元的费用以归还手机,并不上报给老师。

高中学生会干部索贿 | 夹叙夹议

高中学生会干部索贿,是我们做的太不够;扩大从业禁止范围,铸就保护孩子的堡垒。

近日,有河南信阳实验高中学生向媒体表示,学生会干部以查违纪的名义向学生收取贿赂,“这个时候你不给他交钱,他就给你处分,给你申报老师。”另据报道,有知情人透露,学生会干部在没收学生手机后,私下向学生收取每台300元的费用以归还手机,并不上报给老师。

河南信阳实验高中日前发布通报称,经初步调查,情况属实。目前,对涉事的4名学生会干部已清退出学生会,并将根据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进一步处置。对于我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反思、举一反三、立即整改,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虽然只是索要几百块钱,但给大家的刺激。并不亚于看到那些那些巨额受贿的贪官污吏。因为他们才是高中生啊,我们虽然不应该就此揣测他们长大会怎样,但这么小就利用手中的权力索要贿赂,不得不让人去想他们长大以后如果也掌握了一定全力又会怎样!

其实高中学生会的干部显然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自然不能算是受贿。从新闻透露的情况看,以上报老师处分为由,索要钱财的行为更符合敲诈勒索,我们要等待公安机关最后的认定。这件事发生在高中,当事人的年龄和学习阶段可能会让警方相对谨慎的处理。但反思背后的青少年教育问题是当下我们不能回避的。

有媒体总结了近年来一些类似案例,比如,2021年,黑龙江一高校六名学生干部霸气查寝的视频被曝光,气焰嚣张、作威作福之态震惊舆论;同年,还有山西一职业技术学校被曝学生会干部让同学在雨中听其训话、湖南一高校某学生因没叫学长被罚抄学长名字50遍…………令人瞠目结舌。

学校本应是一方净土,却被个别学生干部的“官威”染了个乌七八糟。今天这个案例中有知情人告诉记者,学生会干部存在这样的行为时间已久,很多同学怕被报复不敢说。这“官威”已经大到了什么程度?这“官威”的背后是德育和法治教育的缺失,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巨大漏洞和失职。

但是,出现这种问题,全怪这些孩子吗?恐怕不尽然。首先是学校要反思自身问题,“谁”或者说“什么”是这些学生干部敲诈他人的底气。为什么早就存在的恶劣行为没有被发现?或者说为什么被敲诈的同学不敢说?最后甚至到了警方需要介入的程度。这些不用我们外人为您总结,学校应该什么都明白吧?

然后,不是给这几个学生干部开脱,我们想想身边的环境。孩子们有没有在身边看到那些以权谋私的人?我们有没有遇到一些问题时先想到了送礼?我们有没有人对孩子说过好好学习,长大了当大官儿要啥有啥?然后还有那些反腐过程中的“巨贪”案例。

我们说不敢想象高中学生干部能做出这种事。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如果是成年人的话我们的接受程度就会高一些是吗?这恰恰是我们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父母、学校、社会、网络……无一不在持续影响着孩子们,甚至是塑造着他们。他们有对抗的能力吗?他们会想到对抗吗?

那就需要我们,需要我们这些成年人抛开吃惊地面孔,放下惩罚这些孩子的教鞭。总有人嘴随便一张就说他们变成这样和教育有关,我就想问问哪所学校的教育叫他们这样做了?我们是做得不够。除了关注学习成绩之外做的太不够了。哪怕是很小的一点权力,都可能会让人渐渐沉迷其中。我们没有告诉孩子们如何面对这些诱惑,而且仅仅告诉也不够,教育要以德为先!

我们再来关注从娃娃抓起的学前教育法。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表决通过,将于明年6月1日起施行。

新出台的学前教育法明确了从事学前教育人员的资质要求,强化待遇保障,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规定了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歧视、侮辱儿童等行为的法律责任。此外,还明确了两类从业禁止情形。

一类是具有虐待、性侵害、性骚扰、拐卖、暴力伤害、吸毒、赌博等违法犯罪记录的;另一类是有酗酒、严重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等其他可能危害儿童身心安全情形的。

让这些有可能危害儿童的人员远离未成年人群体确有必要,也讨论多年。但是以往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让“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分子远离。此次提出了更多更全面行为和情形无疑会对孩子们的安全多加一重保障。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如何把这一法律规定落到实处。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怎么知道这个人有没有从业禁止违法犯罪记录和行为。学前教育机构到哪里能获取这些信息?什么部门能够汇总这些信息?总不能幼儿园招一个保洁人员要到无数个部门去查询这些信息吧?就是这个信息库谁来建?

然后是全国联网能否做到?这个人如果异地从业,这个地方的教育机构能不能获取这些信息?如果不能,又会存在一个巨大漏洞。

再就是能不能所有相关行业都能进行查询?除了公办幼儿园,还有私立幼儿园,除了幼儿园还有各种培训机构,除了机构还有游乐场所……有太多能和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的场景了。

高中学生会干部索贿 | 夹叙夹议

高中学生会干部索贿,是我们做的太不够;扩大从业禁止范围,铸就保护孩子的堡垒。 近日,有河南信阳实验高中学生向媒体表示,学生会干部以查违纪的名义向学生收取贿赂,“这个时候你不给他交钱,他就给你处分,给你申报老师。”另据报道,有知情人透露,学生会干部在没收学生手机后,私下向学生收取每台300元的费用以归还手机,并不上报给老师。

高中学生会干部索贿 | 夹叙夹议

高中学生会干部索贿,是我们做的太不够;扩大从业禁止范围,铸就保护孩子的堡垒。

近日,有河南信阳实验高中学生向媒体表示,学生会干部以查违纪的名义向学生收取贿赂,“这个时候你不给他交钱,他就给你处分,给你申报老师。”另据报道,有知情人透露,学生会干部在没收学生手机后,私下向学生收取每台300元的费用以归还手机,并不上报给老师。

河南信阳实验高中日前发布通报称,经初步调查,情况属实。目前,对涉事的4名学生会干部已清退出学生会,并将根据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进一步处置。对于我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反思、举一反三、立即整改,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虽然只是索要几百块钱,但给大家的刺激。并不亚于看到那些那些巨额受贿的贪官污吏。因为他们才是高中生啊,我们虽然不应该就此揣测他们长大会怎样,但这么小就利用手中的权力索要贿赂,不得不让人去想他们长大以后如果也掌握了一定全力又会怎样!

其实高中学生会的干部显然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自然不能算是受贿。从新闻透露的情况看,以上报老师处分为由,索要钱财的行为更符合敲诈勒索,我们要等待公安机关最后的认定。这件事发生在高中,当事人的年龄和学习阶段可能会让警方相对谨慎的处理。但反思背后的青少年教育问题是当下我们不能回避的。

有媒体总结了近年来一些类似案例,比如,2021年,黑龙江一高校六名学生干部霸气查寝的视频被曝光,气焰嚣张、作威作福之态震惊舆论;同年,还有山西一职业技术学校被曝学生会干部让同学在雨中听其训话、湖南一高校某学生因没叫学长被罚抄学长名字50遍…………令人瞠目结舌。

学校本应是一方净土,却被个别学生干部的“官威”染了个乌七八糟。今天这个案例中有知情人告诉记者,学生会干部存在这样的行为时间已久,很多同学怕被报复不敢说。这“官威”已经大到了什么程度?这“官威”的背后是德育和法治教育的缺失,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巨大漏洞和失职。

但是,出现这种问题,全怪这些孩子吗?恐怕不尽然。首先是学校要反思自身问题,“谁”或者说“什么”是这些学生干部敲诈他人的底气。为什么早就存在的恶劣行为没有被发现?或者说为什么被敲诈的同学不敢说?最后甚至到了警方需要介入的程度。这些不用我们外人为您总结,学校应该什么都明白吧?

然后,不是给这几个学生干部开脱,我们想想身边的环境。孩子们有没有在身边看到那些以权谋私的人?我们有没有遇到一些问题时先想到了送礼?我们有没有人对孩子说过好好学习,长大了当大官儿要啥有啥?然后还有那些反腐过程中的“巨贪”案例。

我们说不敢想象高中学生干部能做出这种事。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如果是成年人的话我们的接受程度就会高一些是吗?这恰恰是我们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父母、学校、社会、网络……无一不在持续影响着孩子们,甚至是塑造着他们。他们有对抗的能力吗?他们会想到对抗吗?

那就需要我们,需要我们这些成年人抛开吃惊地面孔,放下惩罚这些孩子的教鞭。总有人嘴随便一张就说他们变成这样和教育有关,我就想问问哪所学校的教育叫他们这样做了?我们是做得不够。除了关注学习成绩之外做的太不够了。哪怕是很小的一点权力,都可能会让人渐渐沉迷其中。我们没有告诉孩子们如何面对这些诱惑,而且仅仅告诉也不够,教育要以德为先!

我们再来关注从娃娃抓起的学前教育法。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表决通过,将于明年6月1日起施行。

新出台的学前教育法明确了从事学前教育人员的资质要求,强化待遇保障,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规定了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歧视、侮辱儿童等行为的法律责任。此外,还明确了两类从业禁止情形。

一类是具有虐待、性侵害、性骚扰、拐卖、暴力伤害、吸毒、赌博等违法犯罪记录的;另一类是有酗酒、严重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等其他可能危害儿童身心安全情形的。

让这些有可能危害儿童的人员远离未成年人群体确有必要,也讨论多年。但是以往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让“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分子远离。此次提出了更多更全面行为和情形无疑会对孩子们的安全多加一重保障。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如何把这一法律规定落到实处。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怎么知道这个人有没有从业禁止违法犯罪记录和行为。学前教育机构到哪里能获取这些信息?什么部门能够汇总这些信息?总不能幼儿园招一个保洁人员要到无数个部门去查询这些信息吧?就是这个信息库谁来建?

然后是全国联网能否做到?这个人如果异地从业,这个地方的教育机构能不能获取这些信息?如果不能,又会存在一个巨大漏洞。

再就是能不能所有相关行业都能进行查询?除了公办幼儿园,还有私立幼儿园,除了幼儿园还有各种培训机构,除了机构还有游乐场所……有太多能和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的场景了。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