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于4月19日在北京亦庄举行。随着比赛临近,参赛队伍之一“天工队”进入最后的备赛阶段,赛前机器人“天工Ultra”的状态怎么样?记者前往“天工”的家进行了独家探访。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于4月19日在北京亦庄举行。随着比赛临近,参赛队伍之一“天工队”进入最后的备赛阶段,赛前机器人“天工Ultra”的状态怎么样?记者前往“天工”的家进行了独家探访。
综合升级改造
“天工Ultra”全力备赛
总台记者 袁嘉忆:我现在是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我并肩而立的这位就是参加这次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天工”,我们看它一米八的大个子很是魁梧,不过它跑起来的表现是怎么样呢?我们现场简单地操练一下。
由于比赛临近,为了保护机器人不受意外的损害,工作人员采用了这样的一个移位机的方式来对机器人奔跑时候进行保护,所以“天工”目前还是保留了它真正的实力,它现在最快其实可以达到每小时12km的奔跑速度,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它现在是穿上了一双人类的同款跑鞋,这也是“天工队”这次为了备战半马为机器人精心挑选的减震利器。除了这样肉眼可见的运动装备,这次为了更好备战半马,“天工”还做了哪些改造升级呢?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品牌公关负责人魏嘉星:我们针对它的本体做了轻量化的设计,让它在重量和刚度上面寻求一个平衡点。其实就像我们人类一样,你重量越重的话可能就没有那么灵活,但是你刚度越低的话,可能就没有那么稳定。我们也是在不断迭代它的运动算法,让机器人更好去适应各种不同的户外地形。
研发创新突破
“天工2.0”已具雏形
对于“天工队”来说,此次半马不仅是展示机器人性能的秀场和同行竞技的赛场,更是加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攻关的试验场。在探访过程中,记者还偶遇了“天工”家族的新成员。原来,备战半马的同时,“天工”团队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新一代机器人的研发。除了对机器人选手版本的“天工Ultra”开展赛前“特训”,研发团队正将最新的优化方案部署到“天工2.0”上,焕新升级的“天工2.0”已具雏形。
总台记者 袁嘉忆:这里是“天工2.0”的装配间,我们可以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机器人进行零部件和整机的装配和测试,迎面朝我们走来的这位应该就是已经装配完成的机器人了。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关节负责人 张伟宁:我们重新进行了一个电磁设计,增加电机的绕线数量,这样的话它力量会更大,因为整个关节的力量来源其实就是它的电机。这是一个行星减速器,它能把电机的力放大20倍。一个是提高关节的扭矩,机器人运动起来会更有力量;第二个是整个关节的散热,同样大的一个电池,它运行时间会比较长;第三个是关节的精度,我们控制起来机器人走得会更准。
参赛机器人已经陆续抵达
进行赛前准备工作
这两天,参加本次比赛的参赛队伍已陆续抵达了赛区,正在进行赛前准备工作。
总台记者 张河运:这里是北京亦庄的智慧电竞园区,本次参加半程马拉松赛的所有人形机器人参赛队伍都在此集结,在我们看来,这里特别像大型赛事的运动员村,只不过参赛运动员都是人形机器人。为了迎接比赛,已经抵达的队伍正在进行紧张的调试工作。

相关部门介绍,这次机器人半马搭建了充分的交流合作平台,能够让更多人关注到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演进。
院校创新实践
推动0.75米“小巨人”参赛
众多参赛机器人队伍各具特点,其中有一款名为“小巨人”的萌娃机器人备受关注。
这个由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师生团队设计的人形机器人名为“0306小巨人”,0306代表这款小巨人3月6日正式亮相的日子,参加比赛时,离它亮相还不满一百天。

总台记者 张河运:我的身高大概在一米八三左右,通过对比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萌萌的小巨人和我之间的一个身高差。身高只有0.75米的小巨人,特别像一个刚刚开始蹒跚学步的婴幼儿。

小巨人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环境建模技术,集成语音识别与听觉感知模块,可实现20米范围内人机对话。
记者:小巨人,握个手。
小巨人:好的呀,我仰慕您已久了,来做亲密接触吧。
记者:小巨人,跑个步。
小巨人:好的 我现在就跑起来让你看看。
记者:小巨人,你会跳舞吗?
小巨人:我这钢铁四肢不会舞蹈,当我跑马拉松时,步伐起落就像和大地跳机械舞,赛场就是我的舞池,敢不敢和我斗舞?

总台记者 张河运:师生们告诉我,小巨人的体重大概只有20斤左右,所以跟其他大型人形机器人不一样,它的移动不需要通过机械化的辅助,我完全可以抱着它从实验室来到道路上进行测试。

小巨人的研发团队采用人工智能强化学习的算法,把小巨人大脑跟小脑的配合进行优化,从而防止它在奔跑急停时摔跟头。同时,研发团队还构建了多学科融合的创新平台。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 马淑燕:在结构上我们采用了结合符合它人体工程学的设计理念,体现科技与技术的融合。考虑到小巨人它作为机器人,抬腿穿衣服不是那么方便,所以我们裤片采用了一片式裁减的结构。同时考虑到小巨人在使用过程中会进行电池的更换,所以我们在后边做了一个背包设计。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