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创新赋能,普法宣传落地有声
(记者 白雪微)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贯彻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八五”普法规划的关键之年。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我们是来自西城区局登记科的“小颖话营商”制作团队。我们的法治故事,就是“小颖话营商”品牌的普法宣传故事。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市场监管法律体系日益健全,各项制度日趋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稳步有效推进。在登记注册领域,《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等惠企利民的规范性文件接连落地,企业开办经营的自主权利得到保障,制度成本不断降低。
身在基层政务服务大厅,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零距离、高效率地收集企业群众的问题和需求。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和适用登记注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市场监管法治建设成效能够真正惠及人民群众,2021年,我们推出了“小颖话营商”栏目,由六名登记科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导、自制短视频,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落脚点,以将登记注册相关法律法规讲清楚、说明白为着力点,通过丰富多样的短视频,借助新媒体平台为普法宣传提质增效,将优化营商环境最新法律法规清晰直观、真实生动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及时解读最新登记相关法律法规,是我们的职责所在。2023年10月1日,《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开始施行。同一天,“小颖话营商”的解读视频在“北京时间”等多个平台发布,及时向公众作出提示,并重点介绍了新规实施后市场主体名称申报方面的变化,真正做到主动宣传、靠前服务。
从群众需求出发解决常见问题,是我们选题的核心要义。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小颖话营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定期调研分析接诉即办、政务服务业务咨询电话以及政务大厅现场咨询的高频事项,总结提炼申请人最关心的法律规定和最常出现的问题(字幕显示: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关键字),制作针对性的讲解视频,避免因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而导致时间成本和人力物力的浪费。
以高质量普法宣传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近年来,北京市场监管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首善标准,全力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小颖话营商”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战略定位,将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企业群众切实感受到市场监管法治建设带来的红利和温暖,激励更多优质企业在此投资兴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小颖话营商”被中国市场监管报、北京市场监管、北京时间、法治西城等多个官方平台报道宣传。部分优质视频被市局、总局、“北京新闻”等多账号、多平台采用发布,极大提高了社会影响力和宣传效能。现在,我们在为申请人办理业务时,还能时不时收到对于“小颖话营商”视频的好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小颖话营商”的故事,是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我们的法治故事未完待续,“小颖话营商”将继续努力,坚持首善标准,用更高质量普法宣传为企业群众带来更多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