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午后阳光倾泻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路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大楼上,乳白色墙体上泛着温润的光泽,通透的玻璃幕墙折射出春日的明媚。该项目是北京经开区重点民生工程以及2025年拟办实事之一,由经开区土地储备与建设服务中心负责建设,在新年复工后全力按下“加速键”。
2月21日,午后阳光倾泻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路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大楼上,乳白色墙体上泛着温润的光泽,通透的玻璃幕墙折射出春日的明媚。该项目是北京经开区重点民生工程以及2025年拟办实事之一,由经开区土地储备与建设服务中心负责建设,在新年复工后全力按下“加速键”。

路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大楼。蒋远晴/摄
自2024年7月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以来,项目赶工期,抢进度,目前,整栋建筑外立面建造已基本完工。2月14日项目复工后,五十余名建设者加紧进行室内装修及室外市政施工。在建筑内部,十余名工人正俯身校准地砖接缝,地钻的嗡鸣与橡皮锤的敲击声此起彼伏。建筑外围,市政施工人员正铺设雨污分流管网,仔细调整着沟槽中管道的水平坡度。“按照计划,项目将于2025年9月竣工交付,届时将填补路东区公立医疗机构的空白,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路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大楼效果图。资料图
据了解,作为经开区第二个、路东区首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7750.9平方米,通过“单廊式病房+模块化诊室”设计,将全科门诊、妇幼保健、中医诊疗等12类功能科室科学分布于各楼层。项目自规划阶段即嵌入"15分钟医疗服务圈"建设体系,精准对接建华实验学校、定海园等周边多个居住社区及企业集群的医疗需求。
在“产城融合”的发展蓝图上,北京经开区正以民生工程为支点撬动城市品质提升。随着路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加速成型,一幅“小病不出社区、急症快速转诊”的医疗服务图景日渐清晰。这座兼具实用性与前瞻性的医疗综合体,不仅能提升路东区居民的医疗环境,更标志着经开区在打造宜业宜居新城进程中,又迈出坚实一步。
构建15分钟医疗服务圈
据悉,北京亦庄约60平方公里范围内三级医院将不断提质扩容。同时加速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医疗基础。持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提质改造工作,完成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造工程方案设计。
此外,还有亦庄新城225平方公里内搭建的“急救中心+急救工作站”院前急救体系,高效响应群众对院前医疗急救的需求。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经开区将再创建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因需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站,进一步助力区域均衡协调、一体高效“15分钟医疗服务圈”的构建,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医疗服务与就医环境。同时提高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促进分级诊疗,推动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
兜牢兜实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老年人就医是否方便有保障是实现“大健康”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积极推动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2024-2027年),选取荣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批试点,有序推进老年听力筛查工作。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老年病专科的优质医疗资源。

荣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