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这个新学院迎来首批368名优秀在读博士生_北京时间

国科大这个新学院迎来首批368名优秀在读博士生

国科大这个新学院迎来首批368名优秀在读博士生

国科大这个新学院迎来首批368名优秀在读博士生

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

迎来首批新生

近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前沿交叉科学学院

迎来首批新生报到

涵盖69个学科专业

368名优秀在读博士生

对于这个新的学院

想必大家都很好奇

小编这就带大家好好了解一下

前沿交叉科学学院

学院主要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星际航行等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以超常规培养方式快速培养一批能迅速投身于重大科技任务或产业创新一线的高质量急需紧缺人才。

01

为什么办?

以“破”为立

探索特色发展道路

目前,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对高端制造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越来越离不开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活力源泉。

近年来,国科大立足优势学科发展基础,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墙”,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筹建前沿交叉科学学院。

作为国科大全面推进改革创新的“学科特区”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特区”,前沿交叉科学学院旨在探索出一条具有国科大特色与引领示范价值的新时代急需紧缺领域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发展之路。

02

如何办?

瞄准急需紧缺领域

超常规培养

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围绕内涵式发展、贯通式运行、团队式推进、开放式治理,“四位一体”的管理理念,以小而精、高门槛,布局急需紧缺领域交叉学科和重点方向。

并在2024年起,实施急需紧缺领域博士专项招生和培养工作,主要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星际航行等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以超常规培养方式,快速培养一批能迅速投身于重大科技任务或产业创新一线的,高质量急需紧缺人才。

学院先期开设《人工智能原理:模型与算法》《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高等集成电路设计与EDA》《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等学科核心课。

依托急需紧缺领域博士培养专项,畅通学院与培养单位等之间的人才培养渠道,引导构建教学相长的学术共同体,不断营造自由、包容、个性化的新氛围。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编辑、排版:袁靖茗

国科大这个新学院迎来首批368名优秀在读博士生

国科大这个新学院迎来首批368名优秀在读博士生

国科大这个新学院迎来首批368名优秀在读博士生

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

迎来首批新生

近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前沿交叉科学学院

迎来首批新生报到

涵盖69个学科专业

368名优秀在读博士生

对于这个新的学院

想必大家都很好奇

小编这就带大家好好了解一下

前沿交叉科学学院

学院主要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星际航行等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以超常规培养方式快速培养一批能迅速投身于重大科技任务或产业创新一线的高质量急需紧缺人才。

01

为什么办?

以“破”为立

探索特色发展道路

目前,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对高端制造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越来越离不开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活力源泉。

近年来,国科大立足优势学科发展基础,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墙”,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筹建前沿交叉科学学院。

作为国科大全面推进改革创新的“学科特区”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特区”,前沿交叉科学学院旨在探索出一条具有国科大特色与引领示范价值的新时代急需紧缺领域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发展之路。

02

如何办?

瞄准急需紧缺领域

超常规培养

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围绕内涵式发展、贯通式运行、团队式推进、开放式治理,“四位一体”的管理理念,以小而精、高门槛,布局急需紧缺领域交叉学科和重点方向。

并在2024年起,实施急需紧缺领域博士专项招生和培养工作,主要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星际航行等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以超常规培养方式,快速培养一批能迅速投身于重大科技任务或产业创新一线的,高质量急需紧缺人才。

学院先期开设《人工智能原理:模型与算法》《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高等集成电路设计与EDA》《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等学科核心课。

依托急需紧缺领域博士培养专项,畅通学院与培养单位等之间的人才培养渠道,引导构建教学相长的学术共同体,不断营造自由、包容、个性化的新氛围。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编辑、排版:袁靖茗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