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风到哪了?门头沟监测到全市最大阵风13级_北京时间

北京大风到哪了?门头沟监测到全市最大阵风13级

北京大风到哪了?门头沟监测到全市最大阵风13级

北京大风到哪了?门头沟监测到全市最大阵风13级

据@气象北京,最近1小时(21时-22时)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海淀、石景山部分地区阵风8级以上,山区局地13级;全市最大阵风风速出现在门头沟区高山玫瑰园,37.8米/秒(13级);平原地区最大阵风风速出现在门头沟滨河世纪公园,为23.2米/秒(9级)。

预计全市风力继续增大,平均风可达6级,平原地区阵风9~11级,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怀柔、平谷、密云等区的部分地区阵风11~13级,山区局地阵风可达13级以上。目前本市处于大风橙色预警中。

门头沟118个应急避难场所开启

可容纳3.2万人

截至4月11日晚间,门头沟118个应急避难场所开启,可容纳3.2万人,储备生活物资满足2-3天生活必需品需求,总计达700余吨,救灾物资6.8万件可满足5000人生活需求。

“现在是11日晚8点40,妙峰山涧沟村一切正常。”4月11日晚上9点,门头沟妙峰山镇涧沟村,村支书赵志强回传给记者的一段语音中,风声在呼呼响。

涧沟村距离高山玫瑰园观测点有7公里山路,由于瞬时风大,村支书赵志强和驻村蹲点下沉干部们,当晚未能抵达高山玫瑰园,好在山顶上没有人。正在持续观察山峪的风力与突发事件。

赵志强和同事停在山坳的应急平台上,准备安全返回。高山玫瑰园今年2月大风中曾监测到12级。

11日晚21-22时,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海淀、石景山部分地区阵风8级以上,山区局地13级;全市最大阵风风速出现在门头沟区高山玫瑰园, 37.8米/秒(13级)。平原地区最大阵风风速出现在门头沟滨河世纪公园,为23.2米/秒(9级)。预计全市风力继续增大,目前本市处于大风橙色预警中。

4月9日17时,门头沟区发布《关于做好极端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加强在建工程、临建设施、简易构筑物、农村自建房、医疗养老机构、旅游景区、交通运输等重点部位、重点领域,及时化解风险隐患。

在龙泉镇琉璃渠村,村党支书陈秀春,20点在大喇叭广播:“清理易燃物,避免堆物堆料,小心空调外挂机和电线飞线。”区森防办已发布禁火令,要求精细排查、不留死角,封山封路口,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和火源入山入林。

陈秀春说,“村里3000多人,除了备用物资,已经和村里超市协商,随时调用补给物资。”

除了大喇叭广播,门头沟区的京西哨兵应急电子平台也启动应用,150兆防汛电台、卫星电话、应急单兵等应急通讯设备保持畅通。截至到晚间8点,门头沟累计发布提示信息30万条,开展入户宣传18.76万户、39.26万人。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累计发现隐患1803处,均已整改完毕。组织所有危险区域群众(工人)避险转移,累计转移3208人。

“区里要求坚决杜绝因输变电线路脱落、树枝搭挂电线等原因引发森林火灾。”陈秀春说。新闻广播记者了解到,全区3000余名护林员均在岗备勤,各卡口哨口加强值守、扩大巡查,严防发生森林火情。

门头沟应急指挥大厅,斋堂镇的画面显示,树木树冠摇晃。国网北京电力也重点加强输电线路、塔站等露天设备设施巡查力度,及时排查火险隐患。门头沟区调度信息显示,消防救援、城市运行保障预置挖掘机、铲车等大型机械50台及水车63辆、水桶755个。

同时,全区118个应急避难场所处于开启状态,可容纳3.2万人,储备生活物资700余吨,可满足2-3天生活必需品需求、救灾物资6.8万件,可满足5000人生活需求。门头沟截至晚间22点,城市运行平稳有序,未接报突发事件。区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坐镇应急指挥中心随时开展指挥调度。

温室大棚穿“紧身棉袄”、转移危房居民……

延庆八达岭镇筑牢安全防线

再过半月左右,坐落在长城脚下,以果蔬种植和生态观光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八达岭镇里炮村,将陆续迎来桑葚、车厘子等果树成熟。面对突如其来的极端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延庆区八达岭镇统筹各科室、村(社区)迅速进入应急状态,落实多项举措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新闻广播记者王悦11日下午在里炮村看到,村内十几个温室大棚都已经穿上“紧身棉袄”。

在延庆区八达岭镇里炮村经济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一串串车厘子果实簇拥着藏在绿叶之下,技术员姬春艳弯下腰轻轻拂开,它们才露出“青涩面庞”。据姬春艳介绍,“咱们这个车厘子现在的状态属于硬核期,接下来会到转色,然后再成熟。成熟的单果最重能到30克,比一元的硬币还要大,果肉特别厚,含糖量还高。差不多今年五月份可以上市,如果是市民想来采摘的话,五一小长假差不多就能摘。”

恰逢近几日将出现的极端大风和强降温天气,为了让果树不受影响,大棚被紧急穿上了“紧身棉袄”,姬春艳告诉记者,“因为塑料棚膜大风一吹就容易被刮起来,现在我们把大棚的保温棉被放下来,压住棚膜,再用绷带就可以进行加固。在棚里面能听见外面的风呼呼地刮,但棚里仍能保持好温度,让里面种的植物不受影响……”

据了解,接到大风橙色预警后,八达岭镇机全体村镇干部迅速行动,通过强化预警响应、隐患排查、宣传引导和应急保障等多项举措,筑牢镇域安全防线。11日下午大风到来前,里炮村第一书记张洋还在联合物业人员,进行村内露天堆放物品、可移动广告立牌、树上连电的彩灯等隐患排查。

此外,记者从八达岭镇了解到,各包村组、各村(社区)两委干部也在近几天深入一线,不仅到民宿中入户宣传,还到辖区独居、高龄、特殊群体家中入户走访。截至目前,全镇通过排查老旧房屋,已顺利转移危房居民8人。其中,三堡村转移2人。据三堡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宋海英介绍,这二人身体状况良好,因所居住的房屋都是老旧砖房、石头房,年久失修,如今为保障人员安全,已将二人接到村委会安置。

八达岭镇表示,接下来,全体机关镇村干部将停休,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设立应急值守小组,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北京大风到哪了?门头沟监测到全市最大阵风13级

北京大风到哪了?门头沟监测到全市最大阵风13级

北京大风到哪了?门头沟监测到全市最大阵风13级

据@气象北京,最近1小时(21时-22时)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海淀、石景山部分地区阵风8级以上,山区局地13级;全市最大阵风风速出现在门头沟区高山玫瑰园,37.8米/秒(13级);平原地区最大阵风风速出现在门头沟滨河世纪公园,为23.2米/秒(9级)。

预计全市风力继续增大,平均风可达6级,平原地区阵风9~11级,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怀柔、平谷、密云等区的部分地区阵风11~13级,山区局地阵风可达13级以上。目前本市处于大风橙色预警中。

门头沟118个应急避难场所开启

可容纳3.2万人

截至4月11日晚间,门头沟118个应急避难场所开启,可容纳3.2万人,储备生活物资满足2-3天生活必需品需求,总计达700余吨,救灾物资6.8万件可满足5000人生活需求。

“现在是11日晚8点40,妙峰山涧沟村一切正常。”4月11日晚上9点,门头沟妙峰山镇涧沟村,村支书赵志强回传给记者的一段语音中,风声在呼呼响。

涧沟村距离高山玫瑰园观测点有7公里山路,由于瞬时风大,村支书赵志强和驻村蹲点下沉干部们,当晚未能抵达高山玫瑰园,好在山顶上没有人。正在持续观察山峪的风力与突发事件。

赵志强和同事停在山坳的应急平台上,准备安全返回。高山玫瑰园今年2月大风中曾监测到12级。

11日晚21-22时,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海淀、石景山部分地区阵风8级以上,山区局地13级;全市最大阵风风速出现在门头沟区高山玫瑰园, 37.8米/秒(13级)。平原地区最大阵风风速出现在门头沟滨河世纪公园,为23.2米/秒(9级)。预计全市风力继续增大,目前本市处于大风橙色预警中。

4月9日17时,门头沟区发布《关于做好极端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加强在建工程、临建设施、简易构筑物、农村自建房、医疗养老机构、旅游景区、交通运输等重点部位、重点领域,及时化解风险隐患。

在龙泉镇琉璃渠村,村党支书陈秀春,20点在大喇叭广播:“清理易燃物,避免堆物堆料,小心空调外挂机和电线飞线。”区森防办已发布禁火令,要求精细排查、不留死角,封山封路口,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和火源入山入林。

陈秀春说,“村里3000多人,除了备用物资,已经和村里超市协商,随时调用补给物资。”

除了大喇叭广播,门头沟区的京西哨兵应急电子平台也启动应用,150兆防汛电台、卫星电话、应急单兵等应急通讯设备保持畅通。截至到晚间8点,门头沟累计发布提示信息30万条,开展入户宣传18.76万户、39.26万人。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累计发现隐患1803处,均已整改完毕。组织所有危险区域群众(工人)避险转移,累计转移3208人。

“区里要求坚决杜绝因输变电线路脱落、树枝搭挂电线等原因引发森林火灾。”陈秀春说。新闻广播记者了解到,全区3000余名护林员均在岗备勤,各卡口哨口加强值守、扩大巡查,严防发生森林火情。

门头沟应急指挥大厅,斋堂镇的画面显示,树木树冠摇晃。国网北京电力也重点加强输电线路、塔站等露天设备设施巡查力度,及时排查火险隐患。门头沟区调度信息显示,消防救援、城市运行保障预置挖掘机、铲车等大型机械50台及水车63辆、水桶755个。

同时,全区118个应急避难场所处于开启状态,可容纳3.2万人,储备生活物资700余吨,可满足2-3天生活必需品需求、救灾物资6.8万件,可满足5000人生活需求。门头沟截至晚间22点,城市运行平稳有序,未接报突发事件。区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坐镇应急指挥中心随时开展指挥调度。

温室大棚穿“紧身棉袄”、转移危房居民……

延庆八达岭镇筑牢安全防线

再过半月左右,坐落在长城脚下,以果蔬种植和生态观光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八达岭镇里炮村,将陆续迎来桑葚、车厘子等果树成熟。面对突如其来的极端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延庆区八达岭镇统筹各科室、村(社区)迅速进入应急状态,落实多项举措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新闻广播记者王悦11日下午在里炮村看到,村内十几个温室大棚都已经穿上“紧身棉袄”。

在延庆区八达岭镇里炮村经济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一串串车厘子果实簇拥着藏在绿叶之下,技术员姬春艳弯下腰轻轻拂开,它们才露出“青涩面庞”。据姬春艳介绍,“咱们这个车厘子现在的状态属于硬核期,接下来会到转色,然后再成熟。成熟的单果最重能到30克,比一元的硬币还要大,果肉特别厚,含糖量还高。差不多今年五月份可以上市,如果是市民想来采摘的话,五一小长假差不多就能摘。”

恰逢近几日将出现的极端大风和强降温天气,为了让果树不受影响,大棚被紧急穿上了“紧身棉袄”,姬春艳告诉记者,“因为塑料棚膜大风一吹就容易被刮起来,现在我们把大棚的保温棉被放下来,压住棚膜,再用绷带就可以进行加固。在棚里面能听见外面的风呼呼地刮,但棚里仍能保持好温度,让里面种的植物不受影响……”

据了解,接到大风橙色预警后,八达岭镇机全体村镇干部迅速行动,通过强化预警响应、隐患排查、宣传引导和应急保障等多项举措,筑牢镇域安全防线。11日下午大风到来前,里炮村第一书记张洋还在联合物业人员,进行村内露天堆放物品、可移动广告立牌、树上连电的彩灯等隐患排查。

此外,记者从八达岭镇了解到,各包村组、各村(社区)两委干部也在近几天深入一线,不仅到民宿中入户宣传,还到辖区独居、高龄、特殊群体家中入户走访。截至目前,全镇通过排查老旧房屋,已顺利转移危房居民8人。其中,三堡村转移2人。据三堡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宋海英介绍,这二人身体状况良好,因所居住的房屋都是老旧砖房、石头房,年久失修,如今为保障人员安全,已将二人接到村委会安置。

八达岭镇表示,接下来,全体机关镇村干部将停休,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设立应急值守小组,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