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艺术盛宴——《般若》主题展览在云冈研究院云冈美术馆启幕。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与云冈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共房山区委宣传部、北京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山西省灵岩云冈石窟保护基金会、大同云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力支持,搭建起云居寺与云冈石窟两大文化瑰宝跨越时空对话的桥梁。
近日,一场聚焦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艺术盛宴——《般若》主题展览在云冈研究院云冈美术馆启幕。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与云冈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共房山区委宣传部、北京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山西省灵岩云冈石窟保护基金会、大同云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力支持,搭建起云居寺与云冈石窟两大文化瑰宝跨越时空对话的桥梁。



《乘象飞波》
展览现场,《乘象飞波》《光明境》《宝塔金刚经》等作品成为云居寺与云冈石窟文化交融的典范。创作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勤砚以云居寺北塔、云冈佛塔为造型灵感,巧妙融合两大文化遗产特色。《乘象飞波》采用三联组画形式,左侧重现云冈“乘象”意境,右侧呼应云居寺飞象拓印的飘逸线条,中央以《妙法莲华经》经文构筑云纹,通过墨色浓淡与留白,营造出时空交错的传经意象;《宝塔金刚经》以云居寺北塔为原型,将塔身莲花纹样转化为水墨线条,塔檐飞翘处隐现《金刚经》经文,既保留古塔庄严,又赋予当代艺术空灵意境。这些作品将云居寺飞象拓印的灵动与云冈白象浮雕的雄浑刀法熔于笔墨,在传统纹样与当代解构间,实现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

明单刻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56(舌血真经)

清龙藏木经板
云居寺以石经、纸经、木版经“三绝”闻名,寺内珍藏的唐玄奘译本《心经》刻石(显庆六年镌刻),是现存最早汉文《心经》版本。其千年译经刻经文化,与云冈石窟共同书写了中华文明多元交融的壮丽篇章。此次展览中,云居寺提供的唐代《心经》刻石拓片、清代木版经与明代最早的汉文印刷品等珍贵文物,与参展艺术作品相互辉映,生动诠释“传统与创新共生”的文化传承理念。

《宝藏》拓片
此次云居寺与云冈研究院的携手合作意义深远。不仅为展览注入深厚历史底蕴,更探索出文化遗产传承的当代路径。通过艺术创作,两大文化遗产打破时空界限,让观众在墨色流转间触摸历史温度,感悟中华文明的深厚内涵。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8日。云居寺文物管理处表示,未来将深化与云冈研究院及艺术界的合作,持续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表达深度融合,让承载千年智慧的刻经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为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