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上午 ,由北京工商大学联合北京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共同主办的“云居之美・创意传承”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在云居寺圆满落幕。这场历时数月的文化实践活动,以 “沉浸式文物研学+文创设计转化” 为主线,串联起云居寺千年的历史底蕴与“Z世代”青年的创新活力,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打造了鲜活范例。

2025年5月16日上午 ,由北京工商大学联合北京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共同主办的“云居之美・创意传承”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在云居寺圆满落幕。这场历时数月的文化实践活动,以 “沉浸式文物研学+文创设计转化” 为主线,串联起云居寺千年的历史底蕴与“Z世代”青年的创新活力,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打造了鲜活范例。

部分作品展示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被誉为“北方巨刹”,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准确的石刻佛教大藏经——房山石经、22000余卷明代纸经及7000多块清代龙藏木板经,其建筑艺术与文物遗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脉。


备赛期间,北京工商大学40余名师生走进云居寺,由讲解员带领学生全程游览,漫步于五大院落之间,近距离感受古寺的宏伟布局和千年历史底蕴。讲解员详细介绍每一处古迹背后的故事,学生们驻足凝望古塔,仔细研习古建规制,认真解码古塔、云纹、斗拱飞檐等视觉符号的文化内涵,挖掘其中的创意亮点,精准提炼出能够展现云居寺特色的文化元素,为文创产品设计奠定基础。


以研学为基石,学生们围绕“云居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主题展开创作,共提交28组文创作品,最终12组佳作晋级决赛。这些作品横跨视觉传达、产品设计、IP设计等领域,以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古寺之美。


“云栖禅境”小组提取寺内标志性古塔为核心元素,将其融入冰箱贴、帆布袋、T恤等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辅以传统云纹、山峦意象,在古朴庄重的视觉呈现中传递禅意美学;“云篆经影”小组聚焦古建文化,以匠心工艺还原古塔渐变色彩与斗拱细节,冰箱贴凝萃楼阁式、覆钵式建筑精髓,明信片则通过双面解构融合写实与留白艺术,让古寺神韵跃然纸上。

其他作品亦各具特色,或通过数字插画重构石经故事,或结合功能性设计打造文化衍生品,展现出“传统元素现代化、文化符号生活化”的创新思路。


部分作品展示
决赛现场,主持人依次介绍与会领导和评委后,全体人员观看云居寺宣传片,领略千年古刹的独特魅力。云居景区公司总经理高秀平对大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她表示此次活动为校地携手打造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北京工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盖晓庆随后发言,强调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与传承意识的重要性。


12组参赛项目依次进行路演展示,选手们生动阐释设计理念。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主任张贮桐在点评中高度认可作品对历史价值与现代审美的融合,同时提出坚守文化根脉、聚焦时代需求、强化校地合作等期望。

经过评审团队从原创性、文化内涵、市场潜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的专业评审。12组决赛作品历经层层筛选,最终角逐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在热烈的氛围中,活动举行了颁奖仪式,对这些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予以表彰。


部分作品展示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主任 张贮桐
为一等奖获奖学生颁奖

北京工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盖晓庆
为二等奖获奖学生颁奖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工会主席 李 超
为三等奖获奖学生颁奖
从春日的沉浸式研学到孟夏的决赛展演,这场赛事不仅是设计能力的比拼,更是一堂行走的“文化自信课”。青年学子用手中的 “数字画笔”,将石经刻痕、古建筑线条转化为可触摸、可传播的文创成果,彰显出“Z世代”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创新担当。获奖作品后续有望进入商业化流程,助力云居文化突破博物馆展柜的物理边界,以文创IP形态融入现代生活场景。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接力,为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的 “高校+文博” 合作范本,让历史文明在创新中永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