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这些“最美少年”最美在哪儿
(记者 白雪微)4月29日,密云区教委举办中学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表彰活动,密云区第三中学郭一诺、第六中学陶奎良、育英分校张嘉铭、巨各庄中学任恒熠等510名学生被评为区级新时代好少年。第二中学杜泊霖、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宋嫄、西田各庄中学裴彦皓等10名学生被评为区级最美少年。
活动中,组织新时代好少年素养展示,10名区级最美少年现场展现“最美”的风采。
“对于我来说,学习与科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密云分校初一(3)班的赵谌予,以德才兼备的品格和全面发展的素养,成为新时代中学生的标杆。参加家乡李各庄大棚实践时,敏锐发现传统农业痛点,自主研发“智慧农场系统”,创造性解决除雪、灌溉、防火等难题。进而将系统升级为远程智能操控模式,彰显出持续创新的科学精神。这项发明先后斩获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总决赛银奖,并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来自密云区第二中学初二(2)班的张李梓,喜欢阅读科学读物,善于在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运用学习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她和同学一起组成小团队,对不同土壤含水量差异的进行探究。从室外的土壤取样,到室内开展细致实验,将研究成果制作成多媒体,把所学到的知识向师生传授。
“于环保天地推演真理,在科技世界架构乾坤。”密云区太师庄中学的李清羽,组织同学开展环保科技活动结出成果。如何制作可降解垃圾袋、如何减少个人垃圾的产生等宣传牌都是课外活动小组智慧的结晶。每届“生态文明”课,总能看到他躬身水域观察,举着自制的垃圾分类模具讲解碳循环的身影。当他和校长一起拍摄的密云教育演播间第25期“清水流入心田,践行生态文明”的宣传纪录片在演播间播放时,镜头里的少年坚毅的目光,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清澈纯真的光芒。
宋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高二(7)班的学生,将家乡生态保护视为己任,精心设计《智水之钥:来水去水模型开启密云水库周边厨余垃圾废水净化优化之门》调查报告,用心去感受、用脚去丈量,以精准的数据为调查报告筑牢根基。从高一至今,她参演了《革命的母亲》《传奇》《海棠诗社》等多部戏剧,在舞台上绽放光彩,收获优异成绩的同时,也从不同角色中汲取成长养分。
密云区东邵渠中学的王梦琪,以舞为足、以筝为音、以画为翼、以墨为魂,在传统文化的天地中自由翱翔,将传统文化的火种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
来自北京密云二中贯通高二一班的杜泊霖以红色故事宣传党音。组织成立学习社团,共同阅读红色经典,研讨时事热点。社团研讨的文章成果多次发表在校报上。他带动同学们共同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并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密云区西田各庄中学的裴彦皓,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与担当。父亲离世,母亲在病痛的折磨下失去劳动能力,承担起照顾母亲和九十多岁爷爷的责任,择菜、洗菜、切菜、炒菜,他用自己的方式,努力为这个家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同样,密云区水库中学的舒涵,孝道贯穿成长,从家庭到社会,她用行动诠释孝的内涵。大城子学校的宋梓萁,组织同学们到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那里的老人们送去温暖和关爱。在北京市密云区第三中学的张妙萱,以卓越的能力和优异的成绩,成为同学们心中的勤学善思的榜样。
密云区教委中教科科长李岩峰表示,密云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落实《密云区教育委员会关于“美丽少年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展现出中学生良好的道德风貌和奋发的青春形象。评选、展示活动旨在教育引导广大中学生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一大批可信、可学的同伴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