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机器人成中国医疗器械热门创业领域_北京时间

医用机器人成中国医疗器械热门创业领域

今年,昌平区21家企业的48种医疗器械纳入中关村创新医疗器械第四版目录,产品数、注册证书保持全市排名第一。

医用机器人成中国医疗器械热门创业领域

(记者 吕梓源)8月30日,2024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与医用机器人类别赛决赛在北京市昌平区开幕。本届大赛以“面向实际需求,支持科研成果转化,重视技术创新与创新服务”为主题,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主办,共征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企业和高校的参赛项目115个。

在2023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73家,医疗器械产品共计13266个,其中,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348个,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6748个,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4170个,产品主要集中在医学影像、高值医用耗材、人工智能、分子诊断、基因测序等领域。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集中分布在昌平区、亦庄经济开发区、大兴区和海淀区。

昌平区作为北京市医疗器械产业的主阵地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和创新生态。近年来,昌平区瞄准打造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积极抢占高端医疗器械赛道,相继出台并深入实施《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倍增行动计划(2022-2025年)》和《昌平区医疗器械产业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焦医疗器械、美丽健康、合成生物制造等赛道,优化创新生态,厚植产业优势,形成了基础研究、中试研发、生产流通、终端医疗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医药健康产值达到910亿元,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

目前,昌平区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有10家,创新医疗器械累计获批28项,占北京市40%、全国9.7%。2023年产值155亿元,占北京市的40%以上。今年,昌平区21家企业的48种医疗器械纳入中关村创新医疗器械第四版目录,产品数、注册证书保持全市排名第一。(责编 刘晓)

医用机器人成中国医疗器械热门创业领域

今年,昌平区21家企业的48种医疗器械纳入中关村创新医疗器械第四版目录,产品数、注册证书保持全市排名第一。

医用机器人成中国医疗器械热门创业领域

(记者 吕梓源)8月30日,2024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与医用机器人类别赛决赛在北京市昌平区开幕。本届大赛以“面向实际需求,支持科研成果转化,重视技术创新与创新服务”为主题,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主办,共征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企业和高校的参赛项目115个。

在2023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73家,医疗器械产品共计13266个,其中,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348个,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6748个,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4170个,产品主要集中在医学影像、高值医用耗材、人工智能、分子诊断、基因测序等领域。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集中分布在昌平区、亦庄经济开发区、大兴区和海淀区。

昌平区作为北京市医疗器械产业的主阵地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和创新生态。近年来,昌平区瞄准打造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积极抢占高端医疗器械赛道,相继出台并深入实施《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倍增行动计划(2022-2025年)》和《昌平区医疗器械产业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焦医疗器械、美丽健康、合成生物制造等赛道,优化创新生态,厚植产业优势,形成了基础研究、中试研发、生产流通、终端医疗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医药健康产值达到910亿元,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

目前,昌平区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有10家,创新医疗器械累计获批28项,占北京市40%、全国9.7%。2023年产值155亿元,占北京市的40%以上。今年,昌平区21家企业的48种医疗器械纳入中关村创新医疗器械第四版目录,产品数、注册证书保持全市排名第一。(责编 刘晓)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