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去世:愿,天堂也有书_北京时间

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去世:愿,天堂也有书

  诚品初创时,吴清友招揽了一大批人才,负责书店的廖美立,执掌诚品书店19年,被称为书店女王。

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去世:愿,天堂也有书

  吴清友

  2015年11月29日,台湾诚品在大陆的首家旗舰店——诚品生活苏州店正式开业,董事长暨创办人吴清友出席。视觉中国供图

  执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蒋韡薇

----------------------------------------------------

  7月20日,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本将出席新书《诚品时光》的发布会。然而,他却永远地缺席了。7月18日下午,吴清友因心脏旧疾猝逝,享年68岁。

  《诚品时光》是吴清友和其团队,阐述观看世界的另一种视角与经营企业的另一种思路。如果说,101大楼是台北的地标,诚品则是台北的文化地标。

  1999年,诚品敦南店首开24小时营业模式,成为书店行业学习的榜样。其活动营销创意,以及多元的、动态的文化影响力,成为文化零售业的新标杆。88%的自由行游客,都将诚品书店列入必去目的地。但少有人知道,诚品书店在最初的15年里,一直赔本经营。吴清友曾在大陆某商学院发表演讲,称“诚品书店不是商学院的好案例,却是我对生命的一种创作和探索”。

  台湾文化界人士纷纷写文章悼念吴清友。知名作家龙应台称赞他:“默不作声,做的却是静水流深的事。书店可以只是卖书的地方,他却把它当做对心灵境界的坚持。少为人知的是,他坚持地多么辛苦。”

  诚品画廊第一任经理何春寰记得,1988年诚品筹备时,吴清友因为心脏病入院手术,“当时得到的消息是,如果吴先生病重,可能就不再启动诚品项目。我们整个团队,写了一张很大的慰问卡给吴先生,我写的是两句歌词:我知道,你的未来不是梦。你的心跟着希望在动。诚品就是吴先生的梦想。昨天得知吴先生去世的消息,我依然想用这首歌的两句歌词送别吴先生:我知道,你的未来不是梦,你认真过好每一分钟。”

  1988年冬天,39岁的吴清友做完第一次心脏手术,这场“重生”让他开始去思考生命本质的意义:“我不害怕死亡,但怕死后什么东西没有留下。当我的生命归零前,我又期待什么,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又可以去做什么?”他在诚品网页“创办人的话”上写道:决定从事人文、艺术专业书店的经营,不是一份冲动,也不敢以推广人文、艺术为使命自居,而是生命历程中用心而切身的体验后,油然而生的一项决定。

  吴清友在职业高中当过老师、在皮包工厂做过工人,后来靠代理欧美进口厨具起家,从一个台南贫苦小村庄的少年转变成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将地下室改成艺术书店诚品。当时的台湾正进入一个巨变时期,民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大大提高。诚品第一家店开业时,举办了24小时的文化活动,轰动一时。

  吴清友坚持在书店地下一层的一个角落里,开设诚品画廊。诚品画廊创造了自己的调性,没有选用当时台北流行的大理石装饰风格,而改以木板,让整个空间沉静、低调,让艺术品从此不再淹没在环境中。他对待艺术家的真诚和尊重,让许多海外艺术家终于认识到台湾人文环境的改变。

  后来,吴清友曾总结,诚品跟传统书店的最大不同,就是在复合式的场所空间里面,举办文学、艺术、建筑、生活、旅游、烹调等各种活动。诚品是一个很包容的平台,让创作者和欣赏者,或者是顾客能够热情地参与,积极地互动。这样的经营方式,受到大批年轻人的追捧。

  “我们把空间、活动的内容、读者三个元素融合在一起,久而久之它会堆砌出一种文化,我们称为‘一个市民的集体创作’。当然,我们更期待诚品的终极关怀,其实是三件事情——人、生命、阅读。”这和所谓商业思维的最大不同,是怎样去定义顾客——把顾客当做一个“消费者”,还是把他当做一个“人”?把时间当做金钱,还是当做人生中的某一个当下?在吴清友看来,这已经不是经营的问题,而是具有哲学层面的意义。

  诚品的这个“诚”字最初由吴父用毛笔写下,贴在吴的卧室墙壁上、书房书桌上。在吴清友看来,“诚”所代表的,就是一份诚恳的心意,一份执着的关怀;而“品”,就是一份专业的素养,一份严谨的选择。把书店取名为“诚品”,是对美好社会的一种实践理想。

  吴清友曾购置了台北市郊阳明山的一块地,当时一位风水师告诉他:如果要赚钱,房门要朝南,如果要健康,房门要朝北,但是如果希望累积生命的一点智慧,那你要朝东。30年来,吴家的房门一直朝东。

  吴清友曾回忆,诚品赔钱的15年,是他自己一生中最丰富的时期,“没有商业,诚品不能活。没有文化,诚品不想活。”很多人记住了后半句,却忽视了前半句。

  不可否认,吴清友首先是个成功的商人,他在房地产业积累了第一桶金,然后才有资本创办诚品。他可以在前一年的10月,就估算出公司下一年的收入。在他招募诚品团队时,要求每个项目的负责人,都要做出预算,并且交一份10年规划。一位共事多年的同事说,吴先生不只有情怀,他还非常精明,非常有商业头脑。

  给诚品带来大量利润的,也不是书店本身。诚品是一个巨大的商业综合体,有餐厅、剧场、文创商店和服装品牌,图书只占其中一部分,却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而地产租售才是真正盈利的部分。在苏州,诚品还推出了自己的房地产项目,均价超过3.5万元,在当地算是高档住宅。

  在最艰难的时期,吴清友到处募资,也没有想过放弃,他甚至变卖自己的家产投资诚品。2001年台风来袭,大水淹没台北数家诚品店,包括地标性的台北敦南店。吴清友不得不开记者会,澄清没有财务危机。有员工回忆,当时,诚品召开紧急会议,吴先生一坐下来先深吸一口气,他服下治疗心脏病的药,然后才问大家接下来怎么办。为了共渡难关,当时的主管们还开了一个会,自愿减薪10%~15%,长达半年。

  尽管诚品书店早期不赚钱,但是每一年都能得到台湾图书业的最佳服务品牌。诚品也是台湾年轻人最喜欢加入的企业之一。有时候吴清友自己也不明白原因。后来他自己归纳,要成为诚品书店的诚品人,第一要爱艺术,第二要爱阅读,第三要爱工作,第四要爱加班,第五非常重要,要不爱钱。而这,也恰恰是诚品书店还能活下来的一个原因。

  开办第二家诚品书店的时候,吴清友再一次住进了病房,尽管疾病缠身,他一直秉持“连锁不复制”的经营理念,继诚品书店后,诚品陆续开设画廊、艺文空间、生活文创平台、讲堂、文化艺术基金会、电影院等多元化的业务,并于2012年走出台湾,进军香港和大陆市场。

  2006年,吴清友再次做了心脏手术。麻醉药效退后他醒来,医生想了解他意识是否清醒。他拿起笔,写下“诚品万岁”,家人说“还是没变,没事了”。这张字条,至今仍被吴家保存。

  2004年,吴清友的女儿吴旻洁从英国学成归来,进入诚品集团,3年后接任执行副总。她和父亲的经营理念有所不同,更加务实,并将部分书店区域改为商场,这也导致了理想与现实、书店与商场以及老员工与女儿两个路线之争。一批老员工此后离开诚品。

  18日,吴清友突然去世。吴旻洁回忆起与父亲相处的一个细节,在全家搬进阳明山的独栋大屋时,吴清友问过她:“我们真的配住这么好的房子吗,世界上比我们优秀的人太多了,我们何德何能?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去更深刻地思考自己是谁,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他创造了一家与众不同的、好像是拥有血肉和灵魂的企业。”“大众可以安静看书的地方,除了图书馆,大概就是诚品了。”“吴清友先生和诚品,改变了华人的文创消费观。”到过诚品书店的游客们这样评价:诚品书店就像是一个心灵加油站。

  “财务有时尽,唯有诚终生不尽。”这是吴家的家训,数十年来,吴清友一直把它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现在,我们谈到诚品,经常谈到他经营的成功,但我觉得,所有的成功背后,是人的因素。吴先生识人、用人的眼光,非常人能及。”何春寰说。

  诚品初创时,吴清友招揽了一大批人才,负责书店的廖美立,执掌诚品书店19年,被称为书店女王。负责画廊的何春寰,后来成为台北故宫消合社总经理,仅用一年时间就让台北故宫博物院收入翻番。从21岁起,就给诚品撰写文案的李欣频,后来被称为台湾创意文案天后。

  一个微信公众号回顾了诚品所做的一系列广告文案,来缅怀吴清友。最后一则是《关于阅读的另一种概念》:

  不懂卡尔维诺。不懂爱情。

  不懂身体气象学。不懂同性恋。

  不懂女人。不懂玛丽特·杜拉斯。

  不懂FreeJazz。不懂死亡。

  不懂世纪末占星学。不懂包豪斯。

  不懂特吕弗。不懂政治权利和斗争。

  所以,我们阅读。

  在吴清友寄给朋友的《诚品时光》发布会邀请函上,印着他的名言:生命在事业之上,心念在能力之上。

  愿,天堂也有书……

  (周秭沫、李俊毅对本文亦有贡献)

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去世:愿,天堂也有书

  诚品初创时,吴清友招揽了一大批人才,负责书店的廖美立,执掌诚品书店19年,被称为书店女王。

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去世:愿,天堂也有书

  吴清友

  2015年11月29日,台湾诚品在大陆的首家旗舰店——诚品生活苏州店正式开业,董事长暨创办人吴清友出席。视觉中国供图

  执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蒋韡薇

----------------------------------------------------

  7月20日,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本将出席新书《诚品时光》的发布会。然而,他却永远地缺席了。7月18日下午,吴清友因心脏旧疾猝逝,享年68岁。

  《诚品时光》是吴清友和其团队,阐述观看世界的另一种视角与经营企业的另一种思路。如果说,101大楼是台北的地标,诚品则是台北的文化地标。

  1999年,诚品敦南店首开24小时营业模式,成为书店行业学习的榜样。其活动营销创意,以及多元的、动态的文化影响力,成为文化零售业的新标杆。88%的自由行游客,都将诚品书店列入必去目的地。但少有人知道,诚品书店在最初的15年里,一直赔本经营。吴清友曾在大陆某商学院发表演讲,称“诚品书店不是商学院的好案例,却是我对生命的一种创作和探索”。

  台湾文化界人士纷纷写文章悼念吴清友。知名作家龙应台称赞他:“默不作声,做的却是静水流深的事。书店可以只是卖书的地方,他却把它当做对心灵境界的坚持。少为人知的是,他坚持地多么辛苦。”

  诚品画廊第一任经理何春寰记得,1988年诚品筹备时,吴清友因为心脏病入院手术,“当时得到的消息是,如果吴先生病重,可能就不再启动诚品项目。我们整个团队,写了一张很大的慰问卡给吴先生,我写的是两句歌词:我知道,你的未来不是梦。你的心跟着希望在动。诚品就是吴先生的梦想。昨天得知吴先生去世的消息,我依然想用这首歌的两句歌词送别吴先生:我知道,你的未来不是梦,你认真过好每一分钟。”

  1988年冬天,39岁的吴清友做完第一次心脏手术,这场“重生”让他开始去思考生命本质的意义:“我不害怕死亡,但怕死后什么东西没有留下。当我的生命归零前,我又期待什么,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又可以去做什么?”他在诚品网页“创办人的话”上写道:决定从事人文、艺术专业书店的经营,不是一份冲动,也不敢以推广人文、艺术为使命自居,而是生命历程中用心而切身的体验后,油然而生的一项决定。

  吴清友在职业高中当过老师、在皮包工厂做过工人,后来靠代理欧美进口厨具起家,从一个台南贫苦小村庄的少年转变成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将地下室改成艺术书店诚品。当时的台湾正进入一个巨变时期,民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大大提高。诚品第一家店开业时,举办了24小时的文化活动,轰动一时。

  吴清友坚持在书店地下一层的一个角落里,开设诚品画廊。诚品画廊创造了自己的调性,没有选用当时台北流行的大理石装饰风格,而改以木板,让整个空间沉静、低调,让艺术品从此不再淹没在环境中。他对待艺术家的真诚和尊重,让许多海外艺术家终于认识到台湾人文环境的改变。

  后来,吴清友曾总结,诚品跟传统书店的最大不同,就是在复合式的场所空间里面,举办文学、艺术、建筑、生活、旅游、烹调等各种活动。诚品是一个很包容的平台,让创作者和欣赏者,或者是顾客能够热情地参与,积极地互动。这样的经营方式,受到大批年轻人的追捧。

  “我们把空间、活动的内容、读者三个元素融合在一起,久而久之它会堆砌出一种文化,我们称为‘一个市民的集体创作’。当然,我们更期待诚品的终极关怀,其实是三件事情——人、生命、阅读。”这和所谓商业思维的最大不同,是怎样去定义顾客——把顾客当做一个“消费者”,还是把他当做一个“人”?把时间当做金钱,还是当做人生中的某一个当下?在吴清友看来,这已经不是经营的问题,而是具有哲学层面的意义。

  诚品的这个“诚”字最初由吴父用毛笔写下,贴在吴的卧室墙壁上、书房书桌上。在吴清友看来,“诚”所代表的,就是一份诚恳的心意,一份执着的关怀;而“品”,就是一份专业的素养,一份严谨的选择。把书店取名为“诚品”,是对美好社会的一种实践理想。

  吴清友曾购置了台北市郊阳明山的一块地,当时一位风水师告诉他:如果要赚钱,房门要朝南,如果要健康,房门要朝北,但是如果希望累积生命的一点智慧,那你要朝东。30年来,吴家的房门一直朝东。

  吴清友曾回忆,诚品赔钱的15年,是他自己一生中最丰富的时期,“没有商业,诚品不能活。没有文化,诚品不想活。”很多人记住了后半句,却忽视了前半句。

  不可否认,吴清友首先是个成功的商人,他在房地产业积累了第一桶金,然后才有资本创办诚品。他可以在前一年的10月,就估算出公司下一年的收入。在他招募诚品团队时,要求每个项目的负责人,都要做出预算,并且交一份10年规划。一位共事多年的同事说,吴先生不只有情怀,他还非常精明,非常有商业头脑。

  给诚品带来大量利润的,也不是书店本身。诚品是一个巨大的商业综合体,有餐厅、剧场、文创商店和服装品牌,图书只占其中一部分,却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而地产租售才是真正盈利的部分。在苏州,诚品还推出了自己的房地产项目,均价超过3.5万元,在当地算是高档住宅。

  在最艰难的时期,吴清友到处募资,也没有想过放弃,他甚至变卖自己的家产投资诚品。2001年台风来袭,大水淹没台北数家诚品店,包括地标性的台北敦南店。吴清友不得不开记者会,澄清没有财务危机。有员工回忆,当时,诚品召开紧急会议,吴先生一坐下来先深吸一口气,他服下治疗心脏病的药,然后才问大家接下来怎么办。为了共渡难关,当时的主管们还开了一个会,自愿减薪10%~15%,长达半年。

  尽管诚品书店早期不赚钱,但是每一年都能得到台湾图书业的最佳服务品牌。诚品也是台湾年轻人最喜欢加入的企业之一。有时候吴清友自己也不明白原因。后来他自己归纳,要成为诚品书店的诚品人,第一要爱艺术,第二要爱阅读,第三要爱工作,第四要爱加班,第五非常重要,要不爱钱。而这,也恰恰是诚品书店还能活下来的一个原因。

  开办第二家诚品书店的时候,吴清友再一次住进了病房,尽管疾病缠身,他一直秉持“连锁不复制”的经营理念,继诚品书店后,诚品陆续开设画廊、艺文空间、生活文创平台、讲堂、文化艺术基金会、电影院等多元化的业务,并于2012年走出台湾,进军香港和大陆市场。

  2006年,吴清友再次做了心脏手术。麻醉药效退后他醒来,医生想了解他意识是否清醒。他拿起笔,写下“诚品万岁”,家人说“还是没变,没事了”。这张字条,至今仍被吴家保存。

  2004年,吴清友的女儿吴旻洁从英国学成归来,进入诚品集团,3年后接任执行副总。她和父亲的经营理念有所不同,更加务实,并将部分书店区域改为商场,这也导致了理想与现实、书店与商场以及老员工与女儿两个路线之争。一批老员工此后离开诚品。

  18日,吴清友突然去世。吴旻洁回忆起与父亲相处的一个细节,在全家搬进阳明山的独栋大屋时,吴清友问过她:“我们真的配住这么好的房子吗,世界上比我们优秀的人太多了,我们何德何能?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去更深刻地思考自己是谁,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他创造了一家与众不同的、好像是拥有血肉和灵魂的企业。”“大众可以安静看书的地方,除了图书馆,大概就是诚品了。”“吴清友先生和诚品,改变了华人的文创消费观。”到过诚品书店的游客们这样评价:诚品书店就像是一个心灵加油站。

  “财务有时尽,唯有诚终生不尽。”这是吴家的家训,数十年来,吴清友一直把它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现在,我们谈到诚品,经常谈到他经营的成功,但我觉得,所有的成功背后,是人的因素。吴先生识人、用人的眼光,非常人能及。”何春寰说。

  诚品初创时,吴清友招揽了一大批人才,负责书店的廖美立,执掌诚品书店19年,被称为书店女王。负责画廊的何春寰,后来成为台北故宫消合社总经理,仅用一年时间就让台北故宫博物院收入翻番。从21岁起,就给诚品撰写文案的李欣频,后来被称为台湾创意文案天后。

  一个微信公众号回顾了诚品所做的一系列广告文案,来缅怀吴清友。最后一则是《关于阅读的另一种概念》:

  不懂卡尔维诺。不懂爱情。

  不懂身体气象学。不懂同性恋。

  不懂女人。不懂玛丽特·杜拉斯。

  不懂FreeJazz。不懂死亡。

  不懂世纪末占星学。不懂包豪斯。

  不懂特吕弗。不懂政治权利和斗争。

  所以,我们阅读。

  在吴清友寄给朋友的《诚品时光》发布会邀请函上,印着他的名言:生命在事业之上,心念在能力之上。

  愿,天堂也有书……

  (周秭沫、李俊毅对本文亦有贡献)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