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季度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20.4% 历史同期最优_北京时间

北京一季度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20.4% 历史同期最优

(记者 王伟)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北京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五大领域百余项措施全面启动、加快实施,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4%,为历史同期最优,优良天数79天,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开门红”。
北京实施“0.1微克”攻坚行动,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结构减排,促进车械新能源化,出台进一步推动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新一轮老旧柴油货车和大中型客车报废更新政策等,加大新能源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推广力度。坚持工程减排,促进企业绿色升级,继续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分级管理,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与技术改造,新增绿色企业141家。坚持管理减排,促进城市精细治理,实施扬尘专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推进工地“创绿”、场站“提级”、道路“升优”,提升城市洁净度。
北京市坚持“三水”统筹,深化碧水保卫战。强化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治理水环境,强化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年度计划半数以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已开工建设;提前启动汛期防治,印发实施“清管行动”工作方案。保护水生态,实施大运河、潮白河、永定河生态补水,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北京强化风险防控,推进净土保卫战。贯彻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农用地方面,深化分类管理,加强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建设用地方面,完善开发利用机制,督促重点建设项目土地使用权人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全过程监督检查;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研究编制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
北京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态保护与监督,巩固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机制由市级逐步延伸至区级,推动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申报。强化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GEP-R)核算结果应用,支持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分配。北京市还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花园城市建设,积极推进燕山——塞罕坝国家公园创建,有序实施首都西部山水工程。(摄影 郭建华)

北京一季度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20.4% 历史同期最优

(记者 王伟)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北京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五大领域百余项措施全面启动、加快实施,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4%,为历史同期最优,优良天数79天,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开门红”。
北京实施“0.1微克”攻坚行动,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结构减排,促进车械新能源化,出台进一步推动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新一轮老旧柴油货车和大中型客车报废更新政策等,加大新能源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推广力度。坚持工程减排,促进企业绿色升级,继续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分级管理,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与技术改造,新增绿色企业141家。坚持管理减排,促进城市精细治理,实施扬尘专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推进工地“创绿”、场站“提级”、道路“升优”,提升城市洁净度。
北京市坚持“三水”统筹,深化碧水保卫战。强化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治理水环境,强化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年度计划半数以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已开工建设;提前启动汛期防治,印发实施“清管行动”工作方案。保护水生态,实施大运河、潮白河、永定河生态补水,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北京强化风险防控,推进净土保卫战。贯彻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农用地方面,深化分类管理,加强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建设用地方面,完善开发利用机制,督促重点建设项目土地使用权人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全过程监督检查;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研究编制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
北京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态保护与监督,巩固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机制由市级逐步延伸至区级,推动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申报。强化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GEP-R)核算结果应用,支持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分配。北京市还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花园城市建设,积极推进燕山——塞罕坝国家公园创建,有序实施首都西部山水工程。(摄影 郭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