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队”医院进驻雄安新区!惠及多省,2026年7月竣工_北京时间

首批“国家队”医院进驻雄安新区!惠及多省,2026年7月竣工

今天上午10时,随着作业工程车汽笛齐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建设工程项目开工。一个立足冀中、辐射全国的现代化、高水平国家级医疗中心将于2026年竣工。届时,雄安新区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国家队”的服务了。

首批“国家队”医院进驻雄安新区!惠及多省,2026年7月竣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建设工程项目开工!”

今天上午10时,随着作业工程车汽笛齐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建设工程项目开工。一个立足冀中、辐射全国的现代化、高水平国家级医疗中心将于2026年竣工。届时,雄安新区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国家队”的服务了。

规划床位1000张

人民医院基建处处长姜可伟介绍,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坐落于容东片区西北部B地块,用地面积114.6亩,总建筑面积28.3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作为一家大型综合医院,人民医院雄安院区的建设内容包括门急诊、住院、医技、停车和后勤保障用房及相关配套设施。

“我们将着力把雄安院区建设工程打造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项目。”姜可伟说,人民医院将为雄安院区提供与西城院区、通州院区同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届时,包括人民医院的六大优势学科都将来到雄安。特别是血液、胸外及创伤三个“金牌”专业,将由院士团队领衔,从诊疗、科研、成果转化、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推进。

通过专家“两头跑”、特派骨干常驻、遴选优质人才重点培养等方式,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区域辐射能力,实现医疗资源跨院区、跨专业的有效整合,满足患者诊疗需求。

日诊疗上限可达万人次

根据规划,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将于2026年7月竣工,到2026年底具备试运营条件。届时,该院区日门诊量承载上限将可达1万人次。

“我们的目标是‘立足雄安、辐射全国’。”开工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介绍,新院区开业后不仅将直接为周边35万至40万人口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服务还将辐射至河北、山西、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市乃至全国。

“不久后,雄安新区的居民也将拥有医疗‘国家队’的服务了。”王俊说,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工,标志着现代化、高水平国家级医疗机构进驻雄安新区。雄安院区建设将坚持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以“大专科、强综合”为特色,打造一个现代化、高水平、特色突出的国家级医疗中心,为疏解非首都功能贡献力量。

六大优势学科率先进入

将提供同质化服务

“投入使用后,我们将进驻由血液、胸外及创伤三大院士团队领衔的国家重点学科。”北大人民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俊告诉记者,未来,雄安院区将提供与北京院区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从2022年雄安院区立项起就开始酝酿、储备人才队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基建处处长姜可伟介绍,“一方面,北大人民医院遴选每个学科的优秀的人才加以重点培养,为雄安院区储备学科骨干。另一方面,医院已经开始招聘河北籍医生和护士,先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北京的三个院区接受轮转和培训,日后将为患者提供与西直门院区同质化服务。”

未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以“大专科、强综合”为特色,并随着体检、医学影像、检验检测、康复医学等中心和示范基地的建设,逐步把雄安院区打造成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高水平、特色突出的国家级医疗中心。

来源:央视新闻、北京新闻广播、北京日报

首批“国家队”医院进驻雄安新区!惠及多省,2026年7月竣工

今天上午10时,随着作业工程车汽笛齐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建设工程项目开工。一个立足冀中、辐射全国的现代化、高水平国家级医疗中心将于2026年竣工。届时,雄安新区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国家队”的服务了。

首批“国家队”医院进驻雄安新区!惠及多省,2026年7月竣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建设工程项目开工!”

今天上午10时,随着作业工程车汽笛齐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建设工程项目开工。一个立足冀中、辐射全国的现代化、高水平国家级医疗中心将于2026年竣工。届时,雄安新区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国家队”的服务了。

规划床位1000张

人民医院基建处处长姜可伟介绍,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坐落于容东片区西北部B地块,用地面积114.6亩,总建筑面积28.3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作为一家大型综合医院,人民医院雄安院区的建设内容包括门急诊、住院、医技、停车和后勤保障用房及相关配套设施。

“我们将着力把雄安院区建设工程打造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项目。”姜可伟说,人民医院将为雄安院区提供与西城院区、通州院区同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届时,包括人民医院的六大优势学科都将来到雄安。特别是血液、胸外及创伤三个“金牌”专业,将由院士团队领衔,从诊疗、科研、成果转化、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推进。

通过专家“两头跑”、特派骨干常驻、遴选优质人才重点培养等方式,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区域辐射能力,实现医疗资源跨院区、跨专业的有效整合,满足患者诊疗需求。

日诊疗上限可达万人次

根据规划,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将于2026年7月竣工,到2026年底具备试运营条件。届时,该院区日门诊量承载上限将可达1万人次。

“我们的目标是‘立足雄安、辐射全国’。”开工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介绍,新院区开业后不仅将直接为周边35万至40万人口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服务还将辐射至河北、山西、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市乃至全国。

“不久后,雄安新区的居民也将拥有医疗‘国家队’的服务了。”王俊说,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工,标志着现代化、高水平国家级医疗机构进驻雄安新区。雄安院区建设将坚持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以“大专科、强综合”为特色,打造一个现代化、高水平、特色突出的国家级医疗中心,为疏解非首都功能贡献力量。

六大优势学科率先进入

将提供同质化服务

“投入使用后,我们将进驻由血液、胸外及创伤三大院士团队领衔的国家重点学科。”北大人民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俊告诉记者,未来,雄安院区将提供与北京院区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从2022年雄安院区立项起就开始酝酿、储备人才队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基建处处长姜可伟介绍,“一方面,北大人民医院遴选每个学科的优秀的人才加以重点培养,为雄安院区储备学科骨干。另一方面,医院已经开始招聘河北籍医生和护士,先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北京的三个院区接受轮转和培训,日后将为患者提供与西直门院区同质化服务。”

未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以“大专科、强综合”为特色,并随着体检、医学影像、检验检测、康复医学等中心和示范基地的建设,逐步把雄安院区打造成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高水平、特色突出的国家级医疗中心。

来源:央视新闻、北京新闻广播、北京日报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