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昌平区努力打造幸福水美家园_北京时间

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昌平区努力打造幸福水美家园

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昌平区努力打造幸福水美家园

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昌平区努力打造幸福水美家园

今年是北京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第八年。今年以来,昌平区不断完善河长制组织体系及考核办法,各级河长坚持“守水有责 护水尽责”,共同营造水清岸绿、人民宜居的生态环境。

“现在河道干净了,村里环境也好了,我们这儿成网红打卡地了,一到周末、节假日游客就特别多!”羊台子村位于昌平区南口镇,村内河道长达17公里,青山碧水环绕,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此休闲度假。北京市近期公布的2023年“幸福河湖·水美家园”名单中,羊台子村更是获评了“水美家园”称号。

如今羊台子村焕然一新的水美环境离不开全村的共同努力。近年来,羊台子村坚持把水体治理与环境塑造相结合,扎实推进河道治理,每周组织开展对水面漂浮物、白色垃圾、枯枝烂叶等打捞工作。通过水体整治、生态修复、优化岸线等举措,打造干净整洁的生态环境。“村内设有五个污水站,分别有专人负责管理。我们还积极探索“河长制+网格化”模式,将网格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充实到河道巡逻队伍中,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水美家园。”南口镇羊台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艳说道。

同时,水美家园的建设也离不开各镇街的共同努力,各级负责人以河长制为抓手,以党建为引领,落实基层水环境治理工作,打通治水护水的“最后一公里”。在小汤山镇常兴庄村蔺沟橡胶坝,检查人员正在进行巡河检查,并对水域周边的杂草、垃圾进行清理整治。“我们积极落实河长制,建立了24个村级河长和2名镇级河长。并组建了一支 20 个人的专业巡河队伍,负责捡拾河道及河岸周边的垃圾、巡视是否有偷排污水现象,检查河道内是否有违章建筑三方面工作,保障河道的整洁。”昌平区小汤山镇河长办负责人张立国表示。

除了各镇街齐发力,区水务局还多措并举治理河湖环境,当好辖区“守水人”。在温榆河土沟段岸边,记者看到检测人员正在提取水样。据了解,专员会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保障国家级市级考核断面达到考核标准。此外,河岸边还启用景观曝气喷泉,通过几乎不间断的曝气,增强水的流动性,提升水体溶解氧,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为提升昌平区水环境整体向好,确保断面水质达到考核标准并持续改善,在河道水环境提升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管理、技术、检测三大类措施,以达到控外源、减内源、稳达标、提水质的目标。”昌平区河湖生态环境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星博告诉记者。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区河长共巡河2.21万人次、6.54万公里,实现河长巡河率100%。解决水环境问题1430余件,动态整治小微水体311处,7个国考、市考断面持续达标。接下来,区水务局将持续构建区、镇、村三级河长联动机制,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往“实”里抓,往“细”里治、往“精”里做,努力描绘“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切实提升居民生活的获得感、满意度。

图文/王晶依

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昌平区努力打造幸福水美家园

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昌平区努力打造幸福水美家园

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昌平区努力打造幸福水美家园

今年是北京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第八年。今年以来,昌平区不断完善河长制组织体系及考核办法,各级河长坚持“守水有责 护水尽责”,共同营造水清岸绿、人民宜居的生态环境。

“现在河道干净了,村里环境也好了,我们这儿成网红打卡地了,一到周末、节假日游客就特别多!”羊台子村位于昌平区南口镇,村内河道长达17公里,青山碧水环绕,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此休闲度假。北京市近期公布的2023年“幸福河湖·水美家园”名单中,羊台子村更是获评了“水美家园”称号。

如今羊台子村焕然一新的水美环境离不开全村的共同努力。近年来,羊台子村坚持把水体治理与环境塑造相结合,扎实推进河道治理,每周组织开展对水面漂浮物、白色垃圾、枯枝烂叶等打捞工作。通过水体整治、生态修复、优化岸线等举措,打造干净整洁的生态环境。“村内设有五个污水站,分别有专人负责管理。我们还积极探索“河长制+网格化”模式,将网格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充实到河道巡逻队伍中,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水美家园。”南口镇羊台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艳说道。

同时,水美家园的建设也离不开各镇街的共同努力,各级负责人以河长制为抓手,以党建为引领,落实基层水环境治理工作,打通治水护水的“最后一公里”。在小汤山镇常兴庄村蔺沟橡胶坝,检查人员正在进行巡河检查,并对水域周边的杂草、垃圾进行清理整治。“我们积极落实河长制,建立了24个村级河长和2名镇级河长。并组建了一支 20 个人的专业巡河队伍,负责捡拾河道及河岸周边的垃圾、巡视是否有偷排污水现象,检查河道内是否有违章建筑三方面工作,保障河道的整洁。”昌平区小汤山镇河长办负责人张立国表示。

除了各镇街齐发力,区水务局还多措并举治理河湖环境,当好辖区“守水人”。在温榆河土沟段岸边,记者看到检测人员正在提取水样。据了解,专员会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保障国家级市级考核断面达到考核标准。此外,河岸边还启用景观曝气喷泉,通过几乎不间断的曝气,增强水的流动性,提升水体溶解氧,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为提升昌平区水环境整体向好,确保断面水质达到考核标准并持续改善,在河道水环境提升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管理、技术、检测三大类措施,以达到控外源、减内源、稳达标、提水质的目标。”昌平区河湖生态环境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星博告诉记者。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区河长共巡河2.21万人次、6.54万公里,实现河长巡河率100%。解决水环境问题1430余件,动态整治小微水体311处,7个国考、市考断面持续达标。接下来,区水务局将持续构建区、镇、村三级河长联动机制,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往“实”里抓,往“细”里治、往“精”里做,努力描绘“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切实提升居民生活的获得感、满意度。

图文/王晶依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