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相声前辈李德钖给刚出师的张寿臣捧哏,张寿臣又给他的学生刘宝瑞捧哏,刘宝瑞又给唐杰忠捧哏;所以说,一段优秀的相声作品,必须要捧逗俱佳才行,今儿周末,给大家奉上陈印泉、侯振鹏和说的相声《论捧逗》,希望您能喜欢。
我们都知道,在对口相声中,甲乙分别是逗哏与捧哏。相声的包袱如果想抖响了,铺、垫、抖、翻、缝,缺一不可,哪一个环节没做好都不成,这需要捧逗之间极好的默契度。

在对口相声发展初期,捧哏往往是逗哏的老师或长辈。初学乍练,老师或长辈怕学艺的年轻人说不好,出纰漏,所以站在旁边捧着点儿。如相声前辈李德钖给刚出师的张寿臣捧哏,张寿臣又给他的学生刘宝瑞捧哏,刘宝瑞又给唐杰忠捧哏;再有,常连安给他儿子“小蘑菇”常宝堃捧,常宝华给他的侄子常贵田捧等等。大概也就是因为这种原因,相声界的老先生才有"三分逗七分捧"一说。

解放以后,相声圈内的捧逗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捧哏与逗哏越来越固定化、专业化,互为捧逗、捧逗合一的传统逐渐淡化。另外,那个时期创作的相声段子,多以逗哏为主,所谓"一头沉"段子比较时兴。于是,论及捧逗的关系和作用时,在相声界便又流传了一种和"三分逗七分捧"截然相反的说法,叫"你帮我站一场"。这就是说,捧哏的作用就是给逗哏"站岗"。其实,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只会逗不会捧或者只会捧不会逗的演员,在相声界里被称为"瘸腿"。
近些年来,捧逗之间的关系又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大众对相声作品的要求也高了。如果捧哏演员只搭两句下茬儿就算完成任务,观众已经不再认可。于是更多的相声作者会充分发挥捧哏和逗哏二者的聪明才智,创作"子母哏"相声。

所以说,一段优秀的相声作品,必须要捧逗俱佳才行,今儿周末,给大家奉上陈印泉、侯振鹏和说的相声《论捧逗》,希望您能喜欢。
相声《论捧逗》
(陈印泉 侯振鹏)
您如果意犹未尽,敬请关注笑动剧场栏目未来三日的精彩内容!
3月19日
群口相声:《扒马褂》
表演者:李伯祥 李立山 李金斗
相声:《新编俏皮话》
表演者:黄铁良 尹笑声
3月20日
相声:《开粥厂》
表演者:马志明 黄族民
相声:《文章会》
表演者:应宁 刘洪沂
3月21日
相声:《山西家信》
表演者:刘文步 王文林
相声:《恭喜发财》
表演者:张德武 徐德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