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0条(段)、共计177.4公里。
(记者 陈思如)记者从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召开的轨道交通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上了解到,202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正式发布。今年,我市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0条(段)、共计177.4公里,将实现地铁17号线(工人体育场—十里河)、6号线南延2条(段)线路具备初期运营条件;实现19号线二期(北延及北延支线)、R4线一期北段2条线路开工建设;备受关注的8号线大红门站,16号线苏州桥站A口等“1站5口”具备投用条件。
打通断点、扩大服务范围,2条(段)新线年内开通
根据建设计划,今年我市将实现地铁17号线全线贯通运营和6号线南延段通车。其中,地铁17号线是一条贯穿城区南北方向的大运量轨道交通干线,串联起天通苑、望京西、太阳宫、潘家园等居住区,全长约49.7公里。其中南段嘉会湖到十里河站2021年底开通,北段工人体育场到未来科学城北站2023年底开通。中段十里河到工人体育场站约7.2公里,计划年内具备初期运营条件,届时从嘉会湖到未来科学城北站仅需66分钟。
6号线南延是中心城东西向骨干线6号线的延长线,长约2.1公里,北起既有潞城站,沿运河东大街向东至东小营南站。此外,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后厂村—天通苑东)约17.1公里,目前也在加快建设,力争年内具备初期运营条件。


聚焦民生关切,1站5口年内投用,便利百姓出行
2025年我市将努力实现8号线大红门站,16号线苏州桥站A口、14号线阜通站B2口及景风门站无障碍口、5号线东四站A口、6号线东四站F口等5个出入口具备投用条件,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另据了解,2025年将同步推进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3号线一期(东坝北—曹各庄北)、12号线(东坝北—东坝北街)、22号线、28号线、大兴机场线北延、M101线一期、1号线支线等在建线路建设工作。此外,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西延也正在开展土建施工。


三期建设规划项目启动,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进一步完善
2024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已达到879公里,位居全国首位。今年,北京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规模不减,19号线二期(北延及北延支线)、R4线一期北段2条新线将正式启动建设。
19号线二期(北延及北延支线),全长约24.2公里。其中,北延线路南起19号线一期既有牡丹园站,北至生命谷站,全长约17.1公里,设站7座(其中换乘站4座),分别为北沙滩站、上清桥南站、清河小营桥站、西三旗站、新龙泽站、生命科学园南站、生命谷站;北延支线由上清桥南站出支,北至清河站,全长约7.1公里,设站1座,为清河站(可与京张高铁、昌平线、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换乘)。
R4线一期北段南起管庄路西口站,北至燕京桥站,全长约21.3公里,共设5座车站(其中换乘站2座),分别为管庄路西口站、3号航站楼站、中德产业园站、临河站、燕京桥站,在顺义区设车辆基地1处。线路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与新城交通联系,对于推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高首都机场陆侧交通服务水平、加强轨道快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责编 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