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争先年丨【快干之星】党建引领聚合力,校地融合促发展_北京时间

实干争先年丨【快干之星】党建引领聚合力,校地融合促发展

实干争先年丨【快干之星】党建引领聚合力,校地融合促发展

实干争先年丨【快干之星】党建引领聚合力,校地融合促发展

燕马同行、联动互促

党建引领聚合力

产教协同、共建共享

校地融合促发展

一直以来,马池口镇以“实干争先年”主题活动为契机,为加快构建校城、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积极成立马池口镇北京大学新燕园校区服务保障专班,联合北京大学打造“燕马同行”党建联创品牌,加快构建校城、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获评昌平区2024年6月份“快干之星”。

为了统一方向、凝聚合力,专班搭建校地联建发展新平台,开设了“燕马讲堂”,邀请北京大学教师进行主题授课,内容涉及“古典诗歌与人文精神、国家安全、城镇规划”等方面,为全镇党员干部授课6次,覆盖党员干部800余人。在优质实践资源打造方面,专班精心设计新农村建设、农业设施、基层养老产业等调研线路,开辟基层实习实践岗位,今年3月以来,接待300余师生到镇域内5个点位开展调研活动,积极打造“北京大学学生思想实践基地”。

在不断探索校地联动多样化合作方式方面,专班开展了校园外北小营村夜市、中心街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规范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增设交通信号灯1处,新建2000㎡停车场,设置停车位200余个、公共充电桩20个,打造成为“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深化‘校地’联动共管是我们一项重点工作内容,为此,专班积极建立校区内外公共环境卫生统一管理机制,对校园周边昌流路、神牛路、北小营西河等重点区域进行景观改造,持续助力灾后恢复和环境提升,推动市政配套、教育教学设施、产业孵化空间建设。”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的工作得到了高校的认可,前不久,北京大学新校区管委会办公室向镇党委、政府赠送了‘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校解忧、振兴共谋’锦旗,这也成为了我们继续开展工作的动力。”

推动校地融合发展“聚”变,促进高校与辖区双向赋能、双向服务、同频共振。专班主动对接北京大学,引入优秀科研团队,以落位研发平台集群、孵化产业基地为主导,积极推进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目前实施路径已明确,选址已完成,预计建成5年内孵化引进企业100家以上,年度实现营收或产值30亿元以上,纳税超2亿元。积极对接市规自委规划二处进行现场指导,深入沟通对接重大项目选址方案审批流程及编制深度,提前梳理绿发地块等周边区域空间资源,保障产业孵化需求,承接北大科技成果就近产业化。

接下来,马池口镇将切实担当属地责任,按照“实干争先年”主题活动要求,不断推进校地和谐发展,努力建设高品质、充满活力的科学小镇。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郭程程

实干争先年丨【快干之星】党建引领聚合力,校地融合促发展

实干争先年丨【快干之星】党建引领聚合力,校地融合促发展

实干争先年丨【快干之星】党建引领聚合力,校地融合促发展

燕马同行、联动互促

党建引领聚合力

产教协同、共建共享

校地融合促发展

一直以来,马池口镇以“实干争先年”主题活动为契机,为加快构建校城、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积极成立马池口镇北京大学新燕园校区服务保障专班,联合北京大学打造“燕马同行”党建联创品牌,加快构建校城、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获评昌平区2024年6月份“快干之星”。

为了统一方向、凝聚合力,专班搭建校地联建发展新平台,开设了“燕马讲堂”,邀请北京大学教师进行主题授课,内容涉及“古典诗歌与人文精神、国家安全、城镇规划”等方面,为全镇党员干部授课6次,覆盖党员干部800余人。在优质实践资源打造方面,专班精心设计新农村建设、农业设施、基层养老产业等调研线路,开辟基层实习实践岗位,今年3月以来,接待300余师生到镇域内5个点位开展调研活动,积极打造“北京大学学生思想实践基地”。

在不断探索校地联动多样化合作方式方面,专班开展了校园外北小营村夜市、中心街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规范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增设交通信号灯1处,新建2000㎡停车场,设置停车位200余个、公共充电桩20个,打造成为“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深化‘校地’联动共管是我们一项重点工作内容,为此,专班积极建立校区内外公共环境卫生统一管理机制,对校园周边昌流路、神牛路、北小营西河等重点区域进行景观改造,持续助力灾后恢复和环境提升,推动市政配套、教育教学设施、产业孵化空间建设。”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的工作得到了高校的认可,前不久,北京大学新校区管委会办公室向镇党委、政府赠送了‘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校解忧、振兴共谋’锦旗,这也成为了我们继续开展工作的动力。”

推动校地融合发展“聚”变,促进高校与辖区双向赋能、双向服务、同频共振。专班主动对接北京大学,引入优秀科研团队,以落位研发平台集群、孵化产业基地为主导,积极推进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目前实施路径已明确,选址已完成,预计建成5年内孵化引进企业100家以上,年度实现营收或产值30亿元以上,纳税超2亿元。积极对接市规自委规划二处进行现场指导,深入沟通对接重大项目选址方案审批流程及编制深度,提前梳理绿发地块等周边区域空间资源,保障产业孵化需求,承接北大科技成果就近产业化。

接下来,马池口镇将切实担当属地责任,按照“实干争先年”主题活动要求,不断推进校地和谐发展,努力建设高品质、充满活力的科学小镇。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郭程程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