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 |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11月8日0时35分,我们迎来了立冬节气。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一个节气。立冬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气候也由秋季的少雨干燥向冬季的寒冷冰冻过渡。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立冬后黄河、淮海一带的气温变低,水面上开始结冰。
二候地始冻
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开始变得寒冷,地面上出现冻土现象。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传统习俗

吃饺子
在广大的北方地区,立冬这天的饺子一定是饭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除夕是两年之交的“交子”,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立冬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以说是最贴心的关怀了。
储菜
立冬之时老北京有“储菜”之俗。早年间冬季蔬菜的品种极少,所以多在立冬前后储存一些蔬菜,以备过冬。立冬储菜以大白菜为主,外加萝卜、倭瓜、土豆、冬瓜、大葱等。那时节,每天一大早儿就有人到菜市上排队买大白菜,还有大户人家雇马车、驴车到郊外采购大白菜的,一时间人来车往好不热闹,成为初冬时节京城一景。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有谚语称“立冬补冬,补嘴空”,认为此时进行食补可补充元气抵御冬天的严寒,饮食上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立冬养生

从“立冬”到“立春”,俗称“冬仨月”,是一年里最冷的时节,人体也要顺应这种自然变化,饮食起居以“养藏”为主,可多食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物,以抵御风寒,忌油腻厚味或盲目进补。“立冬”过后,日照继续缩短,气温不断下降,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平日宜多晒太阳,调整情绪,宽展心境。适时锻炼可增强身体抵抗力,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要注意保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运动量过大。
初冬游玩
秋冬之交,芦苇随风摇曳,尽显诗意与灵动之美,吸引了许多游客观赏、留影。冬季来临,去寻找诗情画意的芦苇荡吧!
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
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八达岭长城脚下、官厅水库之滨,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每年迎接着大量候鸟在此栖息停留,有“观鸟天堂”之称。

野鸭湖的主湖区,香蒲、芦苇一望无垠。大面积的芦苇也为多种野生鸟类提供了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环湖而行,芦苇丛的盛景一览无余,偶尔还会邂逅藏匿其中的小野鸭和拍翅而起的红嘴鸥,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

阳光下,白色的芦苇花风中摇曳,光影蹁跹。沿着木栈道,奔向湖心深处,每一帧都是绝美大片。
地址:北京市延庆区康庄镇刘浩营村西
温榆河公园
地处京城东北,位于朝阳、顺义、昌平三区交界处的温榆河公园,有京城最大“绿肺”之称。

“蒹葭照水”位于北京温榆河公园南侧芦苇水淀区域,芦苇苍茫,湖水中央是一座巨大的金色鸟巢,数不清的野鸟翻飞。这是温榆河公园最具网红气质的一处打卡点——观鸟台茑屋。如果恰逢夕阳西下时来到这里,更有一种别样的静谧与洒脱。

走在“蒹葭照水”之间,芦苇、湖水、鸟鸣环绕,仿佛误入自然的画卷。到温榆河公园,来一场与自然的约会吧!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北路1、2号院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芦苇耐盐、耐涝、抗倒伏,能净化水质,兼具很好的观赏性,是营造湿地生境最常见的挺水植物。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有两大片芦苇区,面积共达8公顷,是备受欢迎的拍照打卡地。

初冬时节,公园里大片的芦苇随风摇曳,犹如窈窕的伊人令人沉迷。目光落至开阔的湖面,蜿蜒的水路似要将人带到秘境。

干枯的芦苇在阳光的映衬下呈现出金黄色,格外耀眼,吸引不少游客停下脚步拍照留影。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科荟路33号
来源:文旅北京