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以制度性开放引领“两区”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昌平区“两区”建设启动以来,我区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以制度性开放引领“两区”建设,积极谋划关键领域制度创新,着力提升重点领域开放水平,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一次CT平扫,就能获得心、肺两个重要器官的AI健康筛查报告,为医生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提高检测精准度,降低误诊率。这项由昌平区政府与驻昌企业数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数坤科技)共同开启的“数字人体”心肺智慧健康管理服务项目,2023年5月启动以来已累计筛查惠及15000人。2023年底,数坤科技和昌平区合作打造的区域心肺智慧健康管理服务“昌平模式”(以下简称“昌平模式”)在国家卫健委首届医学人工智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023年,昌平区委区政府抢抓人工智能“核爆点”的战略机遇,主动作为,加大了对医疗人工智能企业的支持力度。数坤科技抢抓机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区卫健委、区医保局、区‘两区’办等单位都分别从场景支持、资源对接、政策争取和落地协调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正因为有了这些支持,‘昌平模式’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国家卫健委和北京市科委等权威部门高度认可。”数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发展官万怡挺告诉记者。
近年来,区“两区”办围绕生物技术、数字技术两大核心驱动力,聚焦数字+医疗尖端赛道,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要、企业核心诉求解决,推动在昌平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得益于“两区”建设的强大动力,数坤科技不断前行,累计获得12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数坤科技子公司语坤科技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数字人体”心肺智慧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在逐步彰显,2024年加入此项目的区内医院将由一开始的6家扩大到10余家。
谈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万怡挺说,数坤科技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引领区域内数字健康医疗产业生态的发展,把昌平打造成为数字医生应用场景的全国示范标杆区域,助力昌平区各医院的智能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昌平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健康医疗领域贡献解决方案。

2023年昌平区以生命科学园为核心,以京新、京藏高速为主轴,打造生命科学创新走廊。在此过程中,北京自贸试验区昌平组团系统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扩大开放水平,为全区打造医药健康千亿级产业集群贡献“两区”力量。乘着“两区”建设的东风,北京飞镖国际创新平台(以下简称飞镖加速器)迎来长足发展,聚焦药物开发、数字医疗等领域研发创新,实现了从“共享空间”模式到“共享科技”模式的突破。已累计服务3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项目和企业,企业融资总额达16亿元,获得知识产权100余项。

北京飞镖国际创新平台副总经理江茂华介绍说,一年来,昌平区从企业人才引进、政策指导等方面为飞镖加速器提供了很多的政策支持。在昌平区的大力支持下,飞镖三期项目作为2024年昌平区新开工的重大项目之一,也迎来正式开工。江茂华告诉记者,飞镖三期项目将打造集研发中试生产、研发实验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创新转化园区,持续培育和引导前沿领先生物医药项目在昌平实现产业转化。
“未来飞镖加速器将充分运用自身的创新模式,”未来我们将本着优质项目的验证,项目挖掘,为企业科学家提供平台支持,孵化更多更优质的项目,助力昌平区整个生命科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昌平区“两区”建设新增入库项目902个,完成全年任务的231%;新增预计投入资金总额77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0%;落地项目630个,其中落地外资项目75个,全市排名第4……昌平“两区”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昌平区“两区”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昌平区将坚持开放引领度、市场感受度、政府支撑度三维联动,紧抓制度创新、园区提质和项目落地,发挥“两区”建设平台优势,以制度创新赋能产业定位和资源聚集,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昌平特色的改革试点示范,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文/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