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持续发放消费券,“真金白银”点燃消费热情。然而有市民反映,这消费券太难抢了,手快手慢都抢不到。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紧俏的消费券被“黄牛”“截胡”,在网络平台上倒卖;还有一些“黄牛”勾结商家,利用消费券虚假消费,骗取补贴。

近日,上海警方会同有关部门破获了两起涉消费券违法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2024年11月初警方侦查发现,某餐饮店存在大量使用消费券的不实消费,疑似骗取补贴。
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四支队探长 李 岳:在我们核查郭某的这家店铺的时候,我们发现在非营业时间,比如说早上8点之前,晚上10点之后,那么我们还看到这家商户有频繁的、大额的这种消费补贴的核销。

2024年11月11号,警方将郭某等三人抓获。据查,餐饮店老板郭某伙同门店店长刘某指使“黄牛”吴某在网上收购大量餐饮消费券,并虚构交易骗取消费补贴。
犯罪嫌疑人 胡某:(消费券)点就领取了,领了之后有人要,然后就给它出了,就给他们扫,扫了以后就返现。
犯罪嫌疑人 刘某:人家把付款码发过来,然后我转发给老板,他们拿POS机扫。

目前,郭某已被依法批捕,刘某、胡某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无独有偶,2024年12月13号,警方在侦办另一起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张某杰等4人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各类抢券任务,用于骗取消费补贴。
上海青浦公安分局网安支队副支队长 张子系:通过软件更改手机定位,来针对上海地区的消费券进行一个抢购,随后他们主动联系本市的一些商户,进行一个虚假消费、核券的过程。

警方迅速将张某杰等人以及涉案餐饮企业负责人共15人抓获。据查,骗取消费补贴后,张某杰团伙、抢券人员以及一些商户会对获利的部分进行分赃。目前15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发放消费券的目的是惠及民众、提振消费。倒卖消费券不仅破坏市场秩序,还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和诈骗罪。专家表示,应加大对“黄牛”倒卖消费券、套现等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法律手段严加惩处,提高违法成本。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刘春泉:对于商户和“黄牛”来说,由于商户和“黄牛”不是以真实的交易为背景的,所以他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获得相应的消费券以后去兑现政府的补贴,所以对这个行为是涉嫌诈骗,如果以单独“黄牛”的行为来看,如果说金额比较大的话,也有可能被用以非法经营罪的罪名来打击。

编辑:刘继葳
责编: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